2007/08/26
自我審查 vs 網絡偵探
幾時開始作自我審查?
終於知道公共空間並不是一個暢所欲言的地方了嗎?
原來,偵探警察比自我審查更有效率。
對有包袱的人來說,公共空間的確不是一個暢所欲言的地方。午間家庭聚會,弟婦取笑爸,說他常說大話,我幫個倒忙說,爸不愛大話,只是,常常不說真相的全部吧了。幼承庭訓,為存忠厚,也是經常沒法暢所欲言說出真相的全部。
傍晚歸途上,與姐談起Facebook,我說她們這班女子,真的要交友的話,便要豁出去,先登記了Facebook,然後開個blog,link到Facebook上去,行不改名,坐不改性,就是大大聲告訴人家,本小姐想找好男人。
Facebook完全是social network的實務工具。
有目的而為的blog,自然有讀者,未有讀者,也有網絡偵探。
2007/08/25
像樣的男人
昨日,和一個朋友到姐家拿點東西,他走了後,姐說,這種男子才像樣,我說,這個男人好像不愛女的。
當真!果然!
2007/08/21
Ambition is the last refuge of the failure
UnderSheriff McKeen: So, Grissom, I'm not sure of you're ambitions but uh, if you're interested in taking on more responsibility maybe a promotion, I'd be glad to--
Grissom: You know, Oscar Wilde said, "Ambition is the last refuge of failure." I'm fine thanks.
failure 與 the failure,欠一個“the”字,解法便完全兩個。
雖曾經歷過failure,卻從未覺得是the failure,未嘗遁入Ambition之門也。
2007/08/20
資優小表弟
後來,在網上討論區發現學校和課程都曾引起過一番討論,於是給他電郵和連結,著他要留意,他沒有回覆,過了一段日子,他又因其他事找我,我告訴他,成功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便是要回覆人家的電郵,他聽了也沒置可否。
前天,聽了電台討論資優兒童的phone-in節目,多位資優生的家長,都說自己的孩子讀書時,十分不專心,常常都老師投訴,有些更把他們標籤成劣等學生,幾乎埋沒了孩子的天聰。心血來潮,寫了封電郵給小表弟:
Dear Clive,
How are you?
近日有好多討論資優孩子的新聞,自然想起你,gifted child,有時也不一定是好事,現在你不再是孩子了,希望你對正直的品格和善良的本性有更大的追求。有興趣可看看下面一篇 “天才悲喜劇 ”
表姐
周末渡假回來,廿多封電郵中,看到有一封是小表弟的回覆,馬上先看:
我很好 有心
在這半年中的折磨
我很清楚自已並不是一個資優兒童
我只是比他們的思維好一點
我會看
祝工作愉快
雖然稱謂署名欠奉,但卻已是令人驚歎的進步,一個十八歲的孩子,寫出這幾句話來,倒像受了點不應該是他這個年紀應有的辛酸。
我把電郵轉傳給他爸爸:
forward is the e-mail between Clive & me.
His reply impressed me.
I can say that he is no more a kid. We have missed the best chance to understand a promising kid, hope we can do more to help a promising young man to be a promising young man.
cheers,
連日來,聽了看了一大堆資優兒童的專業討論,想來,小時也有一點資優特點:上課愛睡覺、愛想東西不愛聽老師講解、有些科目特別差、有孤獨的感覺......以前常常以為小時英文默書特別差,長大了也是常常串錯字,準是有讀寫障礙症,現在看來,說不定當年曾經是一個被忽略了的資優兒童。
2007/08/14
2007/08/12
人家多謝,自家失禮
大家在用餐帳蓬休息期間,有位外籍人士站得高高,全場都自覺靜默,聽他致辭多謝義工們的熱心落力。
竟然,剛開始發言,台下有人叫嚷“who are you”,這算是甚麼禮儀?不是崇洋,但這句話確是出自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廣東口音的香港同胞,我身為一份子,覺得很失禮,算我不懂香港新一代smart ass的幽默。
A thank to the Equestrian2008 volunteers
Another thank to the Equestrian2008 volunteers
2007/08/10
The Impossible Dream Found in You Tube
To fight the unbeatable foe
To bear with unbearable sorrow
To run where the brave dare not go
To right the unrightable wrong
To love pure and chaste from afar
To try when your arms are too weary
To reach the unreachable star
This is my quest
To follow that star
No matter how hopeless
No matter how far
To fight for the right
Without question or pause
To be willing to march into Hell for a heavenly cause
And I know if I'll only be true
To this glorious quest
That my heart will lie peaceful and calm
When I'm laid to my rest
And the world will be better for this
That one man, scorned and covered with scars
Still strove with his last ounce of courage
To reach the unreachable star
2007/08/07
逍遙自在做oldpatpat
星期日,完了dry run,十多人一起吃完飯回家,還收到有心工友的“little thought”
...Take today as an example, there are 5-6 volunteers signed up and not showed up. We tried not to call those late comers, but eventually we called because we found difficult to "run-away" without finding out the answer. After calls, all of them replied they will not show up and they never have intention to tell us if we do not call. I cannot imagine what will happen if this happened on the event day and think that it will happen. Would it be a problem to our workforce?
其他工友都用不同的方法叫她放心好了:
Don't worry and put extra workload on yourself. By the end of the day, we are no different from other volunteers. We are volunteers! We do what we can......if volunteers don't check WMS or Yahoo group, please don't bother to call them - they can't even pay little effort on checking emails and messages, even if you call and they give you a wishy-washy reply, they will not turn up anyway. For those who signed up but didn't show up for duties, just blacklist them and not to put them into service.
Your " Little thought " is shared and felt by all.....things will work out one way or another.
Yes, we COULD be nanny of xx2 but we SHOULD NOT do it! Otherwise when xx3 comes, we'll be very frustrated to take care of so many unreliable persons! Let's only keep those could be trust! (Not all people in the planet are trustworthy otherwise everyone is succcesful rich man!)
according to my past experience of participating in big event, everytime, the stage was still a mess right before the curtain open.
don't worry, Que Sera, Sera, what ever will be will be......We work hard and we enjoy our meal without regret.
我後來和另一工友談起,說:
but some of the 後生仔 really made me oldpatpat disappointed(I dare not to use "us"), if I was assigned to play the role as a tough trainer, I won't let them misbehave themselves without learning a lesson! hahaha.
不知不覺又自我提升了,沒想到,會這麼不經意地,把“made me oldpatpat disappointed”說得這麼順暢。
昨日幾位工友晚飯,又再提起這一群後生仔,“他們”和“我們”的分別在於年紀嗎?
還有一個可能,就是他們從來就沒有遇過令他們難堪的上司,工友說得對,若從來順利,到了三十來歲才首趟嘗試乞人憎老板的味道,也許是個悲劇。
說起這個,我總算把小友們的悲劇提前上演了,完了我的歷史任務,現在可以逍遙自在做oldpatpat了。
2007/07/31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青山橫北郭,白水遶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斑馬鳴。
二、三十年來,累積了多少次酒歡人散後的悵惘。吧友每次聚會總有笑之不盡的話題,有時回家後還要電郵再續餘興,但一覺醒來,又各自各孤身企硬,年過四張的獨立女性,聽到團隊精神很易反胃。
忽然想起亂世佳人最後一幕,就只剩下坐在台階上的慧雲李和她的:
“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2007/07/29
自在
自在的人生,何來問題,不自在的時候,便容易出事了。
安身立命也有七情六慾,有多少道學之士,覺得偷情不自在?又有多少道學之士,覺得不偷情不自在?
2007/07/26
老者安之,少者懷之,朋友信之
牟宗三也曾同時論及二人的話:
我現在已無現實上的鄉國人類之具體的懷念。我只有這麽一個孤峭的,掛了空的生命,來從事一般的,抽象的,足以安定人生建立制度的思想系統之釐清。這只是抽象的懷念,對於“人之爲人”的本質之懷念。以前孔子說:“老者安之,少者懷之,朋友信之。”了了數語,真是王道之大端。現在不但是老者少者須要安懷,一切人都須要安懷。這就必須從新來一個文化的反省,思想系統的釐定。張橫渠說:“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這四句話,在這裏真有其切實的意義,並非是空洞的大話。我們往常不解。我現在才真正感到了。試想在這個拔了根,落了空的時代,人類真是沒有命了。這如何能不須要“爲生民立命”呢?天地以生物爲心。人類沒有命了,天地的心在那裏?所以“爲生民立命”,也就是一個仁心之不容己,也就是“爲天地立心”了。往聖千言萬語,所念念不忘者,總在此事,這不是科學所能擔負的。所以在科學以外,必須承認有道德宗教的聖賢學問。所以爲生民立命,爲天地立心的大業,也就是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了。我以前有詩雲:“上蒼有眼痛生民,留取丹心爭剝復。”我現在也只有這一點丹心,尚未泯滅。
四十二年二月(人生雜誌)
記得當年中六,第一堂中文課,老師張太問我們為甚麼繼續升學,同學一一回答了,她跟著便在黑板上寫了橫渠先生這四句話,我抄了下來,回家寫在日記的第一頁,便是這樣,以後一直能牢記。
“老者安之,少者懷之,朋友信之。”原也是讀過,但昨日聽老師提起,加上腦裡還剩著下崗書友剛剛的留言,倍有感受。
起承轉合,到了人生的中段,氣派如何磅礡,也要轉一轉,最終始能有完整結局收場。說到志向,孔夫子只是說“老者安之,少者懷之,朋友信之。”
安之、懷之、信之,是樂事,何苦之有?
儒家的人生,由始至終都是說樂不說苦,論語一開始便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讀書,不過是高高興興的一回事,做讀書人,自然也是快快樂樂的一回事。
2007/07/25
2007/07/22
張嫂語錄
回家收到書友電郵,說起近況,最後結語是:Now I realize money is good. Too late, right? :)
聽完一個小伙子和一個大男人的話,忽然想到要把上月回鄉所拍的影帶中,找出幾句張嫂語錄作個比照。鄉下人,快樂就是如此簡單。
2007/07/19
本事與德性
以前打高球,一班自學成功的球友,發球推球一身本事,就是沒有學好果嶺禮儀,草根出身本也可以不亢不卑地玩紳士的遊戲,但先要有顧人的德性。
Tony放工滿肚子氣說,今早有個下屬上法庭作供,穿的是T恤、休閒褲和波鞋,還要辯駁行政長官說夏日可穿便服上班,好歹也是個高級公務員,這樣的德性,工作能有多大的本事?
小時常聽到爸爸媽媽用“好本事”來稱讚別人,往往都包涵了良好品德的隱意。今天,“好本事”的講法好像不大流行了,就算有這樣說,卻不見得再是和德性掛勾了。
2007/07/17
終人之事
結果,連日來,都在他們提供的近10小時跳跳彈彈拉近拉遠片段中找點可用的,最後還算順利完成18分鐘的懷念特輯。期間看了又改,改了又看,到最後定稿完成,畫家女兒說,畫面和配樂很有感染力,每次看到最後都哭了。我不知說甚麼好,實在是用心做了。
想來,還是要早一點動工把過往的錄影帶剪輯一下,把精彩的都剪三兩分鐘備用,然後久不久又加些新的東西,安放在大家知道的地方,我們沒有後人的一代,靠自己了。
姐廿年前婚禮的VHS,十年來弟弟前後兩次婚禮的DV,還有年多前自己婚禮的DV,都是拍完了便算,紅事,最終還不過是白事時的回憶。
2007/07/14
這麼近那麼遠
清早,一大伙人在火炭火車站集合,然後到體院實地開會考察。中午節目完畢,幾位朋友意猶未盡,到沙田找個地方再坐一會。又過了個多小時,才各自歸家。走了一半路,著各人先走一步,在久違了的新城市廣場溜達了一會才乘火車回家。到了旺角站,先買報紙再買西餅,沿路走到天橋口...就在這時,和他碰過正著。
已記不起上次見面是何時何地,倒是記得對上一次通話,約是三年前,他在電話裡告訴我還有些畫在他那兒,有空可以去取回。
今回難得碰面,烈日當空,談了幾句,大家都覺得何不坐下再談。折回車站快餐店,幾十分鐘,倒大家近年生活。面對面相隔呎來,話題盡是熟悉,大家卻像是從來陌生。
但說到畫畫,這回算有個招架了,他問用那種方法校正螢幕的色彩與打印出來的色彩,答曰:不用費事,這是數碼時代的文人畫,隨機之作,不講究這個,跟著又問,可有對著螢幕創作之餘,開個視窗,看看大市,提起這個,便要故作潚灑,答曰:不為也,此種玩意,太分神了,反正夠用便算了,如果能夠多點錢,也不過是希望需要江湖救急的時候,不會太肉痛吧了。
心裡卻又被剌了一下,真的有這麼豁達?淡友動心不動手,結果是光看著別人在賺容易賺的錢,自己卻在省難省的錢。
臨別前,他又再提我,我的畫仍在他那兒保留著,不取的話,當心他朝有價...吧了,就算真有價,也是炒作出來。
2007/07/13
看民間傳奇長大的孩子
開場不久,便嗅到八部半的味道,電影人對八部半的情意結是解不了的,終有一天,我來也。
在日間,好像忽然想通了,為甚麼這麼想唸博士,這實是年少時太愛看民間傳奇的後遺症。那時候,過時過節或是颱風襲港,便會在深霄重播,說完十年寒窗又來個才子佳人,時值高小初中階段,電視看到的都照單全收,大概便是在那時潛伏了這個長期病症,把讀書求取功名視為一種本份。
可會有天,終於有這一部電影:開場不久,大家便嗅出八部半混著民間傳奇的怪味。
2007/07/10
江湖再見
致 港 台 同 事
連 日 來 我 們 驚 訝 、 痛 心 , 為 朱 培 慶 擔 心 , 也 擔 心 港 台 形 象 受 損 , 擔 心 士 氣 受 打 擊 、 擔 心 失 去 市 民 支 持 。
但 今 天 朱 培 慶 作 出 了 決 定 , 以 他 一 貫 的 紳 士 風 度 , 衣 袖 一 揮 , 不 再 糾 纏 下 去 。
我 們 不 說 「 退 一 步 海 闊 天 空 」 這 種 空 話 , 人 誰 無 過 ? 朱 培 慶 用 漂 亮 的 英 文 說 “ Alcohol is not very conducive to good behaviour. ” 我 笑 了 , 寬 慰 地 笑 了 。 我 們 的 處 長 還 是 見 得 人 的 。 他 向 記 者 說 “ Drink less ( 少 喝 烈 酒 ) . ” , 咀 角 帶 一 絲 微 笑 , 正 是 天 涼 好 個 秋 。
下 一 步 , 向 前 看 。 再 說 一 次 : 做 好 節 目 才 是 我 們 的 本 份 。 有 一 支 筆 、 一 個 咪 、 一 部 攝 影 機 , 還 有 一 個 心 、 一 個 腦 , 做 好 本 份 , 一 定 繼 續 得 到 支 持 。
香 港 電 台 已 經 是 一 個 機 制 , 一 個 信 念 , 也 是 一 國 兩 制 的 象 徵 。 曾 經 參 與 , 繼 續 參 與 , 都 值 得 珍 惜 。 大 家 不 會 忘 記 朱 培 慶 的 貢 獻 , 一 定 有 機 會 江 湖 再 見 。
Good night, and good luck!
張 敏 儀
2007 年 7 月 9 日
(轉載7月10日蘋果日報)
一位港台之友的blog上這樣說:
我與移居紐西蘭的 [港台之友] 互通此事, 前輩喟嘆 [香港電台] 風雨飄搖, 錯在堅持立場,不識時務. 可說一語中的. 而我也回覆强調, 雖然在 [港台] 任職不及两載, 只参予過 [鑪峰晚語] 和 [鏗鏘集] 的製作, 卻很有歸屬感, 與有榮焉, 也正在於她堅持立場,不識時務 .
上傳了大姐此文回應,並附加幾字:
我19年前進港台,做了一年多,現在維持經常聚會的老朋友,都是一班港台之友。
他回應:
大姐鴻文, 早已由其他 [港台之友] 轉擲拜讀, 大姐固然素有風範, 朱Sir亦謙謙君子. 但港台人皆服贋於其獨立自主的傳统, 為民喉舌的使命, 不論職級, 那管年資, 皆以 [港台人]為榮, 是故歸屬感強, 凝聚力勁 。
大概就是為甚麼有一群曾經一面做一面有意見,走遠了還是心繫港台的港台之友。
2007/07/09
從奧運冠軍說起
姬菲芙跑得太快,也太早了。鄧亞萍入1996年入清華時,26個英文字母寫也寫不全,現在是劍橋博士生。
夜半在網上搜到鄧亞萍:世界冠軍求學的“懸梁”歲月和鄧亞萍:小腳女人到奧運冠軍 不屈服造就女強者,勵志之極。在連結中穿插,看了一個群體的失落:鄒春蘭事件背后的冠軍退役之惑,還有鄧文迪從普通廣州女孩到傳媒大王夫人的故事。
一個晚上,幾個不同的故事,交織幸與不幸。
2007/07/07
還有甚麼可以露?
我本無意標籤學生的來源地,但據過往觀察,香港女生,前上相對確是比較保留,但後下卻大可匹敵,好幾次在課堂上見她們俯身拾物,真的半邊屁股一覽無遺。有次和一位年屆退休的老師談起這話題,見他帶點苦笑帶點害羞的表情,真的有點同情。
今日下午是老人班課程,講倫理學、宗教和生命意義,急急趕去,老師已說了半課,進課堂時,老師在說幸福的個人渴求和道德可靠性等問題,可能和這位老師有點緣份,剛坐下竟然便能接軌,難得地像聽懂了一點,只是,又是那位看了很多書的男同學,慣常地老師說完兩句,他便加三句,真的想告訴他,我大熱天時,老遠趕來,是聽老師講課,不是聽他個人高見,當然,還是以和為貴算了。這樣自大露骨的所為,著實比露械更叫人嘔心。
2007/07/05
2007/07/04
後現代之後
二十年前搞藝術,迷失於後現代藝術,二十年後搞史,又迷失於後現代史學?
還是飛一個站,跳過後現代,直達後現代之後省時一點。
2007/06/30
come out more
當中Richard Evans談起歷史人要come out more,come out more三個字都很淺,越淺卻越難解釋。
“There has been a tendency in the last 20 years or so for historians to bury ourselves in technicalities and obscure journals, and I think historians ought to come out more. I think we do have a public role to play, particularly now when there is such increasing interest in history.”
不自覺地,越來越愛親近historian這個稱謂,雖是一種貪慕,也算是補償。
脫貧去和脫痣去印源自同一道理,得一,自然想二。想起當年入行一年多,和一位幹了廿多年、比我高一級的同事談起這份工作沒甚尊嚴,他說:樽鹽?是放在家裡的嘛!當頭棒喝,自此,便懂得放下尊嚴上班的道理,除了為五斗米,還要為吃喝玩樂。年行漸已長大,原來花在玩耍的錢,慢慢轉到長線投資,終於,脫貧成功,便開始想取回封了塵的尊嚴。
昨天,一班舊同事聚面,我又有一次機會說:讀書的生活,真的很高尚。
今午從羅湖乘火車回港,姊要坐頭等,我說前一點的車廂會有座位的,結果,各自坐上不同的車廂回家,在旺角出閘後,看到救世軍復康服務展銷智障朋友的紗織製品(Saori) ,省了一程頭等的享受,便買個新筆袋準備開學。附在一起的說明是這樣寫:
紗織(Saori)創自日本,發現自由編織有助織布者抒發心靈深處的心聲、重拾自由和尊嚴。
你能看到織布者的心情嗎?
織布者是香港救世軍復康服務的智障朋友。
織者和買者,不是都在come out more嗎?
重拾自由和尊嚴,原來不是放下,是come out。
2007/06/29
一份SOAS“歷史學研究方法”研究生試題
老師勉勵之餘,還告訴我最近和一位學者提及我的研究題目,他最近出版了專書研究非、亞和拉美監獄歷史,我竟對人和書都一無所知,確有點汗顏,在網上搜了一會,找到他給歷史研究生出的試題,又是一把冷汗,本來以為看完了梁啟超的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也算乖,看完這些題目,卻是乖乖不得了,實在要加大把勁。
繼續搜尋,他們這本書的研究經費是£195K,我卻只得緊守“手空空、無一物”的新亞精神。
Research Methods in History
Time Allowed: THREE HOURS
(1) What steps should a historian take in the critical evaluation of archival sources?
(2) 'The facts of history cannot be purely objective, since they become facts of history only by virtue of the significance attached to them by the historian' (E.H. Carr). Discuss.
(3) History is a 'parade of signifiers masquerading as a collection of facts' (Roland Barthes). Discuss.
(4) 'The best theories owe their appeal to the fact that they acknowledge and seek to elucidate the reciprocal relationship of action and structure'. Discuss.
(5) How useful is Said's concept of Orientalism to historical research on Asia or Africa?
(6) How useful is gender as an analytical category in historical research?
(7) 'The study of history is a personal matter, in which the activity is generally more valuable than the result' (V.H. Galbraith). Discuss.
(8) Discuss the problems involved in the study of 'history from below'.
(9) 'The bounty of the past provides individual instances aplenty to support virtually any general proposition. It is only too easy to beat history over the head with the blunt instrument of a hypothesis and leave an impression.' Discuss.
(10) What particular problems can arise from a heavy dependence upon the use of oral sources?
2007/06/28
Painting As A Pastime
下午回到學校圖書館,看見好幾部電腦都是亮著yahoo的財經網頁,這是科技跟學術跟投資的結合。
2007/06/25
從4711到5877
回鄉閉關五天,臨走前送出一封電郵給小友們:
Dear all,
你們都好嗎?
自去年九月離開後,大半年來,生活簡單而充實,偶爾見到你們,也很欣慰。
我的碩士念完了,成續算是不錯,取得Distinction畢業。暑假後,我又繼續上課,未來兩三年,大概仍是個全職學生。
希望你們工作順利。有信心、有理想,天天開心、天天進步。
有空多聯絡,
take care,
Joyce
又,這是一個剛收到的轉寄電郵,希望你們也覺得有點意思。
現代人最大的煩惱是:要做的事總是太多,可以用的時間總是太少。
永遠都是急急忙忙的,永遠都不能準時下班,永遠都是沒有時間陪伴家人,家裡永遠都有一大堆買了但沒有時間看的書…實在太忙嘛!哪有時間?
心理學家Charlesworth 和 Nathan在 “Stress Management: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wellness”一書中引用了一則這樣的故事:
一個年青人在木工廠裡工作,第一天,他獨自砍了十棵樹,實在是了不起,他自己高興極了,老闆也非常滿意;第二天,他同樣努力工作,砍了八棵,成績也算不錯吧!一星期之後,他同樣賣力工作,但生產力越來越少,老闆也覺得實在出了問題。這一天,他只砍了一棵,老闆也無法忍受了,招他到辦公室來。
這位年青人對老闆說:「我每天都在努力工作,我已盡了所能!」
「年青人」老闆說「那您有沒有磨利您的斧頭再砍?」
「我那有時間去做磨斧頭這些工作?我實在太忙了!」
永遠都在忙過不堪的朋友,您多久沒有磨利過您自己的斧頭?
您有多久沒有進修和退修,檢視現況,思索目標,或者修讀一些有關您現在急切需要和將來有用的課程,磨利自己的能力?
昨夜回家打開郵箱一看,幾十個未閱電郵中,有近十份一是小友們的:
Dear Madam,
Congratulation ! Master holder wor !! ^.^ I still have a long path to a Bachelor degree. >.^
It is hard to adapt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duty at this moment. I think it takes at least a month. But don't worried. I will do my best until I leave (even if I receive the letter of vetting from Immigration.).
take care
親愛的 Madam
知道你現在生活過得不錯, 學業又取得很好的成績, 真替你高興你現在的生活, 實在是很多人的夢想
還好我都有份穩定的工作, 也是很多人的理想呢, 哈哈!
希望你生活繼續愉快, 學業繼續猛進
Dear Madam,
很高興聽到你的消息,你能實現你的理想,很替你開心哩..
...很快了...到那些時候我們的身份就一樣了..可多聯絡哩...
Dear Madam,
Congratulations!多謝你常常鼓勵我們這班後輩,為我們疲倦的身體注入幾分動力。
我就工作照舊,不過天氣就比之前熱了很多,再加幾個sick leave,有時會有做死人的感覺,不過我沒有因此而放棄,我現在常常上clc plus個web site到學英文,一個個course咁學,而且是免費,又可以為自己補一補,我覺得都幾有用,因為想進步,加上10月開學後,會有好多機會用英文,所以補定都應該。
Madam, 你要加油呀,我地都會俾心機,391雖然已經走左好多人,但我們無論是去或是留,391精神常在。
Dear Madam,
很開心收倒你的email, 因為除了你的blog,每次email都總有得著, 首先恭喜你有好成績, 你的堅持及計劃, 我要好好學習!
其次看了篇故事, 的確有點啟發, 要做到"周身刀張張利"就要肯付出,唔可以比藉口自己, 過往幾年, 興趣與工作, 我選了前者, 不斷提升自己既"運動能力"~最近也學了泰牶 yoga. 但因為手指斷了骨而被迫暫時終止了...
前幾天的起心肝同弟弟一齊去報讀西斑牙文, 連報名表也填好了, 但最後才知道額滿, 失望而回.其實除左外語, 我都不知道學什麼可以幫倒我既事業?可能...因為我未搵倒一份真正有興趣既行業吧. 即 是...時候轉行了~ 我要有理想呀!!!哈哈!
keep in touch
由11月的4711到今日的5877,原來有一群來去不留痕的小常客。去年這時候,開出無限期無限次添飲期票贈予kitty姐,看來要多發幾張了。
很喜歡看到“391精神”這個本只屬於小眾的詞彙,從此,除了新亞精神,我還有“391精神”。
2007/06/14
打不死的人有福了!
最後,她說自己永不死,我回郵說:
好!清心的人有福了,打不死的人有福了!
也不要怪那些人,如果他們都知道自己是那樣不知所謂的,他們便不會這樣。
要這世界更好,只得消除自己憎恨這些人的心。
近日看完兩書,兩本都是老人家病中完成的,一是黃佐臨的《往事點滴》,另一本,是季羨林的《病榻雜記》,人老了,都想把故事從頭說起。
昨天拿著錄影機錄音機替婆婆做訪問,她說小時爸爸不喜歡女的,六歲便要幫家,九歲來香港工作,問她爸爸的名字,她說記不起了。從未上過一天學,卻在半世紀前前便懂得替孩子找有一條龍直升的小學。兒子工專畢業後行船,她不喜歡,叫他再念書,果然,知識改變了命運,七個孩子都各有所成。
如今,每日白天獨自拉起捲閘守著簡陋的電器舖,住的是四十多年未有裝修過的一手樓,不願與兒孫同住,不願請傭人。
八十多歲的女人,面孔不漂亮,衣著不漂亮,家居不漂亮,就是一生的故事漂漂亮亮,從未聽她說起記恨過些甚麼人。
2007/06/08
2007/06/04
節目重溫
這個早上,本是要重新整理研究計劃書。
打開電郵匣,好友看完2/6一段文字,來電郵問“who can read your mind?”,答曰:“not even myself”...
心血來潮,上RTHK節目重溫聽了兩個節目,一是13/05/2007的與CEO對話,嘉賓是林煥光,跟著是26/05/2007清談一點鐘,嘉賓是張敏儀。
大姐提到最喜歡吳明林、黃志強時期的「頭條新聞」,因為那時期的內容有文化背景、文化氣息,現在的越來越和一般轉媒一樣,走大眾化路線...
在別人聽來,似很平常,只有當事人,才會別是一番回味。
林先生選播歌曲是輪流轉,大姐選了Over the Rainbow 和海闊天空。
是另一番回味。
一個上午就是這樣過了,計劃書,還是原樣。
2007/06/02
blog以為人?blog以為己?
今天酷熱加納悶,沒有去觀看水運會,留在家裡,回了她一個電郵。
收到你的短訊時,我正在與退休同事慶祝生日,這是很偶然的,中午與當中同事因別事通電,他問我去不去,我便去了,幾十人,很高興,真的愈來愈愛聚舊。
看到你長長的短訊,有點意外。
這一年過得很快,我已完成碩士學位,成續算是不錯,前天也接受了PhD interview, 機會只是兩三成左右。不過,我的看法一貫是:應得的,都會得到,得不到,是因為天意有更好的安排。過往升學、求職、擇業、戀愛、婚姻皆如是。
你看過我的blog,或許知道我最近參加了中大藝術系系友展覽,這算是近期比較愜意的事。
每個人都有放在心裡不愉快的事,有的在別人看來,似很平常,很輕微,但傷感的滋味,只有當事人才明白。
最近這些日子,也不是天天很寫意的,我告訴在上海工作的一個朋友,她只要給我住的地方,我便立刻過去替她做亞四,把她嚇了一跳,以為我出了甚麼事。沒有,但有時,真的很想一個人休息。
老實說,直至今天,我還是覺得我們沒法成為好朋友,是因為xxx。早兩個月,我在街上見到她,大家招呼,真的比見到普通的朋友還要普通的招呼,這便是別人看似很平常,但當事人份外傷感的事。幸而,過了幾天便淡化了。比起當日你們忽然成為好友,把我劃在界外的感受,是輕得多了,那段日子,著實不短呢。
我說起這些,是因為我一直都希望說,只是想不出甚麼理由要說,收到你的短訊,又勾起我一點愁緒,告訴了你,是為了想了卻心頭之事,其實是出於自私的行為。
我雖然也跟你說過一些xxx的不是,但算是說得很克己了,但願是我不從來沒有好好認識這位識於微時的朋友吧。
我又再說她,因為我主觀認為她給了你很多不快樂的根源,我是大膽假設,希望你自己小心求証吧。
joyce
ps if you don't want to respond, fine. But can you just kindly give me a note let me know you received?
近期多次給師友們的內心說話,都沒有隻字片言回應,這又是別人看似很平常,但當事人份外傷感的事。
希望這個電郵給你一點共嗚
寫blog是要共嗚嗎?
我寫這些,是因為我一直都希望寫,只是想不出甚麼理由要寫。寫了,是為了想了卻心頭之事,其實是出於自私的行為。
2007/05/28
將謂偷閒學少年
2007/05/26
Mr Emerson
和Mr Emerson認識,是幾個月前的事。
事緣年多前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在港大論文庫中看到他在寫有關Stanley Internment Camp的碩士論文,繼續搜查,知道他的一些背景資料,和他在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Hong Kong Branch負責的活動,便打算去碰碰他。
年初一月,專程到Helena May參加了一次RAS的聚會,偶上了這位Mr Emerson,便找緊機會問他有關戰時赤柱的事,他解答了我幾個問題,便說過兩天便會帶朋友去看看,問我要不要跟他一度去,雖然那時脫離天天回赤柱的日子不久,還是跟隨他遊了一趟Stanley Internment Camp,當然,其中一座便是剛住過年多的E Block。還有,到了旁邊的母校和墳場,整個過程,他便是那樣熱心和大家講述戰時是怎樣的情況,大家都聽得很有趣味。臨別前,他還囑咐我有甚麼事,可隨時找他。
事隔多月,完成功課後,給了他一個電郵,說希望聽聽他對我研究方向的意見,當天便收到他的回覆,還約好見面時間地點。
昨天和他在尖沙咀青年會見面,我早了十分鐘到,他不遲也不早。在咖啡室坐下,我把完成論文的Abstract和打算研究的Proposal給他看,他看完後,先是說了一番“很有趣、很有意思”的鼓勵說話,跟著便問我會否介意給他修改一下,怎會介意。他接著便真的逐字逐句跟我討論為甚麼要改,怎樣寫會好一點。大家也談了些其他事情,說起RAS,他說很多會員都不是研究歷史的,但卻很有興趣聚在一起,聽聽別人的研究,反而專業的學者,很多都是專心寫書出版,沒有興趣社交活動,他說我似是喜歡與人交往。可能是因為我不夠專業吧。不過,經歷了兩年的碩士課程和最近的系展,總覺得太專業,便不平易近人了,開開心心隨便攪作,日子過得快活一點。
會談中提起一個聚會,Mr Emerson拿出日記簿查看,原來也是編得密密麻麻的。快樂,很多時是源自約會。
回家後,按他吩咐,把修改了的Proposal給他再看一遍,多謝他的指點,他回覆道:
I enjoyed our meeting too! I like your enthusiasm and obvious honesty about being interested in history...
2007/05/24
告一段落,還是路遙遙,無止境
席間,有位早年系友把學生們的習作帶來給大家看,看在眼裡,卻是最動人處。大家圍在一起專著看著、討論著小朋友們的習作,樸樸素素、踏踏實實的。不少學長輩畢業後一直從事藝術教育,不單他們的學生成了系友,學生的學生也從藝術系畢業教書了。
藝術教育,路遙遙,無止境。堅持到底的,其中便有這樣一群質樸而隱重的老師。
慶功完畢,幾個同學一起到雲姐的貓創作。一個愛貓人的小天地,由當年大埔尾收養兩雙棄貓,到今天成了名貓主人,是另一種堅持。
幾個同學,坐在地板上,任由貓兒穿梭。談了一個下午,明年的畢業廿年展,似乎又落實了一點。
2007/05/18
2007/05/17
since 1988
這一夜,我們穿著的紅衣,後面寫著“since 1928”。
1988年6月底,剛完成功課考試,便到港台上班。過了幾個月,有機會參加香港廣播六十年的特輯節目,實際上做過些甚麼,一點也記不起來,只記得節目在海景假日酒店舉行,因為前一夜便要拉cable,cable是從Function Hall拉上其中一間酒店房間,穿過房間再拉到街外。我和Joyce Wu因利乘便,在那個房間過了一夜。那趟是一生人第一回住高級酒店,把熨斗也帶了去。最記得是那個熱水浴,浸在浴缸裡,日間的忙碌疲勞盡消,那時,很渴望擁有一個浴缸。後來,搬了幾次家,終於有浴缸了,但卻是極少用,就算偶然一次,也再沒有那次疲勞盡消的回憶。
“since 1928”勾起1988年這一件小事。
since 1928,港台有過多少大件事,也不過是過眼雲煙,但大件事背後卻有很多小故事,走了的和留下的港台人,口耳相傳,可以說久,可以記很長。
2007/05/13
意想不到的感動

