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22

吃叉燒飯的男人

新學期方開始,校方便提醒大家畢業的習作的最後呈交日期是五月二日,計算一下,實在時日無多,不容怠慢。

約了一位退休多年的長官今午在茶樓雲聚面,講解我的計劃構思,聽聽他的意見,也初步整理他的個人故事。他早年晉升速度之快,已肯定是前無古人,但過中歷程,在他道來,卻是差運使然。我也曾在他主管的院所工作,當時初出茅廬,沒有甚麼機會與他接觸,但也常聽聞他要求極高,我的上司都很怕他,所以,距離雖遠,也感到他的威嚴。記得入職半載,適逢除夕,第一次參加院所的派對,他問我工作如何,印象中應是第一次和他直接對話,我必恭必敬地說幹得很開心,同事很好之類,反正,是令人滿意的廢話。之後,大家的對話,都是限於這類場合。

十多年後,大家面對面,聽他說起自己當年官場生涯,平易近人,澹泊自然。大家一問一答,雖是另一番光景,我還是那樣恭敬。這次,是真性情。

他坐下我問他要吃些甚麼,他說要一碗叉燒飯便夠了。跟著告訴我一位老同事剛從加拿大回來,問我要不要訪問他,我來不及答好,他便在手機找對方的電話號碼,果真一個實幹派的男人。

2007/01/19

產品與副產品

昨日與小友共膳,相聚甚歡,回家意有未盡,補添電郵:

很難得大家還可以久不久相聚。更難得知道你有這麼好的工作態度。你要知道,你被挑選出來,不是僥幸,不是運氣,是"being choosen",我們的隊伍就是要有你這樣特質的人,interview答錯問題不是致命,答問題的態度是佔分數的重要部份。

好好努力,記著我說,不打算走,便要好好計劃在這Career努力,尊業知識很重要,不要怨別人搵你笨,你多做的工作只要不是像工廠加班,重複一個動作,你一定會有所得益的。

祝你投資順利,早日搵夠獎學金讀書。

不用著急感情事,我的經驗是若果唔夠班,就無好過有。

p.s. 盧sir話你有機會同xxx講:
Tony Lo問候你,有機會一齊飲茶。

佢真係咁講架,佢話佢係xxx個陣好硬整,你講俾佢聽,佢一定開心,係咁架拉,係官場,虛偽D,人地開心D,自己D野就好做D。自我是有開關制的,長開便好快玩完。


早上在老師辦公室談了一個小時,說到希望我的研究方向可給一些在職的同事一些鼓勵,老師說,可以考慮寫self help之類的byproduct。

另一位老師上課時說,現在出書的,都想少些Footnote,多些圖片。

終於接受,學術文章天生不能普及化。

想來,還得考慮用高人指點的監獄風雲史為題,或改個101個留在監獄工作的理由之類書名,學術文章才是byproduct。

2007/01/17

from fotanian to tuenmanian

星期天的上午的活動從出發開始便充滿負面的觀感。

但到了下午,去火炭看open studio,卻如玩野外定向般興奮。碰到了七、八、九十年代的師兄弟姊妹,也有最近才畢業的千禧代。由三時走到近七時,每到一室,只要知道是系友的,便有莫名的親切,跟他們拉拉雜雜地談,感覺良好,他們擺出來的是甚麼倒是其次。我想,只要堅持和無視認同,自有自己的作品。最終一站上華聯,碰上呂振光老師,他一見我便叫出我的名字,還送我兩書,我請他簽名,他先題仲詩存之,服了。二十年不見,還能寫出學生名字的老師,實在有情。


星期一詩萍萍基金董事會議,我說起火炭之行,愈說愈興奮,瑪姬說要看看,kitty姐在旁撥冷水,說我總把自己的東西混到別人的東西裡去,還是不能盡信,果然一語中的。

這一夜回家,我想,有一天會出現tuenmanian。

2007/01/14

走進域多利監獄歷史為何




過往已不下十次走進域多利監獄,今趟仍打算付廿五大元進去看多一次,全是因為在媒介看到的實在看不過眼,要親身去看一趟。

早上十時多便到了,方知所有入場門票已售罄。在登記處徘徊,果真有執死雞的運氣,有人的朋友爽約,原價讓出一張門券。

義務導賞員是這樣說:
...你俾到理由我既話,你可以拆左佢,咁我地而家既活動就係話,既然我地要保育,差左少少我地都唔想,我地希望整個區都保留落黎,一陣間去到後邊,我地有一萬個理由我地唔折F倉,希望大家都幫助俾一個理由佢,你點解要折F倉,就係我地舉辦既目的......