沒有想過,系展會帶來如此高漲的情緒。
看到不同年代畢業的系友,大家的作品,不同媒體、不同風格,放在一起,不談高下。
開幕日,校長、院長和系主任都不是當年的了,但老師、同學和朋友,大家都沒有改變。開幕情景,包涵了一個個內容豐富的故事。
回家,我給同學們去了一個電郵:
Susie, 大強和我,參加了今年的藝術系金禧既系友會銀禧展。
參與帶來的興奮和回憶,非筆墨能形容。我們三人都渴望來一次畢業20周年記念展,希望同學們有作品出作品,有場地出場地、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計出計...,總之,有乜出乜。
畢業展後,我一直沒有做過任何展覽,但經過今次,我可以說,一起參與,會給你意想不到的感動!
希望星期六聚餐會見到你們。

每名系友獲發金書銀書各一本,參展的系友,多發銀書九本。銀書是參展目錄,全書銀灰和白,「藝術系金禧暨系友會銀禧2007」燙了金色,簡潔而隆重。金書是由歷屆同學執筆回憶曾在藝術系任教的老師,全書底面側面都是金色,初拿在手,大家都說太金了,就像金磚一樣。但回家細讀內容,師道傳承,真金不換,明白了內裡韻味,便不覺外表俗氣了。
書的封面是給外人看的,書的內容,是給有心人看的。
跟著,收到Janet的電郵:
Congratulations to Joyce. You made a big step forward in your life. Please don't be humble.
Creativeness is something that is beyond limits of time, hardware and software. Once you start to create, you will never stop. As i had been to some exhibitions for a while, I can see that creativeness doesn't have boundary.
本是先有limits和boundary,才有beyond limits和doesn't have boundary。
明年是畢業20周年,也是就業20周年。
不知是幸還是不幸,年過不惑,才第一回碰到雙失,原來,失去和逍遙是不能並生的。
逍遙,是從掛礙中昇華出來的。
2007/05/10
曲終,人散
曲終,人散。
近三十人從試場出來,最後,只剩下我和三個年紀相若的男同學到Billy Boozer,算是慶祝吧。
談到課程、談到老師、談到同學,大家都不無感慨。就是如此,念畢兩年,算是個碩士吧,但是,知識增進了許多嗎?志趣相投的朋友多了幾個嗎?求職擇業的能力升值了嗎?都不見得。倒是大家都同意,報讀這個課程,不過是滿足自己的興趣,相信只有到了我們這個年紀,才會覺得花了幾萬塊錢,又要上課,又要做功課,又要考試,還算是件樂事。好些年輕一點的同學,進入課堂,老像學校欠了他們些甚麼,上課下課從來不與大家交談,也是這樣過了兩年,或許對他們來說,孤獨,便是一種樂趣。
這個學期年沒有了麥學長撐場,真的失色了。
廿多個年輕人,就是比不上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先生有魄力,何也?
除了“搵長了和定夾自然外”,這位老人家,有的是在疲憊年輕同學中找不到的英雄本色。
今屆的謝師宴大概告吹了,或許就是因為我們這一屆,少了一位如此出眾的學生領袖。
聽說暑期後,他又到城大開始新的碩士課程了,two thumbs up to you, Paul。
2007/05/08
2007/05/07
2007/05/05
感謝上天,沒有賜給我孩子
All along I've viewed myself as a cynic of a perfectionist who is easily agitated by trivial matters: the offensive words scribbled on the door of the partitions inside the university library toilet (xxU), xU students' habitual 'jumping queue' at the bus stops in the campus, xU students' staring (at me of course) upon my complaint (made in low voice) against their lengthy and noisy conversations in the 'silent area' of UL (University Library, main campus)...
Not until lately did I find 'I'm not alone'. When? After a 30-minute chitchat (outside the 'silent area') with a librarian who's been working in xU since graduation in the early 1980s. In fact, there're more 'exciting', yet true stories than I expected.
A couple of minutes ago, I browsed my friend's blog and found a good piece (see attached) that has eased my mind completely: I can now confirm that I'm still in fine fettle, at least not that 'abnormal' as I portrayed myself in the past.
近日與吧友的電郵,也在談孩子。
老虎提了個好方法:
祝他早日發大達,自己買過間豪宅,此後,大家各自開開心心生活下去。
現在開始祈禱........
我第一時間和議:
好!好!好!現在開始祈禱........
願上天賜給世上的每一個孩子,都會對父母像父母對他們那般好。阿門。
報章副刊,三兩天便有人寫現在的孩子怎樣怎樣不如自己當年,三兩天又有人談自己怎樣怎樣體恤自己在叛逆期的孩子。
何以嚴以律已,寬以待兒?
收音機天天叫人養寵物前停一停,想一想,實在應該順道加句:養孩子,都是一樣。
昨天,收到另外一位同學的電郵:
...I handed in my report on 30/4 afternoon but immediately found mistakes on 2/5 when I read it again...Life is hard and no perfect;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
附加精彩片段。
都是同樣的宿命,自己的東西,無論看多少遍,仍是有錯,只怪自己不好。
自己的孩子不好,不算是自己的錯。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
2007/05/03
讀書人的宿命
昨天,終於把畢業論文完成了,在最後期限前一個小時交了。看了無數遍,交了後回家再看,仍是有錯漏,還要在篇首,又是讀書人的宿命?
早上,看最後一次,本以為很快,看畢改畢,原來已用了兩個多小時,還有很多註腳的格式都不齊整,補充修改,又用了近兩小時,順利打印了第一份,沒有問題,再印兩份,印至第二份中途jam了紙,也是常有,照例把紙用力一拉,這次竟不行,紅燈亮起,弄了十五分鐘決定放棄,改用放在雜物堆中的巨型雷射打印機,搬開阻礙雜物,連好線,又用了廿分鐘,幾十頁附錄原本打算列印前多看一遍,也來不及了,當中十多頁是彩色圖片,用彩色印出來,原非本意,卻是天意。彩色卻比黑色用多了三、四倍時間,又用了近一小時。
打印完畢,沐浴更衣,出門己是下午二時多。跟著是釘裝,釘裝完畢,已是三時了。回校途中,發覺電話有個留言,原來老師說有些修改,回到學校電腦室把修正稿印到了出來,到學生自助室試把幾份膠圈釘裝打開更換,看著那部釘裝機,雖然是學生,卻不能自助,昔日天天對著的東西,不須親自料理,便從來懶理,唯有請辦公室的小姐幫忙,她一個起落,便把膠圈打開,弄好了,到我自己弄第二本,前後左右方向放下去都不對,動作還要有點像Mr Bean,終於,還是完成了,但已是五時半了。
比六時半前交到辦公室的期限,早了一個小時。
從辦公室走出來,卻有種無法形容的失落,即使當年在中大完成自由創作後,也沒有這樣失落過。
或許,當年沒有失落,是因為沒有付出過代價;打滾十九年後,這趟只計耕耘,不問收獲的交易,用金錢衡量,是賠了大本。
但是,對讓自己活得更體面,算是有個交代了。
何達老師當年提過一套外國電影,女主角歷盡波折,最後一個鏡頭是大wide shot:她一個人站在公路上,攤開了雙臂,很多單車從她身邊迎面駛過,她就是站得那樣穩,那樣自信。沒有真實看過這齣電影,但這個場景,廿多年來,卻從未在腦海中褪色。
從系辦公室裡走出來那一刻,對著長長沒有一人的走廊,我卻想起那個鏡頭。
晚來,重讀了一遍《太史公自序》,失落,消失了。
2007/04/25
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
其實之前,把照片傳送了給她們,沒有回個謝郵,也吧,上星期提醒她們要甚麼片段,早點告訴我,過了一個星期,到了昨天晚上近十一時,才告訴我今天給她們一段約六分鐘的片,問她們那一段,答受訪者反應很為難的那一段。算了,總比莎莉找回歸後的安定繁榮shot容易。清早起來,趕好了,電郵過去,又是收了便算,不謝也不要緊,起碼讓人家知道收妥。
後來還是舊病復發,忍不住,寫了個電郵過去:
Next time when you receive mail which people doing you favour, a simple return message like “got it, thx” is important, 1, the sender will know the transfer is successful, 2, sender will know that you have a good working habit.
終於,有回應了:
非常非常的抱歉!......因為還有幾天便是交hon pro的日子,忙得頭昏腦脹,把send mail回覆和感謝你的事,遲遲未實行,真的非常抱歉,實在有欠禮貌,希望你不會介意我的無心之失.多謝你給我的寶貴意見,再有同類的情況我會好好處理.經一事長一智^_^再次感謝你,不論在工作上,做人處世上^_^
愚子可教也。
“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越來越喜歡這句話,原諒他們吧,難道只有神可以?
除了無聲的原諒,還可以電郵,神,不會這樣做。
但只有神,才能做到對世上每個人都有期望。
世人,只能期望神。
2007/04/19
何必勞氣
晚來,看前一天的信報,陳耀南老師平心氣和說何必勞氣之餘,一句“「講師」而已,是「牧師」嗎?”硬在口裡,疼在心裡。
何必勞氣,我也是如此告訴小友。
想起當日,惡形惡相,扮了六個月潑辣婦人,身心受損,亦復何言。所為如此,一是從來無懼學生在課程評估選那一格,二是深信我教出來的,不是試用三年便算,是終身保用。
在急趕功課之餘,當她們想見面,沒有說改天吧,就是因為有終身保用的服務承諾。
我告訴小友好好努力,將來替我料理老人院,我們走後,便到她們享用了。

附上耀南教授原文,妄顧盜版之實,只因:值得。
2007/04/12
I hope we served ourselves as loyally as we deserved.
這位朋友,其實我從未見過他,但在檔案處看了很多他親筆寫的公文,所以說是朋友,自是與古人交之情感。
回憶錄一到手,便一口氣看了幾十頁,在說到他的上司病逝,他有這樣的一句話:“I hope I served him as loyally as he deserved.”果真是殖民地時代官員的智慧詞令。高雅、體面,又有氣派。
回家,終於收到明月四月號,看畢劉再復悼劉文良一文,甚為感觸。當真,昨天和明天都是我們管不了的,只有此時此刻充份生活才是要緊。
告訴瑪姬我和kitty姐在Coffee.Book過了一個悠閑的下午,卻誤寫作悠限的下午,kitty姐回郵說:真是一個「悠限」的下午,說得真好,悠但有限,極有現實的況味。
說得真好,悠但有限,真要對自己好一點。
I hope we served ourselves as loyally as we deserved.
2007/04/10
不亦重乎?不亦遠乎?
終於,多謝溫總理,希望曾先生左右群臣,準確猜度長官意志,死而後已。
論語,不用買,不用到圖書館找,網上一按,中英日文都有。
2007/04/04
it's about......
主旨: Re: nothing done w/有骨氣,its about 小甜甜
回家知道龔如心去世的消息,網上有新聞重提翁媳爭產事件有這樣記載︰原審法官任懿君曾在原審時引用《聖經》詩篇的一句﹕「世人行動實係幻影。他們忙亂,真是枉然。積聚財富,不知將來有誰收取﹖」。
真是當頭棒喝。雖然我依然愛錢愛美愛享樂。
Lina覆:
所以我要更加善用錢,善扮靚,善玩...本是無一物...
我拾Lina牙後:
所以我要更加鍾意搵玩...唔鍾意搵錢...本是無一物...
其實我本想寫我更加鍾意讀書,但前夜眾人在席上痛罵幾位自命讀書人的城中名人,還是收斂一下算了。
個多小時後,收到露芙電郵:
主旨:nothing done w/有骨氣 and 小甜甜,its about ATV
M記說得好, 人人死晒,亞視都唔會死,看又有人入股了
此時,我剛弄好在有骨氣的大合照,隨即送出:
Re: nothing done w/有骨氣、小甜甜 and ATV, its about 壽桃
大家記著,有骨氣的叫壽桃,大酒店的叫壽包

不出一刻,遠在長沙的小弟覆郵:
點解個個都好係越來越後生咁既.....唔通d骨氣真係咁"近"....???!!!
"近"....???!!!???,怕且"啃"音更近???!!!
不經不覺,小弟的小寶神功一天天進步,此消彼長,給他蓋過,是遲早的事。
還有一個小小的話題,it's nothing done w/有骨氣、小甜甜、ATV and 壽桃, its about 一間小書店。
今天到列提頓道拜訪一位前輩,早到了一點,便繞著列提頓道和柏道行了一圈,路過Coffee.Book,這麼好的一間小店,五月中便結束了,我買了兩本書,其中一本是陸鏗親筆提字送人的,45元再有八折,但這個折卻是個帶著哀愁的折,陸大聲的聲音就算再大,也不過是來自患了老人痴呆的腦袋,八折的書,再平再好,也不過是因為結業大平賣。果然,一切就算是真實,亦實係幻影。忽然聯想起老師上課時提起羅斯福名句,"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
今夜,若給我一個小夢想,我希望買下這間小店,然後重金禮聘kitty姐,請佢簽長約在那裡沖奶茶。
書店地址:G/F, 10 Park Road,5月中結束...