這段說話,是從錄下的片斷中返復重聽抄錄,一字不漏。

葉澍在開幕典禮致辭說:
......我非常感謝中西區區議會及有關團體舉辦今次的活動,讓市民多了解域多利監獄的歷史及現況,從而就其未來的發展方向及用途提供意見......

我無話可說。

2007/01/13

一個人需要多少本日記

早前整理舊物,由82年起斷斷續績寫了廿多年,不覺有十多本,有的寫得滿滿,有的寫了不到一半,那時以為人生要新開始了,便把日記也換了。

記得十多年前,生活得不很像樣,跟我最好感情的朋友很看不過眼,我只好說,過幾十年後,你看我的日記便會明白。只是,當時不明白的,現在我和她都沒有興致去弄明白了。幸得當年未有blog。

近日家事忙碌,老爺的事終於辦好了。過去一星期多,孝子賢孫從分隔到團聚,又從團聚到離別。設靈當夜,我們都沒想到靈堂會這樣擠,場面哀而不傷。翌日大斂時,卻是子孫媳婿都哭了,宗教儀式除了是拉近人和神的關係,另一作用就是加強情緒感染。

斷稿10天,蓋因把事情寫在另一日記上。

江湖上說內地生意人有三本賬簿,一本給政府看,一本給股東看,一本給自己看。我也有三處地方寫日記,一是寫在網上,一是寫在紙上,一是寫在腦裡。

不敢說出來的真實都是留在腦裡,怕的是,萬一身後真的有人要幫忙整理出版我的日記......或許將來的科技可以把腦裡的記憶像backup hard disk 一樣容易,思想,真的能夠自由嗎?

2007/01/03

Same Time, Next Year



今年大家特別忙,加上網絡故障,電郵不通,28日送出短訊,
happy new year 2 u i book table on 1 jan in tst ying yuet lau 1100 a u coming?

翌日再補發電郵,
Dear friends,
1月1日11時,我在尖沙咀映月樓定下大檯一張,有空的話,來個元旦眾會吧!
祝大家新年進步,常開心,常歡笑!

短訊加長訊,英文加中文,一張大檯便擠得滿滿,巧合的是,竟是安排我們坐去年同樣的位置。

席間大家約定,年年有今日。
一月一日十一時,映月樓三樓見。

2006/12/31

THE BIG CHILL

Sara帶著兒子從三藩市回來探親,約了今天回中大午餐,帶小Teddy看看他媽媽20年前住的會友樓。那時候,她和另外兩個耶魯同學剛畢業,通過雅禮基金,一起來新亞教英文。當年,我念大二,也參加了他們負責的暑期班,嚴格來說,他們是老師,我是學生,但其實年紀只相差兩三年,就是這樣,認識了20年。每次她回來,我們都會聚一聚,不算很深交,卻是長情。

除夕夜一如平安夜寧靜。

晚上,在Cinemax重看The Big Chill,太多回憶了。

那年電影班,唐基明教了幾課,選了此劇的一段給我們做習作,那時,倒真的是扎扎實實的學東西。一班廿歲多一點的伙子,上完課便到漆含圍,東拉西扯的吹完水便回家,也試過在戲院超等第一行,一枝大麻由左傳至右,又由右傳至左,就像戲中一樣。也是近廿年的事了,也不算很深交,卻也是長情。久不久便收到Bono的電郵,對電影還是那份難以明白的執著,很服。

看完The Big Chill,看24小時新聞,天星鬧劇後,又到域多利監獄,高抬貴手吧,我們的老域,不想到會是這樣的。你們可以用很多理論加在現象之上,或將現象解釋很多理論,但請不要逼我參加集體回憶,回憶,是私事。
跟著,又看了Star War Episode III: Revenge of the Sith,整晚都在講Fear,人生究竟要多少Fear?講完Fear又講Lost。

或許,就是少了那種對Fear和Lost的不妥協,終究做不成藝術家。

今年吧友在平安夜和除夕夜都沒有一起過,倒是有點Lost。

2006/12/26

平安夜的平安和安全指數

今年聖誕,不像往年,一眾吧友,各有各的忙碌,平安夜各自各平安。

莎莉平安夜傳來電郵投訴:
Merry Christmas! Actually I don't expect to email you and say it. I thought we'll meet and say it verbally. Guess Mrs. Lo is too busy to arrange her thesis, and without a snake head, we're like some loose sand.