跟著,又把以上文字和照片電郵吧友,未幾,Lina覆:
盧生的憂愁:願她的夢想與我的錢無關...在香港開書店如燒錢,重有咖啡飲,磨爛席,如何貨輪轉。本來有一物,變成無一物...哀愁感過後,請我愛人再現實上路,也許開老人院,裡面有書店,不一定有咖啡,但一定有放大鏡...阿門
2007/04/02
打折的骨氣叫人吃得開...心
1900 參觀Bessy新居
2030 跑馬地有骨氣晚飯
有骨氣同無骨氣都無任歡迎,不過請覆一覆去唔去有骨氣,謝謝。
不到五分鐘,便收到瑪姬覆曰:
Count me one! 參觀新居未必趕得及,有骨氣見。
Janet 覆曰:
Count me in for both occasions.
Couldn't wait to see our lovely angels in these hectic days.
瑪姬又曰:
Janet, can't wait to see you too, I have missed your house warming and been in very a hectic schedule these days. Hope we can enjoy a night with crazy laugh and big feast.
Ruth 覆曰:
近日遭拆骨,好需要補補骨氣,Ruth 和阿敏八點左右到
祝四月之壽星更添財氣與福氣
我答:
一講到骨氣就唔係講笑,大家都唔嫌多,滿瀉都要補,明天見!
Bessy新居就係有骨氣後面,
佢黎緊日子日日係咁索,實行變超級骨女
午間,竟收到稀客亞敏留言:
昨日難得賦閒在家, 讀最新一期華員報, 發現憑會員卡到有骨氣有八五折!
Um..., 原來十足的骨氣讓人負擔大, 反而可以打折的骨氣叫人吃得開...心!
絕!亞敏不嗚則矣。
有骨氣,吃得開與吃不開非關要緊,最要緊是吃得開心,打個折又何妨。
2007/03/31
口述歷史,講就易
訪問的時候,總是興奮的問啊問,此刻幾十小時的訪問,從聽音到文字,興奮的回答,原來經不起多少次rewind 和play。
口述歷史,講就易。
2007/03/25
close up 定拉 wide
過了兩日,上課時老師要放膠片投影,鏡頭close up,是頭髮花白的老師蹲下身拉電線,插電制,鏡頭拉wide,座上一群年青,縱有想幫忙,還是一時間站不起來,大部份都是如此若無其事。
close up, medium shot, medium wide, wide shot, 大 wide shot......無論甚麼shot,不重要又不好看的鏡頭,自然剪掉不保留。
一生人有多少個shot,最後剪剩的,又是些甚麼shot?
2007/03/23
局內有情人
星期一,兩個訪問上下午各一,先是訪問戰前已入職老人家,他記憶力特強,說起監獄的戰前戰後事,精彩動聽,解開了我一直追尋淪陷時犯人情況的疑團。下午的訪問,有如一幕廉政風雲重演,老人家憶述他和譚保禮的二人單獨對話,觸目驚心。昨日約了舊日上司,相較前兩位年輕得多,談起近年的人和事,要待關掉錄音機後,才是最精彩處。
前夜,放學後趕赴一位同事的退休宴,雖從未在公事上跟他合作,但十多年來,每次碰面,他都是和靄可親跟你打招呼,當晚臨近散席,各人逐一獻花和擁抱,場面最是感人。我跟他說,單憑此情此景,便知他這三十年來真的沒有白過,他面上仍是溫柔的笑容,目光有點濕潤。
前後做了十個訪問,大家想起當年,有津津樂道處,有嬉笑怒罵處,處處總是情之所在,當然,問的也得是個局內有情人。
昨夜思考了一整晚,終於明白為何靚老編kitty姐已放棄和我爭辯出書一事,她說的市場是個現實的商業市場,我想到的,不過是一小撮撫今追昔,說著共同語言的過來人。
2007/03/17
果真是青出於藍
相信,這只是開始。
2007/03/11
五湖四海眾首在一堂......
早幾天,收到同學電話,談起五月系展的事,他問我畫有多大,我說不大,三尺多,又問在那裡,答在電腦裡,沒有高新科技,畫一尺的畫都是頭痛的事。說好相互用電郵交換作品預覽。新亞聯歡回來,記起還未了此事,便把檔案傳了過去,並附帶加了幾句:
.....其實看完火炭展後,我對自己的東西多了很多信心,起碼未睇畫,個人擺出黎,都成熟過人,haha! 今晚新亞校友聚餐,見到高生,我說昨夜剛與你通電,她問起你,我告訴了她你的現況。
不經不覺,大家都四張幾野...
開始鍾意想當年,鍾意同舊朋友聚舊,有空多聯絡。
畢業近廿年,第一次參加校友聚餐,訂購餐券當日,只知Tony答應同行,實不知席上有何人,如此舉動,四十歲前,真是辦不到。浦抵會場看到的,有早上才見過的老師,有月前才見過的朋友,又有多月至十多年不見的師友。席間,告訴Tony一些我知道的 who is who,也介紹了幾位湊巧坐在旁桌的舊同事。最有情是,見到高老師時,她右手還在和我握著,又不忙伸了左手拉著Tony,老師愛護學生之情,何需著言。


回來,哼著的,不知不覺由新亞校歌變了中大學生會會歌......
我們要做 我們要做
我們要做替大眾鋪路的橋樑
有信心 有理想 從五湖四海聚首在一堂
我們懂得了友愛的真意
2007/03/02
無友不如己者
我是少數沒有定餐盒的,因預先約了同學會後午餐。走到久遺了的眾志堂,也是很簡單的一頓飯,話題卻豐富,除了原定交換進修行情的議程外,拉拉雜雜,兩個多小時轉眼便過了,因還有下場,不得不告辭。
跟著到時代廣場,終把新春雞眼貼送到瑪姬手,匆匆交換近日的笑話,還未道過半句東家長,瑪姬的手機便響個不停,只好又暫別,臨走,再三叮囑,我這個義工隨時侯命,皆因我不想這個老友做到氣絕,相信老友們老來情願笑到失禁,也要聽瑪姬講笑話。
跟著從時代廣場到三里屯,約了欣欣,又賣未來大計,我越講越興奮,這個小友其實比我更踏實,只是從來不好意思潑冷水,這大概便是我們份外投契的原因。
跟著二人一起到酒樓恭賀第一個擺喜酒的小友,席間女孩子們互通近日消息,數數今年還有誰出嫁,真有在等女兒出嫁的感覺。跟身旁的小友談她的學業,說起刑罰和改造,果然有板有眼,我說,我將來也有要研究為何50多個女孩,不是個個肯聽我的,哈!
早一陣子,老師上課時提到本科生的中文每況越下,笑言到了學期末要看大批的功課,連自己的中文功夫也下降了,告訴另一旁的小友這故事,她笑問真有可能,我一本正經著她警惕,要小心自己水平低降。
難得一天走多處,一點也不累,或許見了老友小友們份外興奮,有幸無友不如己者。
更有幸,老友們都從不在乎無友不如己者。十多年來,沒有水平低降,全賴久不久便見見老友。
2007/02/28
這個人,真那個......
初稿:
何仲詩1988年畢業,先後在三個政府部門工作共十八年,現為自由作家。
何仲詩的創作動力來自:
http://colorbarfriends.blogspot.com/
我說其實我覺得我恨出書同恨參展,心態同宮雪花可能差不多,都係為左係公共空間佔一點位置吧了。
覆曰:
簡介好似普通了,除非你的目的就是這樣。
如何寫和寫甚麼是基於你想在別人心目中建立甚麼形象,跟履歷應有分別。
自由作家?好似 blow大左喎。
改為:
何仲詩1988年畢業,先後在三個政府部門工作共十八年,現為自由創作人。
近年創作以探討個人空間與公共空間的和諧關係為主。
我又說,記得當年畢業的自由創作心得,同學都是一本本的,我只寫了一張原稿紙多一點。今次每人可寫300字,同樣不想多寫。寫得多,會影響藝評家的創作,哈哈!
阿姐慷慨贈言:
阿妹,要在眾聲喧嘩的世代爭一席位,有時的確要標榜自己,你的偶像宮雪花為甚麼可以在公共空間發聲?就是以最「老」的選美佳麗形象呈現,用缺點變成賣點,都咪話唔厲害。我不是叫你老作,裡頭畢竟有自知和誠實。那才是每個人的終極資本。
何仲詩,藝術系畢業,跑去當電視台編導,然後走進夢寐以求的電影圈,以為終於可以沉溺在光影與色彩中,一年後夢醒,咬一咬唇,昂然踏入紀律部隊懷抱,回望已是十八載。
由最放浪的修讀到最講求規律的工作,總讓人好奇她的日子是怎樣過的,她的人生歷練又是怎樣的一個故事。她只是說,我還有創作,透過不同媒體,有時是影像,有時是文字。
問她的創作心得,換來幾聲乾笑,「看我的 blog 吧」。
果然老手。
我答謝之餘,隨電郵送上在《讀書好》看到的董橋專訪掃描,又加了兩句:
日間在《讀書好》看到梁文道訪問董橋,覺得你同佢都幾近。
答:
似董橋?唔係嘛,佢點寫最尾其實都係鬧人睇唔起人...我未有耐...又好似有d...
記得當年上何達老師的文學創作課程,老師說,“這個人,真那個”很有義意,不想說,不便說,一時間組織不好怎麼說,都用得著。
三百字太多了,三個字就夠了,
何仲詩,真那個。
2007/02/25
人日前後
黃昏,驅車到Janet的沙田半山豪宅,來個恭賀新屋入伙兼新春團拜,途上Tony攪不清楚路徑,在駕駛盤前咕哩咕嚕,他越勞氣,我越覺好笑,幾乎笑出兩行淚來,姊妹坐在後排,一句話也不敢加。終於,她同意我說,我們兩個Joyce比其他姊妹早出嫁,是因為我們頂得順她們頂不順的男人。
早上醒來,收音機在播程介南的訪問,記憶和聯想有時候是很殘酷的事,不期然我想到還未聽陳永華的訪問,結果,人日過後的清晨,聽了兩位從低潮中走過的男人的剖白。早幾天我跟Tony說,將來,會有很多人樂意接受我的訪問,因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為過去辯解,當然,不愛辯解,不稀罕發言權的人也多的是。
午間,到圖書館,走進香港參考資料的樓層,看到了幾本書,這次,我又遺下東西了,遺下的是,回憶與信念。
回憶,來自陳祥的書,想起當年知遇之恩。

信念,來自宮小姐的書,有志者,事竟成。

2007/02/19
唯情論者的獨語
m怪我陷人於不義,還要把事情post上Blog,自是曲筆,她說“相信失物、失竊、失望甚至失身都怪不了人家”,前三者,確是經驗得出來的教訓,最後一失,是否若有所失,則不得而知。
中四時讀《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便對讀書人與道德的糾有種莫名的情意結。我之所以把悵惘寫出來,或許和朱自清為甚麼要把秦淮河上與道德的一翻爭扎公開源出一致。他說俞平伯比他高,那時看著會考精讀答題目,好像很明白,但現在看來,就弄不清高下了,應酬她們,聽聽歌,拍拍手,然後付錢,不是更實際的愛嗎?何不先解決吃飯的問題?朱自清總算爭扎過幫襯還是不幫襯......
在m處談起情是何物,我說覺得自己開始懂情為何物是18歲那年,無都意間買了司馬長風先生的《唯情論者的獨語》一書,那時沒擁有太多書,一本書看完又看,始知情,原該如此。
近日在圖書館書加上重逢這書,翻開看了一回,不無感觸。
網上搜得陳國球《詩意與唯情的政治—司馬長風文學史論述的追求與幻滅》一文,“司馬長風以為自己營營逐逐,做的是一件學術工作,但是他始終不明白,他寫的永遠都不會被視為學術著作;他沒有受過按西方模式所規限的學術訓練,對資料的鑑別不精細,論文體式不整齊。他有的是衝勁熱誠、有的是敏銳觸覺,但學術標準不包括他所具備的優點,學界不會接受他的草率、疏漏。尤其對於廿多年後的現代學者來說,由於有更多資料重新出土,更多研究成果可供參照,當然可以安心的去蔑視這本不再新鮮的「文學史」。”
看畢,又是一點哀愁。學術,多少憾事,假爾之名。
2007/02/16
花開富貴大吉大利豬年新願望

昨日在中央圖書館看微型膠片,中途外出充飢,走前遺下了影印儲值咭,餘額數元,押金十元,合共十多元。本是小事,但回來後發覺竟然不見了,便是大事。問負責同事,證實確是給人家用了,押金也給拿走了,這便是盜竊行為。去看膠片的,十居其九都是做研究,好歹也是個讀書人,總應有點骨氣抵抗誘惑吧。我想,要是我發覺別人留下,我會用嗎?大概不會,經此一役,肯定是不會。回來告訴Tony,問他會否如此,他不置會否,卻說這種疏忽是引人犯罪的行為,還提醒我,這是第二次了。
莫現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要aging gracefully,首先便得先過慎獨一關,要不然細說起當年,憾事纍纍,何grace之有。
豬年新願望:
一,不要再在圖書館掉東西,陷軟弱的讀書人於不義。
二,借了我錢的朋友都活得比我好,覺得不還錢給我是件無賴的事。
三,老友們的身心都要好,聚面笑聲長笑長有。
2007/02/09
Aging Gracefully
回來不無感動,給了大家一個電郵:
今餐提早團年,食足兩個鐘,笑足個半鐘,結論係想aging gracefully就要多d出黎一齊飲茶食飯,幾十蚊,抵過做彩光。
kitty姐的aging gracefully話題,不但是歲晚席間焦點,更成了壇中熱門話題,一下子大家都爭相獻計aging gracefully如何可能。
我說最理想是在帝景園找一層大家一起住,一起共用老人器具用品,萬一那個要進醫院,便去QE,大家輪流過去探望也容易。莎莉說若買不起帝景園,退而求其次,住她的帝堡城也不錯,可沿單車徑推輪椅過威爾斯。
又原來,大家認為到了無能力自己洗澡的時候,起碼的尊嚴是要有私家浴巾。
大家對老的想像愈來愈具體了。
難怪早一陣子請教一位社署退休高層,小友們讀社會工作精研那一科出路好,她隨即便答:elderly。
剛在google search "aging graceful",原來新加了全篇翻譯功能,按--Aging gracefully and self-esteem---的網頁,內有一題為"Aging gracefully is a matter of self-esteem",翻譯過來是"衰老是一個不失自尊"。
Aging gracefully不是衰老,是不衰地老。
2007/02/05
you'll get the job done!

第一件事,必須通知大家人日團拜得改期,因為迎新活動就在當天舉行,電郵2240送出,即收到姊妹們的道賀
2300 Janet wrote:
Congrulations! I'm happy for you that you can join such a great international event. So, instead, would you guys like to come to my house instead while Miss Horse Riding can join us later in the evening?
2304 Bessy Wrote:
Congratulation!
wish you could present hk well and won't pawn any more, just kidding...
2325 Kitty wrote:
Madam 果然掂, 仲勁過特首, you'll get the job done!
2329 Kitty wrote:
又係我,仲唔 update 你個 blog, 威俾 d徒子徒孫睇.
因是之故,好像又一次自戀的表現,實是證明有志者,事竟成。
我在面試前看了一遍奧運馬術在香港的中英文網頁,看了些前報,當天早了大半小時到,在鄰近餐廳重頭看了一遍網頁的資料。Group Discussion 時不溫不火,先聽聽別人說些甚麼,在中間有位便乘虛而入,果然湊效。
當然,成功了,這些便是竅門,失敗了,這些便是檢討的方向。
I'll get the job well done!
2007/02/04
黃賓虹與我
到九六年遊三峽,在重慶博物館的小商店,看了一幅說是他的山水,筆法很像,那時開價數萬,減至數千,雖然知道大有可能是膺品,還是掙扎了一會,不過,當看到小商店同時也在售買女裝內褲,便興致全消了,到今天,還不時有點懷念那副幾乎到手的黃賓虹山水。
周未一連兩天,在廣州走了三個博物館,陳家祠、南越王墓和廣州藝術博物館。看博物館的水準,便可知道當地的經濟文化水平。只看三個博物館的洗手間,便知管理水平,三處尤以藝術博物館最清潔乾爽,大概是參觀人數不多吧。雖然各商店還在出售些呃老外的貨色,慶幸女裝內褲已絕跡。
走進廣州藝術博物館內的黃賓虹館,當中看到一幅他臨倪讚的山水,份外親切,告訴團友,我念書時也是特別愛倪讚的畫,交的功課,也是走這一路,雖說是愛文人畫的清逸,實是貪其簡潔便捷。但黃賓虹的風格那時是沒法學得來的,實在沒有膽量把又黑又粗的筆觸寫滿紙上。想不到,過了多年,竟會看到一張他臨倪讚的真跡,這便是與古人交的緣份。
但最興奮一刻,莫過於迎面見到五幅特大的黃賓虹像,無法抗拒誘惑,不准拍照,也得偷偷來個自拍照。

愛寫blog的人和愛拍自拍照的人,相同之處,可能都是有點自戀。愛寫blog又愛拍自拍照的人,可能的確是有點自戀。
2007/01/31
亞爺個代
爸爸說,祖父五歲便去了南美,捱了三、四十年,有點積蓄,便打算落葉歸根,路經香港,在德輔道看中了個舖位,已準備下訂,後來還是先回鄉安頓,回鄉後親友勸他還是在墟裡找個地方算了,那個德輔道舖位便告吹了。後來,或許積努成疾,沒幾年便去世了。當年買舖是整座樓買,但留得到今天,可能他的兒子就不是我爸爸,沒有爸爸,也不會有我。
堂姊的祖輩更傳奇,外婆是荷蘭人,父母到上海經商,戰時與家人失散,才幾歲大,便給人家當貨物交易,轉了幾手到了鄉下作童養媳。如果不是戰爭,她便不會流落異鄉,這樣也不會有我的堂姊一家了。
相似的故事不會少,內裡都是有很多如果、不過。
2007/01/22
吃叉燒飯的男人
約了一位退休多年的長官今午在茶樓雲聚面,講解我的計劃構思,聽聽他的意見,也初步整理他的個人故事。他早年晉升速度之快,已肯定是前無古人,但過中歷程,在他道來,卻是差運使然。我也曾在他主管的院所工作,當時初出茅廬,沒有甚麼機會與他接觸,但也常聽聞他要求極高,我的上司都很怕他,所以,距離雖遠,也感到他的威嚴。記得入職半載,適逢除夕,第一次參加院所的派對,他問我工作如何,印象中應是第一次和他直接對話,我必恭必敬地說幹得很開心,同事很好之類,反正,是令人滿意的廢話。之後,大家的對話,都是限於這類場合。
十多年後,大家面對面,聽他說起自己當年官場生涯,平易近人,澹泊自然。大家一問一答,雖是另一番光景,我還是那樣恭敬。這次,是真性情。
他坐下我問他要吃些甚麼,他說要一碗叉燒飯便夠了。跟著告訴我一位老同事剛從加拿大回來,問我要不要訪問他,我來不及答好,他便在手機找對方的電話號碼,果真一個實幹派的男人。
2007/01/19
產品與副產品
很難得大家還可以久不久相聚。更難得知道你有這麼好的工作態度。你要知道,你被挑選出來,不是僥幸,不是運氣,是"being choosen",我們的隊伍就是要有你這樣特質的人,interview答錯問題不是致命,答問題的態度是佔分數的重要部份。
好好努力,記著我說,不打算走,便要好好計劃在這Career努力,尊業知識很重要,不要怨別人搵你笨,你多做的工作只要不是像工廠加班,重複一個動作,你一定會有所得益的。
祝你投資順利,早日搵夠獎學金讀書。
不用著急感情事,我的經驗是若果唔夠班,就無好過有。
p.s. 盧sir話你有機會同xxx講:
Tony Lo問候你,有機會一齊飲茶。
佢真係咁講架,佢話佢係xxx個陣好硬整,你講俾佢聽,佢一定開心,係咁架拉,係官場,虛偽D,人地開心D,自己D野就好做D。自我是有開關制的,長開便好快玩完。
早上在老師辦公室談了一個小時,說到希望我的研究方向可給一些在職的同事一些鼓勵,老師說,可以考慮寫self help之類的byproduct。
另一位老師上課時說,現在出書的,都想少些Footnote,多些圖片。
終於接受,學術文章天生不能普及化。
想來,還得考慮用高人指點的監獄風雲史為題,或改個101個留在監獄工作的理由之類書名,學術文章才是byproduct。
2007/01/17
from fotanian to tuenmanian
但到了下午,去火炭看open studio,卻如玩野外定向般興奮。碰到了七、八、九十年代的師兄弟姊妹,也有最近才畢業的千禧代。由三時走到近七時,每到一室,只要知道是系友的,便有莫名的親切,跟他們拉拉雜雜地談,感覺良好,他們擺出來的是甚麼倒是其次。我想,只要堅持和無視認同,自有自己的作品。最終一站上華聯,碰上呂振光老師,他一見我便叫出我的名字,還送我兩書,我請他簽名,他先題仲詩存之,服了。二十年不見,還能寫出學生名字的老師,實在有情。

星期一詩萍萍基金董事會議,我說起火炭之行,愈說愈興奮,瑪姬說要看看,kitty姐在旁撥冷水,說我總把自己的東西混到別人的東西裡去,還是不能盡信,果然一語中的。
這一夜回家,我想,有一天會出現tuenmanian。