盧太太辦事不力,只好等除夕夜來個友誼萬歲,覆曰:
謝謝莎莉感性的祝福,大家的平安夜可平安?
我和Tony整天在家,他忙公事,我已忙完功課,在忙半年前答應朋友做的video editing,20個鐘剪20分鐘,好艱巨。晚上8點,打算在左近食個聖誕大餐,又無位,卻碰到一位近日常想起卻已十多年沒見的好友,可能注定我要見到她,所以沒有了往年的平安老友相聚,或許留待大除夕說happy new year 吧!

莎莉的平安夜,平安又安全 :
My Christmas Eve is euqally peaceful like yours. I went to have dinner with Mr. Kwok in City One. Sit on the same restaurant and order the same food. Mr. Kwok got a flu with a fever. He went to bed at around 10 and I kept on watching TV until twelve. I woke him up for another dose. He drank the last drop of serum as countdown.
平安夜真的很平安,連安全期都唔駛計就過左叻 !

隨著年紀,平安夜的平安和安全指數也越來越高。

2006/12/14

老人歸老世




老爺走的時候,老伴在旁,兒孫在旁,很安祥。

奶奶說,老人歸老世,她很平和,沒有哭。

告訴爸爸,他也是說,老人歸老世,叫我替他說聲折哀。

回家,Tony 把星期日在醫院替老爺拍的幾張照片隨電郵送出。他一直說這是笑喪,但他哭了。

老爺走前一兩個月,我們替他做訪問,他說得最多一句就是:我從來沒有欠人一分錢。

老爺,你慢走。

2006/12/13

愛人以德,大學校長必讀

考試和面試都是很殘酷的評核方式。過了四十歲的人真的不大適合這些玩意了。看了很多新舊文章,本以為融會貫通了,到時不過倚馬可待。怎料原來通暢的思路,是會被限定的時空堵塞的。倒是應付考試的過程中,比過往要享受得多。過中看了蔡元培的《我在北京大學的經歷》,怪不得老師說對他的研究最有感情,如果有大學校長必讀之類的書,這篇不可不收入其中。

  北京大學的名稱,是從民國元年起的;民元以前,名為京師大學堂;包有師範館仕學館等,而譯學館亦為其一部;我在民元前六年,曾任譯學館教員,講授國文及西洋史,是為我北大服務之第一次。  

民國元年,我長教育部,對於大學有特別注意的幾點:一、大學設法商等科的,必設文科;設醫農工等科的,必設理科。二、大學應設大學院(即今研究院)為教授、留校的畢業生與高級學生研究的機關。三、暫定國立大學五所,於北京大學外,再籌辦大學各一所于南京、漢口、四川、廣州等處。(爾時想不到後來各省均有辦大學的能力。)四、因各省的高等學堂,本仿日本制,為大學預備科,但程度不齊,于入大學時發生困難,乃廢止高等學堂,于大學中設預科。(此點後來為胡適之先生等所非難,因各省既不設高等學堂,就沒有一個薈萃較高學者的機關,文化不免落後;但自各省競設大學後,就不必顧慮了。)

  是年,政府任嚴幼陵君為北京大學校長;兩年後,嚴君辭職,改任馬相伯君,不久,馬君又辭,改任何錫侯君,不久又辭,乃以工科學長胡次珊君代理。民國五年冬,我在法國,接教育部電,促回國,任北大校長。我回來,初到上海,友人中勸不必就職的頗多,說北大太腐敗,進去了,若不能整頓,反於自己的聲名有礙,這當然是出於愛我的意思。但也有少數的說,既然知道他腐敗,更應進去整頓,就是失敗,也算盡了心;這也是愛人以德的說法。我到底服從後說,進北京。