2007/01/14
走進域多利監獄歷史為何

過往已不下十次走進域多利監獄,今趟仍打算付廿五大元進去看多一次,全是因為在媒介看到的實在看不過眼,要親身去看一趟。
早上十時多便到了,方知所有入場門票已售罄。在登記處徘徊,果真有執死雞的運氣,有人的朋友爽約,原價讓出一張門券。
義務導賞員是這樣說:
...你俾到理由我既話,你可以拆左佢,咁我地而家既活動就係話,既然我地要保育,差左少少我地都唔想,我地希望整個區都保留落黎,一陣間去到後邊,我地有一萬個理由我地唔折F倉,希望大家都幫助俾一個理由佢,你點解要折F倉,就係我地舉辦既目的......
這段說話,是從錄下的片斷中返復重聽抄錄,一字不漏。
葉澍在開幕典禮致辭說:
......我非常感謝中西區區議會及有關團體舉辦今次的活動,讓市民多了解域多利監獄的歷史及現況,從而就其未來的發展方向及用途提供意見......
我無話可說。
2007/01/13
一個人需要多少本日記
記得十多年前,生活得不很像樣,跟我最好感情的朋友很看不過眼,我只好說,過幾十年後,你看我的日記便會明白。只是,當時不明白的,現在我和她都沒有興致去弄明白了。幸得當年未有blog。
近日家事忙碌,老爺的事終於辦好了。過去一星期多,孝子賢孫從分隔到團聚,又從團聚到離別。設靈當夜,我們都沒想到靈堂會這樣擠,場面哀而不傷。翌日大斂時,卻是子孫媳婿都哭了,宗教儀式除了是拉近人和神的關係,另一作用就是加強情緒感染。
斷稿10天,蓋因把事情寫在另一日記上。
江湖上說內地生意人有三本賬簿,一本給政府看,一本給股東看,一本給自己看。我也有三處地方寫日記,一是寫在網上,一是寫在紙上,一是寫在腦裡。
不敢說出來的真實都是留在腦裡,怕的是,萬一身後真的有人要幫忙整理出版我的日記......或許將來的科技可以把腦裡的記憶像backup hard disk 一樣容易,思想,真的能夠自由嗎?
2007/01/03
Same Time, Next Year
今年大家特別忙,加上網絡故障,電郵不通,28日送出短訊,
happy new year 2 u i book table on 1 jan in tst ying yuet lau 1100 a u coming?
翌日再補發電郵,
Dear friends,
1月1日11時,我在尖沙咀映月樓定下大檯一張,有空的話,來個元旦眾會吧!
祝大家新年進步,常開心,常歡笑!
短訊加長訊,英文加中文,一張大檯便擠得滿滿,巧合的是,竟是安排我們坐去年同樣的位置。
席間大家約定,年年有今日。
一月一日十一時,映月樓三樓見。
2006/12/31
THE BIG CHILL
除夕夜一如平安夜寧靜。
晚上,在Cinemax重看The Big Chill,太多回憶了。
那年電影班,唐基明教了幾課,選了此劇的一段給我們做習作,那時,倒真的是扎扎實實的學東西。一班廿歲多一點的伙子,上完課便到漆含圍,東拉西扯的吹完水便回家,也試過在戲院超等第一行,一枝大麻由左傳至右,又由右傳至左,就像戲中一樣。也是近廿年的事了,也不算很深交,卻也是長情。久不久便收到Bono的電郵,對電影還是那份難以明白的執著,很服。
看完The Big Chill,看24小時新聞,天星鬧劇後,又到域多利監獄,高抬貴手吧,我們的老域,不想到會是這樣的。你們可以用很多理論加在現象之上,或將現象解釋很多理論,但請不要逼我參加集體回憶,回憶,是私事。
跟著,又看了Star War Episode III: Revenge of the Sith,整晚都在講Fear,人生究竟要多少Fear?講完Fear又講Lost。
或許,就是少了那種對Fear和Lost的不妥協,終究做不成藝術家。
今年吧友在平安夜和除夕夜都沒有一起過,倒是有點Lost。
2006/12/26
平安夜的平安和安全指數
莎莉平安夜傳來電郵投訴:
Merry Christmas! Actually I don't expect to email you and say it. I thought we'll meet and say it verbally. Guess Mrs. Lo is too busy to arrange her thesis, and without a snake head, we're like some loose sand.
盧太太辦事不力,只好等除夕夜來個友誼萬歲,覆曰:
謝謝莎莉感性的祝福,大家的平安夜可平安?
我和Tony整天在家,他忙公事,我已忙完功課,在忙半年前答應朋友做的video editing,20個鐘剪20分鐘,好艱巨。晚上8點,打算在左近食個聖誕大餐,又無位,卻碰到一位近日常想起卻已十多年沒見的好友,可能注定我要見到她,所以沒有了往年的平安老友相聚,或許留待大除夕說happy new year 吧!
莎莉的平安夜,平安又安全 :
My Christmas Eve is euqally peaceful like yours. I went to have dinner with Mr. Kwok in City One. Sit on the same restaurant and order the same food. Mr. Kwok got a flu with a fever. He went to bed at around 10 and I kept on watching TV until twelve. I woke him up for another dose. He drank the last drop of serum as countdown.
平安夜真的很平安,連安全期都唔駛計就過左叻 !
隨著年紀,平安夜的平安和安全指數也越來越高。
2006/12/14
老人歸老世
2006/12/13
愛人以德,大學校長必讀
北京大學的名稱,是從民國元年起的;民元以前,名為京師大學堂;包有師範館仕學館等,而譯學館亦為其一部;我在民元前六年,曾任譯學館教員,講授國文及西洋史,是為我北大服務之第一次。
民國元年,我長教育部,對於大學有特別注意的幾點:一、大學設法商等科的,必設文科;設醫農工等科的,必設理科。二、大學應設大學院(即今研究院)為教授、留校的畢業生與高級學生研究的機關。三、暫定國立大學五所,於北京大學外,再籌辦大學各一所于南京、漢口、四川、廣州等處。(爾時想不到後來各省均有辦大學的能力。)四、因各省的高等學堂,本仿日本制,為大學預備科,但程度不齊,于入大學時發生困難,乃廢止高等學堂,于大學中設預科。(此點後來為胡適之先生等所非難,因各省既不設高等學堂,就沒有一個薈萃較高學者的機關,文化不免落後;但自各省競設大學後,就不必顧慮了。)
是年,政府任嚴幼陵君為北京大學校長;兩年後,嚴君辭職,改任馬相伯君,不久,馬君又辭,改任何錫侯君,不久又辭,乃以工科學長胡次珊君代理。民國五年冬,我在法國,接教育部電,促回國,任北大校長。我回來,初到上海,友人中勸不必就職的頗多,說北大太腐敗,進去了,若不能整頓,反於自己的聲名有礙,這當然是出於愛我的意思。但也有少數的說,既然知道他腐敗,更應進去整頓,就是失敗,也算盡了心;這也是愛人以德的說法。我到底服從後說,進北京。
我到京後,先訪醫專校長湯爾和君,問北大情形。他說:“文科預科的情形,可問沈尹默君;理工科的情形,可問夏浮筠君。”湯君又說:“文科學長如未定,可請陳仲甫君;陳君現改名獨秀,主編《新青年》雜誌,確可為青年的指導者。”因取《新青年》十余本示我。我對於陳君,本來有一種不忘的印象,就是我與劉申叔君同在《警鐘日報》服務時,劉君語我:“有一種在蕪湖發行之白話報,發起的若干人,都因困苦及危險而散去了,陳仲甫一個人又支持了好幾個月。”現在聽湯君的話,又翻閱了《新青年》,決意聘他。從湯君處探知陳君寓在前門外一旅館,我即往訪,與之訂定;於是陳君來北大任文科學長,而夏君原任理科學長,沈君亦原任教授,一仍舊貫;乃相與商定整頓北大的辦法,次第執行。
我們第一要改革的,是學生的觀念。我在譯學館的時候,就知道北京學生的習慣。他們平日對於學問上並沒有什麼興會,只要年限滿後,可以得到一張畢業文憑。教員是自己不用功的,把第一次的講義,照樣印出來,按期分散給學生,在講壇上讀一遍,學生覺得沒有趣味,或瞌睡,或看看雜書,下課時,把講義帶回去,堆在書架上。等到學期、學年或畢業的考試,教員認真的,學生就拼命的連夜閱讀講義,只要把考試對付過去,就永遠不再去翻一翻了。要是教員通融一點,學生就先期要求教員告知他要出的題目,至少要求表示一個出題目的範圍;教員為避免學生的懷恨與顧全自身的體面起見,往往把題目或範圍告知他們了。於是他們不用功的習慣,得了一種保障了。尤其北京大學的學生,是從京師大學堂“老爺”式學生嬗繼下來(初辦時所收學生,都是京官,所以學生都被稱為老爺,而監督及教員都被稱為中堂或大人)。他們的目的,不但在畢業,而尤注重在畢業以後的出路。所以專門研究學術的教員,他們不見得歡迎;要是點名時認真一點,考試時嚴格一點,他們就借個話頭反對他,雖罷課也所不惜。若是一位在政府有地位的人,來兼課,雖時時請假,他們還是歡迎得很;因為畢業後可以有闊老師做靠山。這種科舉時代遺留下來劣根性,是于求學上很有妨礙的。所以我到校後第一次演說,就說明“大學學生,當以研究學術為天職,不當以大學為升官發財之階梯”。然而要打破這些習慣,止有從聘請積學而熱心的教員著手。
那時候因《新青年》上文學革命的鼓吹,而我們認識留美的胡適之君,他回國後,即請到北大任教授。胡君真是“舊學邃密”而且“新知深沉”的一個人,所以一方面與沈尹默、兼士兄弟,錢玄同,馬幼漁,劉半農諸君以新方法整理國故,一方面整理英文系;因胡君之介紹而請到的好教員,頗不少。
我素信學術上的派別,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所以每一種學科的教員,即使主張不同,若都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就讓他們並存,令學生有自由選擇的餘地。最明白的,是胡適之君與錢玄同君等絕對的提倡白話文學,而劉申叔、黃季剛諸君仍極端維護文言的文學;那時候就讓他們並存。我信為應用起見,白話文必要盛行,我也常常作白話文,也替白話文鼓吹;然而我也聲明:作美術文,用白話也好,用文言也好。例如我們寫字,為應用起見,自然要寫行楷,若如江艮庭君的用篆隸寫藥方,當然不可;若是為人寫斗方或屏聯,作裝飾品,即寫篆隸章草,有何不可?
那時候各科都有幾個外國教員,都是托中國駐外使館或外國駐華使館介紹的,學問未必都好,而來校既久,看了中國教員的闌珊,也跟了闌珊起來,我們斟酌了一番,辭退幾人,都按著合同上的條件辦的,有一法國教員要控告我;有一英國教習竟要求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來同我談判,我不答應。朱爾典出去後,說:“蔡元培是不要再做校長的了”,我也一笑置之。
我從前在教育部時,為了各省高等學堂程度不齊,故改為各大學直接的預科;不意北大的預科,因歷年校長的放任與預科學長的誤會,竟演成獨立的狀態。那時候預科中受了教會學校的影響,完全偏重英語及體育兩方面;其他科學比較的落後;畢業後若直升本科,發生困難。預科中竟自設了一個預科大學的名義,信箋上亦寫此等字樣。於是不能不加以改革,使預科直接受本科學長的管理,不再設預科學長。預科中主要的教課,均由本科教員兼任。
我沒有本校與他校的界限,常為之通盤打算,求其合理化。是時北大設文、理、工、法、商五科,而北洋大學亦有工、法兩科;北京又有一工業專門學校,都是國立的。我以為無此重複的必要,主張以北大的工科併入北洋,而北洋之法科,刻期停辦。得北洋大學校長同意及教育部核准,把土木工與礦冶工並到北洋去了。把工科省下來的經費,用在理科上。我本來想把法科與法專並成一科,專授法律,但是沒有成功。我覺得那時候的商科,毫無設備,僅有一種普通商業學教課,於是併入法科,使已有的學生畢業後停止。
我那時候有一個理想,以為文、理兩科,是農、工、醫、藥、法、商等應用科學的基礎,而這些應用科學的研究時期,仍然要歸到文理兩科來。所以文理兩科,必須設各種的研究所;而此兩科的教員與畢業生必有若干人是終身在研究所工作,兼任教員,而不願往別種機關去的。所以完全的大學,當然各科並設,有互相關聯的便利。若無此能力,則不妨有一大學專辦文理兩科,名為本科,而其他應用各科,可辦專科的高等學校,如德法等國的成例。以表示學與術的區別。因為北大的校舍與經費,決沒有兼辦各種應用科學的可能,所以想把法律分出去,而編為本科大學;然沒有達到目的。
那時候我又有一個理想,以為文理是不能分科的。例如文科的哲學,必植基於自然科學;而理科學者最後的假定,亦往往牽涉哲學。從前心理學附入哲學,而現在用實驗法,應列入理科;教育學與美學,也漸用實驗法,有同一趨勢。地理學的人文方面,應屬文科,而地質地文等方面屬理科。歷史學自有史以來,屬文科,而推原於地質學的冰期與宇宙生成論,則屬於理科。所以把北大的三科界限撤去而列為十四系,廢學長,設系主任。
我素來不贊成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孔氏的主張。清代教育宗旨有“尊孔”一款,已於民元在教育部宣佈教育方針時說他不合用了。到北大後,凡是主張文學革命的人,沒有不同時主張思想自由的;因而為外間守舊者所反對。適有趙體孟君以編印明遺老劉應秋先生遺集,貽我一函,屬約梁任公、章太炎、林琴南諸君品題;我為分別發函後,林君復函,列舉彼對於北大懷疑諸點,我複一函,與他辯;這兩函頗可窺見那時候兩種不同的見解,所以抄在下面:(略,見本書“致《公言報》函並附答林琴南君函”。)
這兩函雖僅為文化一方面之攻擊與辯護,然北大已成為眾矢之的,是無可疑了。越四十餘日,而有五四運動。我對於學生運動,素有一種成見,以為學生在學校裏面,應以求學為最大目的,不應有何等政治的組織。其有年在二十歲以上,對於政治有特殊興趣者,可以個人資格參加政治團體,不必牽涉學校。所以民國七年夏間,北京各校學生,曾為外交問題,結隊遊行,向總統府請願;當北大學生出發時,我曾力阻他們,他們一定要參與;我因此引咎辭職。經慰留而罷。到八年五月四日,學生又有不簽字於巴黎和約與罷免親日派曹、陸、章的主張,仍以結隊遊行為表示,我也就不去阻止他們了。他們因憤激的緣故,遂有焚曹汝霖住宅及攢毆章宗祥的事,學生被警廳逮捕者數十人,各校皆有,而北大學生居多數;我與各專門學校的校長向警廳力保,始釋放。但被拘的雖已保釋,而學生尚抱再接再厲的決心,政府亦且持不做不休的態度。都中喧傳政府將明令免我職而以馬其昶君任北大校長,我恐若因此增加學生對於政府的糾紛,我個人且將有運動學生保持地位的嫌疑,不可以不速去。乃一面呈政府,引咎辭職,一面秘密出京,時為五月九日。
那時候學生仍每日分隊出去演講,政府逐隊逮捕,因人數太多,就把學生都監禁在北大第三院。北京學生受了這樣大的壓迫,於是引起全國學生的罷課,而且引起各大都會工商界的同情與公憤,將以罷工罷市為同樣之要求。政府知勢不可侮,乃釋放被逮諸生,決定不簽和約,罷免曹、陸、章,於是五四運動之目的完全達到了。
五四運動之目的既達,北京各校的秩序均恢復,獨北大因校長辭職問題,又起了多少糾紛。政府曾一度任命胡次珊君繼任,而為學生所反對,不能到校;各方面都要我複職。我離校時本預定決不回去,不但為校務的困難,實因校務以外,常常有許多不相干的纏繞,度一種勞而無功的生活,所以啟事上有“殺君馬者道旁兒;民亦勞止,汽可小休;我欲小休矣”等語。但是隔了幾個月,校中的糾紛,仍在非我回校,不能解決的狀態中,我不得已,乃允回校。回校以前,先發表一文,告北京大學學生及全國學生聯合會,告以學生救國,重在專研學術,不可常為救國運動而犧牲(全文見《蔡孑民先生言行錄》下冊337至341頁)。到校後,在全體學生歡迎會演說,說明德國大學學長、校長均每年一換,由教授會公舉;校長且由神學、醫學、法學、哲學四科之教授輪值;從未生過糾紛,完全是教授治校的成績。北大此後亦當組成健全的教授會,使學校決不因校長一人的去留而起恐慌(全文見《言行錄》341至344頁)。
那時候蔣夢麟君已允來北大共事,請他通盤計畫,設立教務總務兩處;及聘任財務等委員會,均以教授為委員。請蔣君任總務長,而顧孟余君任教務長。
北大關於文學哲學等學系,本來有若干基本教員,自從胡適之君到校後,聲應氣求,又引進了多數的同志,所以興會較高一點。預定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文學、國學四種研究所,止有國學研究所先辦起來了。在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方面,比較的困難一點。自民國九年起,自然科學諸系,請到了丁巽甫、顏任光、李潤章諸君主持物理系,李仲揆君主持地質系;在化學系本有王既五、陳聘丞、丁庶為諸君,而這時候又增聘程寰西、石蘅青諸君。在生物學系本已有鐘憲鬯君在東南西南各省搜羅動植物標本,有李石曾君講授學理,而這時候又增聘譚仲逵君。於是整理各系的實驗室與圖書室,使學生在教員指導之下,切實用功;改造第二院禮堂與庭園,使合於講演之用。在社會科學方面,請到王雪艇、周鯁生、皮皓白諸君;一面誠意指導提起學生好學的精神,一面廣購圖書雜誌,給學生以自由考索的工具。丁巽甫君以物理學教授兼預科主任,提高預科程度。於是北大始達到各系平均發展的境界。
我是素來主張男女平等的,九年,有女學生要求進校,以考期已過,姑錄為旁聽生。及暑假招考,就正式招收女生。有人問我:“兼收女生是新法,為什麼不先請教育部核准?”我說:“教育部的大學令,並沒有專收男生的規定;從前女生不來要求,所以沒有女生;現在女生來要求,而程度又夠得上,大學就沒有拒絕的理。”這是男女同校的開始,後來各大學都兼收女生了。 我是佩服章實齋先生的,那時候國史館附設在北大,我定了一個計畫,分徵集纂輯兩股;纂輯股又分通史,民國史兩類;均從長編入手。並編歷史辭典。聘屠敬山、張蔚西、薛閬仙、童亦韓、徐貽孫諸君分任徵集編纂等務。後來政府忽又有國史館獨立一案,別行組織。於是張君所編的民國史,薛、童、徐諸君所編的辭典,均因篇帙無多,視同廢紙;止有屠君在館中仍編他的蒙兀兒史,躬自保存,沒有散失。
我本來很注意於美育的,北大有美學及美術史教課,除中國美術史由葉浩吾君講授外,沒有人肯講美學,十年,我講了十餘次,因足疾進醫院停止。至於美育的設備,曾設書法研究會,請沈尹默、馬叔平諸君主持。設畫書研究會,請賀履之、湯定之諸君教授國畫;比國楷次君教授油畫。設音樂研究會,請蕭友梅君主持。均聽學生自由選習。
我在愛國學社時,曾斷發而習兵操,對於北大學生之願受軍事訓練的,常特別助成;曾集這些學生,編成學生軍,聘白雄遠君任教練之責,亦請蔣百里、黃膺伯諸君到場演講。白君勤懇而有恆,曆十年如一日,實為難得的軍人。
我在九年的冬季,曾往歐美考察高等教育狀況,曆一年回來。這期間的校長任務,是由總務長蔣君代理的。回國以後,看北京政府的情形,日壞一日,我處在與政府常有接觸的地位,日想脫離。十一年冬,財政總長羅鈞任君忽以金佛郎問題被逮,釋放後,又因教育總長彭允彝君提議,重複收禁。我對於彭君此舉,在公議上,認為是蹂躪人權獻媚軍閥的勾當;在私情上,羅君是我在北大的同事,而且于考察教育時為最密切的同伴,他的操守,為我所深信,我不免大抱不平。與湯爾和、邵飄萍,蔣夢麟諸君會商,均認有表示的必要。我於是一面遞辭呈,一面離京。隔了幾個月,賄選總統的佈置,漸漸的實現;而要求我回校的代表,還是不絕,我遂於十二年七月間重往歐洲,表示決心;至十五年,始回國。那時候,京津間適有戰爭,不能回校一看。十六年,國民政府成立,我在大學院,試行大學區制,以北大劃入北平大學區範圍,於是我的北京大學校長的名義,始得取銷。
綜計我居北京大學校長的名義,十年有半;而實際在校辦事,不過五年有半,一經回憶,不勝慚悚。
選自《蔡元培選集》,1959年5月版,中華書局
2006/12/11
主一無適便是敬
也記不起是在小學還是中學的時候,從書本上知道蔡元培是葬於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覺得是我們香港仔人的光榮。那時候幾乎天天坐小巴往返香港仔和華富,過了田灣便是華人永遠墳場,也曾有過去找找蔡元培的墓的想法。
這段必經之路自進大學後便久違,改天到蔡元培墓前鞠個躬的童心,也在不知不覺間擱置了。
看到老師說起對蔡元培的研究感情最深,又勾起這個想法。
前幾與舊同事碰面,他見到我第一句便說:萬般階下品,我接道:真的,讀書真的很高尚。
做學問能夠帶著興趣和感情,這便是讀書人的敬業樂業,很夠高尚吧!
在溫習考試期間,重看了一遍梁啟超的敬業與樂業,大學問家的學問,也可以很淺白。這點是我堅信的。
梁啟超〈敬業與樂業〉
我這題目,是把禮記裏頭「敬業樂群」和老子裏頭「安其居樂其業」那兩句話,斷章取義造出來。我所說是否與禮記、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確信「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本題主眼,自然是在敬字、樂字。但必先有業,才有可敬、可樂的主體,理至易明。所以在講演正文以前,先要說說有業之必要。
孔子說:「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又說:「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沒有什麼人不可教誨,獨獨對於這兩種人便搖頭歎氣說道:「難!難!」可見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藥可醫,惟有無業游民,雖大聖人碰著他,也沒有辦法。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禪師,他常常用兩句格言教訓弟子,說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飯。」他每日除上堂說法之外,還要自己掃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歲,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門生想替他服勞,把他本日應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這位言行相顧的老禪師,老實不客氣,那一天便絕對的不肯吃飯。我徵引儒門、佛門這兩段話,不外證明人人都要有正當職業,人人都要不斷的勞作。倘若有人問我:「百行什麼為先?萬惡什麼為首?」我便一點不遲疑答道:「百行業為先;萬惡懶為首。」沒有職業的懶人,簡直是社會上的蛀米蟲,簡直是「掠奪別人勤勞結果」的盜賊。我們對於這種人,是要徹底討伐,萬不能容赦的。有人說:「我並不是不想找職業,無奈找不出來。」我說:職業難找,原是現代全世界普通現象,我也承認。這種現象應該如何救濟,別是一個問題,今日不必討論。但以中國現在情形論,找職業的機會,依然比別國多得多;一個精力充滿的壯年人,倘若不是安心躲懶,我敢信他一定能得相當職業。今日所講,專為現在有職業及現在正做職業上預備的人──學生──說法,告訴他們對於自己現有的職業應採何種態度。
第一要敬業。敬字為古聖賢教人做人最簡易、直捷的法門,可惜被後來有些人說得太精微,倒變了不適實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說:「主一無適便是敬。」用現在的話講,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業有什麼可敬呢?為什麼該敬呢?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人類既不是上帝特地製來充當消化麵包的機器,自然該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認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為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當大總統是一件事,拉黃包車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稱,從俗人眼裏看來,有高下;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並沒有高下。只要當大總統的人,信得過我可以當大總統才去當,實實在在把總統當作一件正經事來做;拉黃包車的人,信得過我可以拉黃包車才去拉,實實在在把拉車當作一件正經事來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這叫做職業的神聖。凡職業沒有不是神聖的,所以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們對於各種職業,沒有甚麼分別揀擇。總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至於我該做哪一種勞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呢﹖惟一的祕訣就是忠實,忠實從心理上發出來的便是敬。莊子記痀 丈人承蜩的故事,說道:「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無論別的甚麼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做的事來和他交換。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家同一價值;我信得過我當挑糞的把馬桶收拾得乾淨,和你們當軍人的打勝一枝壓境的敵軍同一價值。大家同是替社會做事,你不必羨慕我,我不必羨慕你。怕的是我這件事做得不妥當,便對不起這一天裏頭所吃的飯。所以我做這事的時候,絲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說:「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我從前看見一位法國學者著的書,比較英法兩國國民性質,他說:「到英國人公事房裏頭,只看見他們埋頭執筆做他的事;到法國人公事房裏頭,只看見他們銜著煙捲像在那裏出神。英國人走路,眼注地下,像用全副精神注在走路上;法國人走路,總是東張西望,像不把走路當一回事。」這些話比較得是否確切,姑且不論;但很可以為敬業兩個字下注腳。若果如他所說,英國人便是敬,法國人便是不敬。一個人對於自己的職業不敬,從學理方面說,便是褻瀆職業之神聖;從事實方面說,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結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業主義,於人生最為必要,又於人生最為有利。莊子說:「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孔子說:「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所說的敬業,不外這些道理。
第二要樂業。「做工好苦呀!」這種歎氣的聲音,無論何人都會常在口邊流露出來。但我要問他:「做工苦,難道不做工就不苦嗎?」今日大熱天氣,我在這裏喊破喉嚨來講,諸君扯直耳朵來聽,有些人看著我們好苦;翻過來,倘若我們去賭錢、去吃酒,還不是一樣淘神、費力?難道又不苦?須知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人生從出胎的那一秒鐘起到廔 氣的那一秒鐘止,除了睡覺以外,總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擱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費力,勞苦總是免不掉的。會打算盤的人,只有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過於無業游民,終日閑游浪蕩,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擺在哪裏才好,他們的日子真難過。第二等苦人,便是厭惡自己本業的人,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卻滿肚子裏不願意做。不願意做逃得了嗎?到底不能。結果還是皺著眉頭,哭喪著臉去做。這不是專門自己替自己開玩笑嗎?
我老實告訴你一句話:「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為什麼呢?第一、因為凡一件職業,總有許多層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變化、進展的狀態,最為親切有味。第二、因為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鬥;一步一步的奮鬥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第三、職業性質,常常要和同業的人比較駢進,好像賽球一般,因競勝而得快感。第四、專心做一職業時,把許多游思、妄想杜絕了,省卻無限閑煩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孔子自述生平,說道:「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這種生活,真算得人類理想的生活了。
我生平受用的有兩句話:一是「責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的求這兩句話之實現與調和,常常把這兩句話向我的朋友強聒不舍。今天所講,敬業即是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如此,我望諸君和我一同受用!
2006/12/08
2006/12/06
逍遙與自負
可惜轉眼回到現實,又要處理三份功課,預備三個考試。
我電郵中說:
近日我做功課看別人的東西時,有一個看法:
以前看不明白別人的東西,會覺得是自己水平不夠,
近日看不明白別人的東西,會覺得是別人水平不夠。
但願這是進步性的自負吧!
答曰:
只是一年修讀便能有這樣的境界,那幾萬塊果然用得好呀。哈哈哈。
電郵中又說:
其實我倒覺得自負是很high的,一點負面和貶義都沒有。
自古以來,屈原、太史公、李白、蘇東波、王安石、魯迅、胡適...那個不自負,哈哈哈
kitty姐送的ending remarks:
逍遙原來是見好就收。
2006/12/01
Best Time of My Life
前天Paul師兄傳來電郵,贈了句:
富貴讀書人不及有人疼愛的開心快樂的全職讀書人逍遙
對,此刻當真是Best Time of My Life,縱使還有兩份功課三科考試逼在眉睫,仍是逍遙。
譚家明歇了十七年才拍一部戲,還記得曾擁有過一盒VHS盜版最後勝利,搬了幾次家,掉了很多東西,還是留住,後來,好像跟錄影機先後消失了。影藝十八年,終於光榮落幕。當年一個人在那裡看星光伴我心,看了半場,便一直哭至散場,是空前大概也是絕後的一次對無奈的渲洩,記得看這戲的前幾天,施永遠問我,轉了這份工,將來有甚麼打算。張君寶一笑便笑了個武當派,我一哭,哭出個十六年磨劍。之後,一直沒有重看這齣戲,不是怕再哭一遍,是怕不再哭。
十六年磨劍。
十七年拍一部戲。
十八年謝幕。
就是這樣過了一生,也夠逍遙了。
2006/11/29
多采多姿的世界
在美國有位白人婦女帶著6歲大的兒子出遠門,找來了計程車,司機是位黑人。
這6歲的兒子從未見過黑人,心中非常的害怕,就問媽媽: 「這人是不是壞人,為什麼會長得黑嚕嚕?」
黑人司機聽了很難過。
此時白人婦女告訴兒子: 「這位司機叔叔,不是壞人,他是一個很好的人。」
兒子沈默半晌再問道:「既然他不是壞人,那他是不是做了什麼壞事,所以天母在懲罰他?」
黑人聽了淚水在眼眶中打轉,他很想知道這白人婦女怎樣回答。
媽媽說:「他是個很好的人,也沒有做壞事。咱們家花園裏的花,有紅、有白、 有黃...是不是?」
「是啊!是啊!」
「那花的種子是不是都黑色的?」
孩子想了一下,「對啊!都是黑的。」
「黑色的種子,開出色彩鮮美的花朵,讓這世界多采多姿,是不是?」
「是啊!」孩子恍然大悟地說:「那司機叔叔不是壞人嘍!感謝司機叔叔,您讓這世界多采多姿,我要為您祈禱。」
天真的孩子在一旁禱告著,黑人司機的淚水奪眶而下心裏想:「身為黑人被世人瞧不起,今日,這位白人婦女如此溫婉地教導孩子,解除孩子心中對我的恐懼,為我祈禱與祝福。真得好好的謝謝她。」
此時,目的地到了,黑人司機趕緊下車,為白人母子開車門,感激的說:「夫人,謝謝您,您的一席話,讓我的人生,充滿光明希望,不再晦暗。夫人,謝謝您!」
很美麗的女子,是不是?
這是發生在美國的真實故事。
第一次聽到時,深深憾醒沈睡的心,更溫暖了傷痕纍纍的心。
今天在銀行,前面有兩個持中國護照的女人,都是一頭金髮,一身自由行打扮,拿著幾個Sogo大膠袋,擾攘了很久,提了幾寸一千圓,放進手袋便離開。
幾天前,中午坐巴士,有個媽媽帶著穿幼稚園校服兒子在九龍塘上車,她坐在我身邊,很大聲對坐在對面的另一個小朋友說:我們下星期返上海啦...,當然是很不純正的廣東話。
黑人司機使我想起這些女人。她們不一定是甚麼甚麼,但就是那種裝扮,那種舉動,那種腔調,那種聲線,便被標籤了。
其實他們不是給我們很大的妨礙,但我們就是誇張了他們的討厭性。
2006/11/27
女人最信不得的謊話
中午,與Tony通電,我叫他猜究竟是甚麼話...
T:你講真話,我唔會“男女男”
J:唔係,係當男人問女人點解唔開心,女人答無野
T:我領教唔少啦
J:......
男人不會說真話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攪不清女人的真話和謊話。
2006/11/24
三個自負女人的一頓維港自助午餐
盧太、瑪姬和吉蒂久不久便要這樣聚一聚。
星期四中午,窗外是灰濛濛的維港,窗內是三個自負得很的女人,縱使表達方式不一樣,程度卻不相上下。
是日話題漫不經意講到石硤尾工廠大廈改建成藝術村,大概是美食當前,沒有提到肥局長。回家想起,原來指指點點文化政策的話題,沒有了肥局長,趣味大減,太嚴肅了便不過癮。
我告訴她們正用我們三人名字投資了一個文化基金,煞有介事似的。不打誑,每期供款兩大塊的六合彩是也。
我說六個號碼是我們生日的日子,所以叫詩萍萍基金。瑪姬真夠朋友,說有點像藝術家的名字,我本覺得像舞小姐的藝名。
回家後,意猶未盡,在答kitty姐的電郵時又補充了一些:
坐在維港畔的午餐很愜意,三個自負的女人歎lunch buffet,講香港文化政策,我真的在寄望有天詩萍萍基金早日收成,讓我們指指點點一班有看頭的靚(young or handsome in this context, up to you)仔去玩,不用proposal,不用discussion paper,不用minutes,不用progress report,只要有talent 和 passion...
既已過了落手落腳的階段,便要化,說幾句便讓有勁的人去玩個痛快。只可惜,我們不在建制內,當然,在建制內,便難維持這樣的潚灑胸襟了。
伸延閱讀
民政事務局長為創意藝術中心揭示建築設計
覆何局長的家書 問題是你覺得無問題
2006/11/20
如何能夠不役於電子產物
近年修煉猝然臨之而不驚之法本已甚有所得,唯是鬥不過高科技,多次在家裡幾乎動氣,都是因為無線網絡出了亂子,Tony甚麼水喉電線都懂修,就是不懂修理網上連線。心裡久未咒人,尤其無名無姓的人,今日又是拜電子科技之賜。
我真希望那寫病毒程式的人,編寫一種可讓失物主人追蹤失物並可搖控放毒,懲戒那些偷記憶體的缺德人。
2006/11/18
我的學長畢業了
Tony話亞Paul說得好:要進修,第一要健康,第二要有錢......
網上還可以找到一篇2004年的報導。
先秦道家哲學上了五課便算完畢了,老師提到郭象以“性分自足”解逍遙時,似得了點啟發,“茍足于其性,則雖大鵬無以自貴于小鳥,小鳥無羨於天池,而榮願有餘矣。故小大雖殊,逍遙一也。”
非一也,富貴人逍遙,未若讀書人逍遙;讀書人逍遙,未若富貴讀書人逍遙。
2006/11/17
花徑不曾緣客掃
看過有人的書序大意說,他出書,是因為想把好的東西,或者說,至少是他自己認為是好的東西給人家看。
花徑不曾緣客掃,雖是自戀成份居多,也要對得起人家到此一遊的時間...kitty 姐又要責我犬儒了。
想起有次在一個高官懷舊的場合,聽了其中一位說起當日初出茅廬,如何一個人在秉公辦理與網開一面間爭扎的故事,最後還是公事公辦,把同僚繩之於法,過中頗為動人。後來轉告小友,還加了注腳,說我們就是要承受無情之苦。再後來,與一個相熟的友人碰面,提起此故事,他說當時他也在場,並告訴了我一個去英雄化的普通版,聽後,我向友人投訴有被騙的感覺,友人說,情節太平淡便不吸引了,聽眾都愛聽感人版。
會說故事的人有很多辦法把平凡的故事說得動聽,尤其說自己的故事,但也總得尊重別人的智慧和自己的名聲。
2006/11/15
洗牙奇遇
她很客氣讓我放好東西,然後坐上椅上,每句最後都加了一個please,然後慢慢解釋要進行的程序,告訴我如果過程中有甚麼問題,可以隨時舉起帶表那隻手,然後便開始。
“會有一點痛,不要緊,我地一齊會做得好好的,很好,你做得非常好,prefect,我地今日合作得非常好,你很勇敢...請你靠近這一面,please,對,好好,真係好好,多謝你,你忍多一陣就得了,你真係好叻...”我想不過是洗牙吧了,卻更似在產房分娩。“好,我地仲有大概30秒,你做得非常好,仲有5秒...”終於完成了上半部份,嗽口時間,除了叫我不用怕吐出來那些血,還不斷的“please...very good...”,我從未試過洗牙流出這樣多血。
下半部份是聲帶重播,我開始想,這些近乎神經質的獨白,她是不是在說給自己聽的?莫非是她初替人洗牙?或者她給人投訴過?這份工對她很重要,她不能掉失?她心理沒問題吧?她的師傅是怎教她的?又或者,我想得複雜了,她不過是個充滿愛心的醫生吧了?
在我來說,問題只有一個,為甚麼到了晚上,我的牙還是痛得沒法進食?
2006/11/11
真理越辯越不明
上了兩課先秦道家研究,除了課題的學習,最大得著,是老師說研究生課程基本上不用抄甚麼筆記,老師所講的,不過是引起學生的研究興趣,也不一定是對的,對,廿年來都不抄筆記,就是想不到這樣一個堂皇的理由。
老師說到老子的辯證法,課堂上有兩位精於此道的同學,起了一番激烈辯證,他們由蘇格拉底辯到黑格爾,又肥又瘦,又非肥又非瘦,老師也忍不著說幾句緩和一下氣氛。人到中年,還是這樣火,看來還要修煉修煉。忽然想起太對不起已病故的陳特老師了,當年修讀老師的西方哲學史,整整一個學年,至今還是弄不清楚在西方哲學思維裡,甚麼是真實,甚麼是存在,但至今仍印象猶新的,是他在講康德時說,康德的一生從未走過從中大到紅磡火車站那麼遠的路,時至今天,每每沒法遠遊,我都會想起老師這樣介紹康德。
回家後看到kitty姐的咸魚論,不由得按照所學辯證一下,那隻貓不愛吃魚,咸魚是魚,貓也愛吃咸魚,男人像貓,男人也愛咸魚......
最後,在google搜查陳特老師,沒法想到神會有這樣的意旨。
疾病奪走了陳特老師的生命.海嘯捲走了他女婿一家三口及二十萬的生命,信仰是真實的嗎?那晚,盧牧師說:「在災難中人與人的相助和無私救援中,我們從陌生人的臉上認出了天父,祂從來也不曾離開過我們。」
耶穌說: 「我就是道路、 真理、 生命; 若不藉著我, 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 」 ( 約翰福音十四6 )。
真理越辯越不明,不過是信不信由你的遊戲。
2006/11/07
女人真的那麼脆弱?
我說一個朋友忽然發覺她的初戀情人兼老公,一起恩愛了三十年,竟會出了亂子,她發現他學懂了發短訊,本想勸她不要多疑,說大抵他不會把手機帶進洗手間吧,怎料一語中的,唯有升格為危機處理。
姐說一個朋友的雙親好好的在加國養老,自從一次爸爸獨自回港認識了一個師奶後,便諸多理由不返加了。
我說一個三十多年從未有過第二個男人的女人真的很脆弱。
姐說一個三十多年來有過很多男人的女人一樣很脆弱。
2006/11/01
美食文化半天遊
Tony 放假兩周,今天始得清閒。中午用了張一送一的餐券,雙雙嘆了二個鐘自助餐,順步到藝術館看龐比度藏畫展。他提議租導賞耳筒,我說聽我說行了,結果,發覺原來不行。剛好這時,導賞團時間開始,我們便隨著大隊聽講解。
導賞員竟是十多年未見面的大學同學,她也很認到了我。整個過程近兩小時,她說得很有個性,全程沒有流失聽眾,真的不容易。完結後寒喧一番,她本來念教育,教了幾年書也不教了,現在也是回到學堂。我說很能感受到她是多麼享受導賞的過程,她說正是,在學校裡很難有這麼多專心聽講的聽眾,所以,即使是那麼點點車馬費,這些年來,她都一直樂此不疲。我們新亞藝術系不弱吧!
看完龐比度,還有齊白石和谷文達。和Tony把臂同遊,欣賞水平也相去不遠,是日子有功耶?是此消彼長耶?
2006/10/29
二次閉關辟谷
這次跟去年最大不同,就是沒有找師傅發功,自己每天早上起來練四十五分。也因為是全靠自己,在減食的速度和持久方面都不敢太急進。
首三天減食,第四、五天斷食,然後第六至八天復食,一直很在狀態,過程就是這樣簡單,大概是因為生活簡單了,欲望簡單了。
不需意念,卻要點意志:堅持練功的意志和抗拒纔嘴的意志。
氣,很神,相信它存在,便感到它存在。
2006/10/28
不思八九,常想一二
可能是懷念故人
每回處身紅磡世界,
都覺得跟那個神秘的地方很近在那裏,
一切都已經不重要,在這邊,人生的戲還繼續吵吵鬧鬧的演
當日收到肥死訊,Tony問我肥馬是誰,我說是舊同事,還順口加了句,我們很friend。其實我們並不深交,且十多年沒見面,但肥馬就是那種你不和他很熟,卻會把他當成是好朋友的朋友。
看完老虎電郵,我回覆道:
有你這樣一個朋友很好,除了吵吵鬧鬧,我們還有嘻嘻哈哈。
晚來,收到壇主回覆老虎的電郵:
人生確是越來越無常,所有悲歡是非成敗轉眼成空,就讓隨風的隨風,也讓那點哀傷無奈飛遠。該珍惜的其實都在身邊,多少人錯活一生,失去後徒後悔哀痛。吵吵是一天,笑笑是一天,何事不能容呢?願壇友們健康無憂。
剛聽完港台李怡一分鐘閱讀,是日主題生正逢時,提及于右任客廳的一副對聯:不思八九,常想一二。他說:
「八九」是指「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一二」是「八九」之外的如意之事。人生確有不如意,但應常常念著那如意的一二,以積極態度來施展抱負,也算不會白白地來人間走一遭。
一天裡,出自三個人的手筆,主旨都是多想好的事。
師父常說,多想好事,自然會好。我信故我試,越試越信。
2006/10/27
除了看書,還要看戲
何仲詩:三月不看戲,便覺思維可恨,腦筋便秘。
用工資換讀書和看戲的時間,雖則奢侈,卻是物有所值。多年的不通暢,開始暢快了。
天天看幾齣戲的日子,已是十多年的事了。那時輪班工作,又沒拍拖,又有好友關照在周刊寫影碟介紹,不用付錢租碟,又有稿費,縱是失戀,生活還是浪漫。順道寄語年輕小友,莫要怨孤單,莫要怨輪班,孤單的輪班日子,也可以活得甚堪回味。
現在有Now的幾個電影台,不時看到以前錯過的好戲,喜出望外。又有互聯網,看完戲,還可上網找點電影的來龍去脈,好方便。
前夜看完的Before Sunset,跟著在網上找到Before Sunrise 和Before Sunset 的全份對白,真的有這樣愛戲的閒人。
昨夜深宵看大進軍—大戰寧滬杭,雖是免不了政治八股,但看到陳毅和鄧小平訓勉入城解放軍一幕,還是心頭激昂了一會。看完後,google一下八一制片廠,卻搜出一串惡搞之作,看完閃閃的紅星之潘冬子參賽記,再看,惡搞《夜宴》:爆笑《真相大揭秘》,過癮之餘,發覺這些惡搞之作,原來已流傳了有一段日子,自己落後大市甚遠。
睡前看季羨林的談讀書治學,第一篇開宗明義: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近日看書,都是為趕功課,能看隨手撿起的書,無所為而讀之,庶幾矣。
讀書和看戲,都是天下第一好事。
2006/10/26
路漫漫其修遠兮
2006/10/22
結伴好遊濠江
先是見識見識永利,再到金沙享受自助餐,這頓午餐也有名堂,這是他們最後一天供應自助餐。跟著,走路過漁人碼頭,走到盡頭,有一間還未開業的Rocks Hotel,我們看了一會,有位職員走過來介紹,沒想過隨便問句可否進內參觀,便有專人陪我們走完整間酒店,大堂、酒吧、房間遂一介紹,一點也不行貨,教我們也感到自己不是在運吉。大家都說要在這裡慶祝我的一周年,太美了。
跟著是買手信時間。
跟著是主題,八時開始,為坐前一點,我們乖乖的依照指示,六時半便上大炮台排隊,結果我們排第二位。
大會安排很專業,八時過了一點便開始,氣氛很好,不過,雖然排第二,還是坐得很後,因為前面排了很多行地墊,給喜歡屈膝而坐的觀眾,我們已沒有這偏好了。一個小時後,除了Maggie,大家終於沒法再陶醉了,我們轉了到外面去看大銀幕,因為視覺上有多點變化。
節目完了後,我的觀後感是,不用付錢,這是一次很好的經驗,若果要付錢,可能是一次不太好的經驗。不過,大家還是覺得不枉結伴同行,親歷高檔次文化享受,一整天的歡笑和飽上一整天的美食,所費也不過五百大元。
回來看到一篇寫是夜表演的專欄,作者我也認識,當時就坐在我們前面不遠。我想,藝評人需要的創造力,比起藝術家,可能還要強。
2006/10/20
好歌獻給你—愛人同志2006
一行十三人的工作,不是繁重便是煩嫌,距離上次唱K,已是經年,昨晚唱得份外使勁,整晚沒有停過歡笑聲。
深夜到清早,眾人回應踴躍,
主角Lina:
謝謝大家給了我們一個又熱鬧又開心又好玩又大吃又大喝又大唱又大叫又大跳又大笑又放縱又。。。。。。。。 真的無限精彩的晚上,感激流涕,特別是這邊廂的一對愛人同志,才坐下,愛人同志後就走。也許為了熱身而來,回去再愛人同志過。。。。。。。。。
我本來還擔心會不會悶倒大家,原來大家都是唱家班,只可惜時間太少,要唱的太多,還未熱身成功,便已Cinderella。。。。。。。。。
開始盼望下次的聚會。誰是十一月之星?
Bessy:
蝦弟注意,昨晚全埸無酒精飲品,蝦妹都可以咁高,愛人同志的魔力真大啊!
Janet :
The formance last night can just be classified as normal when we were in karaoke's. Most of them (to my misfortune, I joined them late) behaved like this when they were "teenagers" . So since I joinded them, I stick close to the theory of enjoying every moment we are together, and we had a happy Macau trip on Wed. As for the video, I'm sorry that I blocked the camera most of the time. Next time Joyce must do it again and we can have a good MTV.
Lina 又:
蝦弟有所不知,蝦妹第一段愛人同志沒錄到,那一段才是勁高,舞臺一樣,羅大佑上身,令人目不暇給,樂不暇唱,只有天喜最鎮定,能牙牙伴唱,蝦公更是笑到意飲飲,興合合,所以唱完愛人同志不久,一對愛人便要首先Sayonara。。。。。。
Kitty:
依稀記得蝦妹第一次唱給我聽是1988年在舊同事Peggy沙田家下面的平台,她跳到差 d 「咬」柴,我笑到差 d 要 call 白車。18年就這樣有聲有色的過了。
虧得Kitty姐在水深火熱中開小差,沒有錯過一曲聲色藝俱全的夢醒時份。
那個年代,唱羅大佑、陳淑樺、李宗盛便覺很有品味,今天唱我的驕傲、唱無賴,便感到還年青。
唱了廿年,一首好歌,仍是給的我唱成好難聽的歌,但卻沒有糟蹋大家的雅興,這便是我過人之處吧。
2006/10/15
這是我新亞精神