  我到京後,先訪醫專校長湯爾和君,問北大情形。他說:“文科預科的情形,可問沈尹默君;理工科的情形,可問夏浮筠君。”湯君又說:“文科學長如未定,可請陳仲甫君;陳君現改名獨秀,主編《新青年》雜誌,確可為青年的指導者。”因取《新青年》十余本示我。我對於陳君,本來有一種不忘的印象,就是我與劉申叔君同在《警鐘日報》服務時,劉君語我:“有一種在蕪湖發行之白話報,發起的若干人,都因困苦及危險而散去了,陳仲甫一個人又支持了好幾個月。”現在聽湯君的話,又翻閱了《新青年》,決意聘他。從湯君處探知陳君寓在前門外一旅館,我即往訪,與之訂定;於是陳君來北大任文科學長,而夏君原任理科學長,沈君亦原任教授,一仍舊貫;乃相與商定整頓北大的辦法,次第執行。

  我們第一要改革的,是學生的觀念。我在譯學館的時候,就知道北京學生的習慣。他們平日對於學問上並沒有什麼興會,只要年限滿後,可以得到一張畢業文憑。教員是自己不用功的,把第一次的講義,照樣印出來,按期分散給學生,在講壇上讀一遍,學生覺得沒有趣味,或瞌睡,或看看雜書,下課時,把講義帶回去,堆在書架上。等到學期、學年或畢業的考試,教員認真的,學生就拼命的連夜閱讀講義,只要把考試對付過去,就永遠不再去翻一翻了。要是教員通融一點,學生就先期要求教員告知他要出的題目,至少要求表示一個出題目的範圍;教員為避免學生的懷恨與顧全自身的體面起見,往往把題目或範圍告知他們了。於是他們不用功的習慣,得了一種保障了。尤其北京大學的學生,是從京師大學堂“老爺”式學生嬗繼下來(初辦時所收學生,都是京官,所以學生都被稱為老爺,而監督及教員都被稱為中堂或大人)。他們的目的,不但在畢業,而尤注重在畢業以後的出路。所以專門研究學術的教員,他們不見得歡迎;要是點名時認真一點,考試時嚴格一點,他們就借個話頭反對他,雖罷課也所不惜。若是一位在政府有地位的人,來兼課,雖時時請假,他們還是歡迎得很;因為畢業後可以有闊老師做靠山。這種科舉時代遺留下來劣根性,是于求學上很有妨礙的。所以我到校後第一次演說,就說明“大學學生,當以研究學術為天職,不當以大學為升官發財之階梯”。然而要打破這些習慣,止有從聘請積學而熱心的教員著手。

  那時候因《新青年》上文學革命的鼓吹,而我們認識留美的胡適之君,他回國後,即請到北大任教授。胡君真是“舊學邃密”而且“新知深沉”的一個人,所以一方面與沈尹默、兼士兄弟,錢玄同,馬幼漁,劉半農諸君以新方法整理國故,一方面整理英文系;因胡君之介紹而請到的好教員,頗不少。

  我素信學術上的派別,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所以每一種學科的教員,即使主張不同,若都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就讓他們並存,令學生有自由選擇的餘地。最明白的,是胡適之君與錢玄同君等絕對的提倡白話文學,而劉申叔、黃季剛諸君仍極端維護文言的文學;那時候就讓他們並存。我信為應用起見,白話文必要盛行,我也常常作白話文,也替白話文鼓吹;然而我也聲明:作美術文,用白話也好,用文言也好。例如我們寫字,為應用起見,自然要寫行楷,若如江艮庭君的用篆隸寫藥方,當然不可;若是為人寫斗方或屏聯,作裝飾品,即寫篆隸章草,有何不可?

  那時候各科都有幾個外國教員,都是托中國駐外使館或外國駐華使館介紹的,學問未必都好,而來校既久,看了中國教員的闌珊,也跟了闌珊起來,我們斟酌了一番,辭退幾人,都按著合同上的條件辦的,有一法國教員要控告我;有一英國教習竟要求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來同我談判,我不答應。朱爾典出去後,說:“蔡元培是不要再做校長的了”,我也一笑置之。


  我從前在教育部時,為了各省高等學堂程度不齊,故改為各大學直接的預科;不意北大的預科,因歷年校長的放任與預科學長的誤會,竟演成獨立的狀態。那時候預科中受了教會學校的影響,完全偏重英語及體育兩方面;其他科學比較的落後;畢業後若直升本科,發生困難。預科中竟自設了一個預科大學的名義,信箋上亦寫此等字樣。於是不能不加以改革,使預科直接受本科學長的管理,不再設預科學長。預科中主要的教課,均由本科教員兼任。