早幾天,有位新亞學長說是期明周登了一輯回憶新亞的特刊,買了一本原開本,又買了一本小開本,是多情吧。
最早知道新亞書院,是在中二那年,在校刊看到嚴以誠老師是從新亞書院畢業,當時覺得很特別,其他老師不是中大、港大,便是師範學院畢業,弄不清楚新亞書院是甚麼學校,但我感覺一定是間很好的學校,因為嚴老師的人品學問書法,都是我很尊敬的。在我功課日漸退步的時候,他語重深長的一句:「不進則退啊!」銘記至今,大學期間,常把大一國文的作文投稿明報校園版,其中一篇,就是寫我對老師的感激。只可惜,早年他退休後不久便過世了,畢業後一直沒有探望過他,向他親口說句多謝,誠一憾事。
當年進了藝術系,自然成了新亞人。每次新亞雙周會,起立唱校歌,自然就學會了艱險我奮進,因乏我多情。
畢業後,最能表現新亞精神長在我心,就是很多次「天高明」出賽,我都買了。唯是爆冷那次沒有留意,錯過了。
不知道明周老編可是新亞人,看完有點激動。
昨日,收到校友會轉來電郵,是院長發的信,
各位同事、各位同學、各位校友,以及關懷本院發展的社會人士:
市區重建局拆卸桂林街新亞書院舊址
市區重建局 (下簡稱「市建局」)計劃於明年清拆位於荔枝角道/桂林街及醫局街十七幢建於五十年代的舊式樓宇,其中包括新亞書院桂林街校舍舊址(即桂林街六十一、六十三及六十五號三樓至四樓共六個單位)。有校友及關心新亞人士曾就此撰文討論,發表看法和感想。本院非常感謝各界關心,也甚重視各方意見。其中有建議書院集腋成裘,籌集款項收購及更新桂林街新亞舊址,紀念創辦本院的諸位先賢,惟以客觀條件所限,此舉恐怕甚難實行!首先,該區已被政府刊憲,交由市建局重新發展,在規劃上未必容許單一保留新亞桂林街舊址;再者,收購及更新舊校,呈現其原有面貌,須投入大量資源,粗略估計也需數億元資金,往後的維修及常規保養也所費不菲。新亞財政素不寬裕,近年積極籌募捐款始有所改善;若書院有幸能籌集以億元計的資助,衡量各發展項目的急切性後,將優先考慮支持學生發展、通識教育、學術及德育教化活動或興建新學生宿舍,配合書院的長遠發展目標。基於以上種種考慮,本院恐未能修復舊校。雖然如此,本院仍十分關注重建安排,因桂林街時代(一九五零至一九五六年)乃新亞書院歷史上極其重要的一頁,本院創辦人錢穆先生與多位先賢在資源緊絀� 瑰藿狺U創校,遇險阻而不屈,真正體現了「艱險我奮進」的新亞精神。
本院得悉市建局計劃後,已積極接觸有關部門或人士,期望趕及於重建工程進行前盡量蒐集當年校舍舊物,如課室大門、門牌、桌椅等,以為珍藏及供日後展覽。(本院已蒙該處業主同意,俟清拆前取回該等物品。) 為表達本院對重建計劃的關注,本院管理層於九月十一日曾偕同本院校董會副主席梁英偉先生、校友會會長湯惠泉先生及資深校友香樹輝先生與市建局兩位代表會面,探討重建後於校舍舊址樹立地標或紀念牌的可行性。本院已正式致函市建局,希望該局考慮是項建議,並與本院進一步磋商具體安排。
為讓公眾人士瞭解桂林街舊校舍資料,本院早前協助有線電線新聞台攝製以該校舍為主題的專輯,內容包括訪問錢穆夫人及兩位舊校友,憶述當年學習情況及其他校園點滴。該特輯已於九月二十一日播出,本院已蒙有線電線同意,准予在新亞網頁上轉播有關片段,請關心本院的師生、校友及社會人士到本院網頁觀看。
與此同時,本院已通過本院前任輔導長、現任大學輔導長何培斌教授,委託建築系同學拍攝桂林街校舍舊址及附近照片,以為珍存,日後也將在本院網頁上發放。
本人與校董會、校友會將繼續循各種可行途徑,以相片、文物珍藏及紀念牌匾等銘記本院先賢於桂林街辦學的日子,讓校友及社會人士緬懷前人教範!本院員生、校友或關懷新亞的熱心人士倘對保留桂林街舊址文物有任何卓見,或願意慨捐個人藏品(如相片、當年校舍用品)供書院留存,歡迎與本人或本院院務主任文直良博士聯絡。 桂林街舊校風貌雖不復再,本人深信它代表的教育理想將與新亞恆久永存!
新亞書院院長 黃乃正 謹啟
二零零六年十月四日
珍重,珍重,這是我新亞精神。
2006/10/09
新亞女兒答客問
除了Tony,還有另一個更重要的男人,梁漱溟。
在途上看畢梁培寬談他爸爸的訪問稿,我相信早年看梁漱溟的書,雖然不能說出具體領悟了些甚麼,卻肯定,當年的影響,是不知不覺間的。
四日三夜,想得最多的,是將來如何繼續在吃喝玩樂中實踐人文關懷,並將所得推而廣之。
這個旅程,安靜滿足。
2006/10/01
終於放假了
訂了HBO多月,下午正式選看,而且,一口氣看了兩套電影,先看娃娃唱大戲,接著看2004年版本的 Manchurian Candidate,看畢倒想找1962年的版本看看。
晚上與姊和她的真光好友來個甜品自助餐,women talk除了LV和SF,也談到程翔、胡溫、董曾,姊介紹大家看一行禪師的生生基督世世佛。我告訴大家,今天上八字課,問老師如何看知識改變命運,老師是讀書人,卻又常道命運不可改變,這可把他難為了,下課後,我忽然有不想再學命理的感覺。回來google,程翔事件論壇的blog layout 竟和我所用的相同。
命理,不過是一個統計數據庫,再精密的計算,都有可能出現偏差。
2006/09/26
知識改變命運,進修改變官運
恭喜你踏入新的里程,你是個有很好個性的女孩,由你進學堂開始,我就很看好,希望你一切順利。 有一點我必須長氣再說,一定要讀書,好好進修,早日升做幫辦。知識改變命運,進修改變官運,切記切記!
星期天收拾舊物,又重看了何達老師給我的幾封信,原來他每次的鼓勵,在不知不覺間,不但影響了當年愛寫詩的我,更影響了今天愛訓人的我。
2006/09/25
2006/09/18
深霄重看龍鳳配
周末晚,深霄眼悃才上床,開了房間電視,順著選台制逐一按,明珠台在播黑白片,場景似曾相識,過了幾個鏡頭,出現威廉荷頓和柯德利夏萍,原來是龍鳳配,雖然已看了數遍,還是選定了,然後按了睡眠程式,邊看邊睡。
明明已看過數遍,卻越看越有勁,久久未能入睡,邊看邊睡,變了邊看邊想,想起早兩天在課堂上重看老師播的羅生門,想起粵語長片版龍鳳配的吳楚帆,想到很多很多如今安在的悲涼,想到kitty說寫blog的人多少都有點自戀,很多很多......到了戲的尾段,看著堪富利保家與柯德利夏萍的真假糾纏,眼角竟濕了。
2006/09/09
一廂情願的羅生門