  我沒有本校與他校的界限,常為之通盤打算,求其合理化。是時北大設文、理、工、法、商五科,而北洋大學亦有工、法兩科;北京又有一工業專門學校,都是國立的。我以為無此重複的必要,主張以北大的工科併入北洋,而北洋之法科,刻期停辦。得北洋大學校長同意及教育部核准,把土木工與礦冶工並到北洋去了。把工科省下來的經費,用在理科上。我本來想把法科與法專並成一科,專授法律,但是沒有成功。我覺得那時候的商科,毫無設備,僅有一種普通商業學教課,於是併入法科,使已有的學生畢業後停止。

  我那時候有一個理想,以為文、理兩科,是農、工、醫、藥、法、商等應用科學的基礎,而這些應用科學的研究時期,仍然要歸到文理兩科來。所以文理兩科,必須設各種的研究所;而此兩科的教員與畢業生必有若干人是終身在研究所工作,兼任教員,而不願往別種機關去的。所以完全的大學,當然各科並設,有互相關聯的便利。若無此能力,則不妨有一大學專辦文理兩科,名為本科,而其他應用各科,可辦專科的高等學校,如德法等國的成例。以表示學與術的區別。因為北大的校舍與經費,決沒有兼辦各種應用科學的可能,所以想把法律分出去,而編為本科大學;然沒有達到目的。

  那時候我又有一個理想,以為文理是不能分科的。例如文科的哲學,必植基於自然科學;而理科學者最後的假定,亦往往牽涉哲學。從前心理學附入哲學,而現在用實驗法,應列入理科;教育學與美學,也漸用實驗法,有同一趨勢。地理學的人文方面,應屬文科,而地質地文等方面屬理科。歷史學自有史以來,屬文科,而推原於地質學的冰期與宇宙生成論,則屬於理科。所以把北大的三科界限撤去而列為十四系,廢學長,設系主任。

  我素來不贊成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孔氏的主張。清代教育宗旨有“尊孔”一款,已於民元在教育部宣佈教育方針時說他不合用了。到北大後,凡是主張文學革命的人,沒有不同時主張思想自由的;因而為外間守舊者所反對。適有趙體孟君以編印明遺老劉應秋先生遺集,貽我一函,屬約梁任公、章太炎、林琴南諸君品題;我為分別發函後,林君復函,列舉彼對於北大懷疑諸點,我複一函,與他辯;這兩函頗可窺見那時候兩種不同的見解,所以抄在下面:(略,見本書“致《公言報》函並附答林琴南君函”。)

  這兩函雖僅為文化一方面之攻擊與辯護,然北大已成為眾矢之的,是無可疑了。越四十餘日,而有五四運動。我對於學生運動,素有一種成見,以為學生在學校裏面,應以求學為最大目的,不應有何等政治的組織。其有年在二十歲以上,對於政治有特殊興趣者,可以個人資格參加政治團體,不必牽涉學校。所以民國七年夏間,北京各校學生,曾為外交問題,結隊遊行,向總統府請願;當北大學生出發時,我曾力阻他們,他們一定要參與;我因此引咎辭職。經慰留而罷。到八年五月四日,學生又有不簽字於巴黎和約與罷免親日派曹、陸、章的主張,仍以結隊遊行為表示,我也就不去阻止他們了。他們因憤激的緣故,遂有焚曹汝霖住宅及攢毆章宗祥的事,學生被警廳逮捕者數十人,各校皆有,而北大學生居多數;我與各專門學校的校長向警廳力保,始釋放。但被拘的雖已保釋,而學生尚抱再接再厲的決心,政府亦且持不做不休的態度。都中喧傳政府將明令免我職而以馬其昶君任北大校長,我恐若因此增加學生對於政府的糾紛,我個人且將有運動學生保持地位的嫌疑,不可以不速去。乃一面呈政府,引咎辭職,一面秘密出京,時為五月九日。

  那時候學生仍每日分隊出去演講,政府逐隊逮捕,因人數太多,就把學生都監禁在北大第三院。北京學生受了這樣大的壓迫,於是引起全國學生的罷課,而且引起各大都會工商界的同情與公憤,將以罷工罷市為同樣之要求。政府知勢不可侮,乃釋放被逮諸生,決定不簽和約,罷免曹、陸、章,於是五四運動之目的完全達到了。

  五四運動之目的既達,北京各校的秩序均恢復,獨北大因校長辭職問題,又起了多少糾紛。政府曾一度任命胡次珊君繼任,而為學生所反對,不能到校;各方面都要我複職。我離校時本預定決不回去,不但為校務的困難,實因校務以外,常常有許多不相干的纏繞,度一種勞而無功的生活,所以啟事上有“殺君馬者道旁兒;民亦勞止,汽可小休;我欲小休矣”等語。但是隔了幾個月,校中的糾紛,仍在非我回校,不能解決的狀態中,我不得已,乃允回校。回校以前,先發表一文,告北京大學學生及全國學生聯合會,告以學生救國,重在專研學術,不可常為救國運動而犧牲(全文見《蔡孑民先生言行錄》下冊337至341頁)。到校後,在全體學生歡迎會演說,說明德國大學學長、校長均每年一換,由教授會公舉;校長且由神學、醫學、法學、哲學四科之教授輪值;從未生過糾紛,完全是教授治校的成績。北大此後亦當組成健全的教授會,使學校決不因校長一人的去留而起恐慌(全文見《言行錄》341至344頁)。

  那時候蔣夢麟君已允來北大共事,請他通盤計畫,設立教務總務兩處;及聘任財務等委員會,均以教授為委員。請蔣君任總務長,而顧孟余君任教務長。

  北大關於文學哲學等學系,本來有若干基本教員,自從胡適之君到校後,聲應氣求,又引進了多數的同志,所以興會較高一點。預定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文學、國學四種研究所,止有國學研究所先辦起來了。在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方面,比較的困難一點。自民國九年起,自然科學諸系,請到了丁巽甫、顏任光、李潤章諸君主持物理系,李仲揆君主持地質系;在化學系本有王既五、陳聘丞、丁庶為諸君,而這時候又增聘程寰西、石蘅青諸君。在生物學系本已有鐘憲鬯君在東南西南各省搜羅動植物標本,有李石曾君講授學理,而這時候又增聘譚仲逵君。於是整理各系的實驗室與圖書室,使學生在教員指導之下,切實用功;改造第二院禮堂與庭園,使合於講演之用。在社會科學方面,請到王雪艇、周鯁生、皮皓白諸君;一面誠意指導提起學生好學的精神,一面廣購圖書雜誌,給學生以自由考索的工具。丁巽甫君以物理學教授兼預科主任,提高預科程度。於是北大始達到各系平均發展的境界。

  我是素來主張男女平等的,九年,有女學生要求進校,以考期已過,姑錄為旁聽生。及暑假招考,就正式招收女生。有人問我:“兼收女生是新法,為什麼不先請教育部核准?”我說:“教育部的大學令,並沒有專收男生的規定;從前女生不來要求,所以沒有女生;現在女生來要求,而程度又夠得上,大學就沒有拒絕的理。”這是男女同校的開始,後來各大學都兼收女生了。  我是佩服章實齋先生的,那時候國史館附設在北大,我定了一個計畫,分徵集纂輯兩股;纂輯股又分通史,民國史兩類;均從長編入手。並編歷史辭典。聘屠敬山、張蔚西、薛閬仙、童亦韓、徐貽孫諸君分任徵集編纂等務。後來政府忽又有國史館獨立一案,別行組織。於是張君所編的民國史,薛、童、徐諸君所編的辭典,均因篇帙無多,視同廢紙;止有屠君在館中仍編他的蒙兀兒史,躬自保存,沒有散失。

  我本來很注意於美育的,北大有美學及美術史教課,除中國美術史由葉浩吾君講授外,沒有人肯講美學,十年,我講了十餘次,因足疾進醫院停止。至於美育的設備,曾設書法研究會,請沈尹默、馬叔平諸君主持。設畫書研究會,請賀履之、湯定之諸君教授國畫;比國楷次君教授油畫。設音樂研究會,請蕭友梅君主持。均聽學生自由選習。

  我在愛國學社時,曾斷發而習兵操,對於北大學生之願受軍事訓練的,常特別助成;曾集這些學生,編成學生軍,聘白雄遠君任教練之責,亦請蔣百里、黃膺伯諸君到場演講。白君勤懇而有恆,曆十年如一日,實為難得的軍人。