史學方法的第一課,老師準備了黑澤明的電影羅生門,過了兩天,在信報副刊看一段寫了范增和馬悅然的糾葛(見該給諾貝爾文學獎評委馬悅然先生發個獎與致文學報),一廂情願的羅生門,紳士與流民,你信誰?
讀史人最愛甚麼門,答案是:
羅生門
2006/09/04
好瀟灑,也可以好漂亮

漂亮的場面,漂亮的來賓,漂亮的主角,漂亮的禮物,漂高的謝辭,漂高的過程,漂亮的完結,漂亮的新開始,真的真的很漂亮。
餞別宴上台致辭,就像奧斯卡得獎人一樣,一邊上台,一邊把擬好的致謝名單從口袋裡掏出來,接過咪,首先多謝在場每一位盛意光臨,多謝上司的包容和信任,多謝同事長期以來合作愉快,多謝小友們使我這幾年多了很多啟發,多謝爸爸媽媽盡心教導我做正直的人,最後,last, but no least,當然是多謝我的另一半,讓我的理想成為現實.....有稿在手,竟然會漏了沒有把兩位不在場的朋友讀出,一位是當年獨具慧眼錄取了我的鍾姑娘,一位是高風亮節身教重於言教的顏老師,真是美中不足。
散席時,遂位握手,一共五十多個握手,都是那般實在。
回家後再把這兩天回覆的四十多篇電郵看一篇,這十六年,不是枉過的。
I wish you all the best in your future endeavours. It's been a pleasant experience to work with you. Please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should I be of any assistance.
Cheers
Only a few people can have the chance and 'guts' to pursue life goal in the midst of career. I admire your courage, truly. As a friend, may I give you my fullest support and blessing.
Joyce, you may not know how much you've done to me during the years. Your warm regards and encouragement at times, your support and care during my days at Canada, your true heart to me and also to others ........ all these are kept deep in my heart and I'll always treasure you as my beloved friend.
I'm sure we'll still be in touch in the times ahead.
Take care !
Wishing you All the Very Best & Success in Life !!
p.s. You are a sweet and wonderful lady. Tony is a very lucky guy! (I'm sure he agrees to it , hehe !)
Best Regards,
Lucky you, I wish I can do the same thing as you. I want you to know that is my pleasure to have such a good friend like you. Although we were not working together a lot, we do have many good memories with our 128 classmates in STI.
I will miss you and you are always welcome to join our 128 annual gathering.
Take care and enjoy life.
Keep in touch
It's really glad to know that you can quit this tedious job and continue studying your favourite subject. This is also something I'm looking for but I still need more time to get close to my target.
Anyway, do enjoy life and all the best for whatever you want to achieve, of course with full support and loving care of Tony.
Best Regards,
Noted with thanks!
Thanks a lot for your email and proud of having been working with you.
Wish you all the best in the years ahead.
See you!
I really admire you. You can then enjoy your life, do whatever you want and do not need to bother about work. There is nothing better than that, anyway, have a wonderful time.
Cheers
Wish you all the best in the days ahead.... I enjoy working with you in the past 2 years in this department.
Good luck!!!
I am interested in the Chinese Culture Research too. Hope to chance to share with you in this aspect!!!
Goodbye and wish you all the best in your future endeavour. If in the days ahead I can be of assistance in any way, do let me know.
It is really a brain-drain. The Department loses an invaluable asset like you an experienced and nice Officer.
Anyhow, I appreciate that you can enjoy rest of your life by continuing with study which is also my dream.
I hope you enjoy early retirement!
My heartiest congratulations to you on your last day of duty. Wishing you all the best of luck, wealth, health, happiness and JOY in the years ahead! A bunch of roses is attached to celebrate your success throughout your service with the Department. Well done, Joyce.
Just learn that you are leaving us. This message recall my memory when we were working together in WHDC. I have a lot of special memory for what had happened in WHDC. Of course the most important were the people I worked with, and you are one of them. Do you still remember the time we went for drink together, remember the "格三星"? You are the girl who has the most tough and hard arms that I 've ever know. I wish all the best in your new leaf of life.
Keep in touch!
Thank you for your e-mail. I have to say congratulation to you. Since then, you are 'free' and will have ample time to make your plan a real. At the same time, it is not without sad to learn that one more nice and capable colleague like you will leave the service, which is indeed a loss to all the persons once and currently working with you, including me.
Anyway, take care and keep in touch.
Cheers!
Congratulations !!! Wish u all the best and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masterpiece, ok?
Cheers,
願妳在重返校園後能夠找著理想、新的啟發及另一種幸福!
亦想向妳說聲 "謝謝",感謝妳不時給我的勉勵與提點。
保持聯絡!
我都要多謝你一直o既幫忙同鼓勵
如果需要幫忙,請你隨時打俾我
祝你生活愉快、 事事順利同身體健康
我也必須向妳說聲多謝 ! 這些年來有妳的支持和鼓勵,令我可以不斷成長。
祝學業有成,婚姻愉快。
來自長官的美言和支持故然教人鼓舞,一位久未合作的同事提起當年格三星的往事,那種昔日情懷,很溫馨。
過了一夜,又發了一個電郵給小友們
昨日是我在部門的最後一個工作天,回首過去,到了此刻,一切放下,無怨無悔。
昨夜我在席間的致謝辭,其中多謝了你們390,391對我的啟發,教學相長,這幾年我真的成熟了很多。尤其面對不被了解和不被明白的時候,更懂得如何自處和找適當的 朋友傾訴,因此,我也更能體諒我過往覺得很老土很衰格的上司。我特別指出這一點,是希望你們日後多點思考,少點埋怨,這樣,可以有更大胸懷成就更大的事業。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不要忘記要有理想和夢想,多想好事,好事自然會出現。
最後多謝昨夜出席或未能出席的每一位,你們是我一生美好的回憶。
今早醒得比Tony還要早,給他準備早餐,送他下樓,到公園打了兩遍太極,繞著窩山跑了四個圈,回來開始一天的閱讀和寫作,下午回學校去了三節課,這都是早前設計好的每天例行程序,第一天順利啟動了,漂亮,可以是如斯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