  我在九年的冬季,曾往歐美考察高等教育狀況,曆一年回來。這期間的校長任務,是由總務長蔣君代理的。回國以後,看北京政府的情形,日壞一日,我處在與政府常有接觸的地位,日想脫離。十一年冬,財政總長羅鈞任君忽以金佛郎問題被逮,釋放後,又因教育總長彭允彝君提議,重複收禁。我對於彭君此舉,在公議上,認為是蹂躪人權獻媚軍閥的勾當;在私情上,羅君是我在北大的同事,而且于考察教育時為最密切的同伴,他的操守,為我所深信,我不免大抱不平。與湯爾和、邵飄萍,蔣夢麟諸君會商,均認有表示的必要。我於是一面遞辭呈,一面離京。隔了幾個月,賄選總統的佈置,漸漸的實現;而要求我回校的代表,還是不絕,我遂於十二年七月間重往歐洲,表示決心;至十五年,始回國。那時候,京津間適有戰爭,不能回校一看。十六年,國民政府成立,我在大學院,試行大學區制,以北大劃入北平大學區範圍,於是我的北京大學校長的名義,始得取銷。

  綜計我居北京大學校長的名義,十年有半;而實際在校辦事,不過五年有半,一經回憶,不勝慚悚。

選自《蔡元培選集》,1959年5月版,中華書局


2006/12/11

主一無適便是敬

學期結束,周老師送我們他的著作《言論界之驕子:梁啟超與新民叢報》 ,他在引言中說:我對梁啟超研究的興致最大,而對蔡元培研究則感情最深...。

也記不起是在小學還是中學的時候,從書本上知道蔡元培是葬於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覺得是我們香港仔人的光榮。那時候幾乎天天坐小巴往返香港仔和華富,過了田灣便是華人永遠墳場,也曾有過去找找蔡元培的墓的想法。

這段必經之路自進大學後便久違,改天到蔡元培墓前鞠個躬的童心,也在不知不覺間擱置了。

看到老師說起對蔡元培的研究感情最深,又勾起這個想法。

前幾與舊同事碰面,他見到我第一句便說:萬般階下品,我接道:真的,讀書真的很高尚。

做學問能夠帶著興趣和感情,這便是讀書人的敬業樂業,很夠高尚吧!

在溫習考試期間,重看了一遍梁啟超的敬業與樂業,大學問家的學問,也可以很淺白。這點是我堅信的。

梁啟超〈敬業與樂業〉

我這題目,是把禮記裏頭「敬業樂群」和老子裏頭「安其居樂其業」那兩句話,斷章取義造出來。我所說是否與禮記、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確信「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本題主眼,自然是在敬字、樂字。但必先有業,才有可敬、可樂的主體,理至易明。所以在講演正文以前,先要說說有業之必要。

孔子說:「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又說:「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沒有什麼人不可教誨,獨獨對於這兩種人便搖頭歎氣說道:「難!難!」可見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藥可醫,惟有無業游民,雖大聖人碰著他,也沒有辦法。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禪師,他常常用兩句格言教訓弟子,說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飯。」他每日除上堂說法之外,還要自己掃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歲,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門生想替他服勞,把他本日應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這位言行相顧的老禪師,老實不客氣,那一天便絕對的不肯吃飯。我徵引儒門、佛門這兩段話,不外證明人人都要有正當職業,人人都要不斷的勞作。倘若有人問我:「百行什麼為先?萬惡什麼為首?」我便一點不遲疑答道:「百行業為先;萬惡懶為首。」沒有職業的懶人,簡直是社會上的蛀米蟲,簡直是「掠奪別人勤勞結果」的盜賊。我們對於這種人,是要徹底討伐,萬不能容赦的。有人說:「我並不是不想找職業,無奈找不出來。」我說:職業難找,原是現代全世界普通現象,我也承認。這種現象應該如何救濟,別是一個問題,今日不必討論。但以中國現在情形論,找職業的機會,依然比別國多得多;一個精力充滿的壯年人,倘若不是安心躲懶,我敢信他一定能得相當職業。今日所講,專為現在有職業及現在正做職業上預備的人──學生──說法,告訴他們對於自己現有的職業應採何種態度。

第一要敬業。敬字為古聖賢教人做人最簡易、直捷的法門,可惜被後來有些人說得太精微,倒變了不適實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說:「主一無適便是敬。」用現在的話講,凡做一件事,便忠於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業有什麼可敬呢?為什麼該敬呢?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人類既不是上帝特地製來充當消化麵包的機器,自然該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認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為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當大總統是一件事,拉黃包車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稱,從俗人眼裏看來,有高下;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並沒有高下。只要當大總統的人,信得過我可以當大總統才去當,實實在在把總統當作一件正經事來做;拉黃包車的人,信得過我可以拉黃包車才去拉,實實在在把拉車當作一件正經事來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這叫做職業的神聖。凡職業沒有不是神聖的,所以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們對於各種職業,沒有甚麼分別揀擇。總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至於我該做哪一種勞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呢﹖惟一的祕訣就是忠實,忠實從心理上發出來的便是敬。莊子記痀 丈人承蜩的故事,說道:「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無論別的甚麼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做的事來和他交換。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家同一價值;我信得過我當挑糞的把馬桶收拾得乾淨,和你們當軍人的打勝一枝壓境的敵軍同一價值。大家同是替社會做事,你不必羨慕我,我不必羨慕你。怕的是我這件事做得不妥當,便對不起這一天裏頭所吃的飯。所以我做這事的時候,絲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說:「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我從前看見一位法國學者著的書,比較英法兩國國民性質,他說:「到英國人公事房裏頭,只看見他們埋頭執筆做他的事;到法國人公事房裏頭,只看見他們銜著煙捲像在那裏出神。英國人走路,眼注地下,像用全副精神注在走路上;法國人走路,總是東張西望,像不把走路當一回事。」這些話比較得是否確切,姑且不論;但很可以為敬業兩個字下注腳。若果如他所說,英國人便是敬,法國人便是不敬。一個人對於自己的職業不敬,從學理方面說,便是褻瀆職業之神聖;從事實方面說,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結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業主義,於人生最為必要,又於人生最為有利。莊子說:「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孔子說:「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所說的敬業,不外這些道理。

第二要樂業。「做工好苦呀!」這種歎氣的聲音,無論何人都會常在口邊流露出來。但我要問他:「做工苦,難道不做工就不苦嗎?」今日大熱天氣,我在這裏喊破喉嚨來講,諸君扯直耳朵來聽,有些人看著我們好苦;翻過來,倘若我們去賭錢、去吃酒,還不是一樣淘神、費力?難道又不苦?須知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人生從出胎的那一秒鐘起到廔 氣的那一秒鐘止,除了睡覺以外,總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擱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費力,勞苦總是免不掉的。會打算盤的人,只有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過於無業游民,終日閑游浪蕩,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擺在哪裏才好,他們的日子真難過。第二等苦人,便是厭惡自己本業的人,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卻滿肚子裏不願意做。不願意做逃得了嗎?到底不能。結果還是皺著眉頭,哭喪著臉去做。這不是專門自己替自己開玩笑嗎?

我老實告訴你一句話:「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為什麼呢?第一、因為凡一件職業,總有許多層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變化、進展的狀態,最為親切有味。第二、因為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鬥;一步一步的奮鬥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第三、職業性質,常常要和同業的人比較駢進,好像賽球一般,因競勝而得快感。第四、專心做一職業時,把許多游思、妄想杜絕了,省卻無限閑煩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孔子自述生平,說道:「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這種生活,真算得人類理想的生活了。

我生平受用的有兩句話:一是「責任心」,二是「趣味」。我自己常常的求這兩句話之實現與調和,常常把這兩句話向我的朋友強聒不舍。今天所講,敬業即是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如此,我望諸君和我一同受用!

2006/12/08

一張滿意的照片



過了很多年,終於替Tony影了一張滿意的照片了。
很不經意的按動快門,沒有剪裁,沒有加工,就是這樣。

最滿意的東西,往往不用經營,不用強求,不經人手,就是這樣。

2006/12/06

逍遙與自負

近日與kitty姐電郵往還談逍遙與自負,忽然覺自己有點不吃人問煙火的狀態。

可惜轉眼回到現實,又要處理三份功課,預備三個考試。

我電郵中說:
近日我做功課看別人的東西時,有一個看法:
以前看不明白別人的東西,會覺得是自己水平不夠,
近日看不明白別人的東西,會覺得是別人水平不夠。
但願這是進步性的自負吧!

答曰:
只是一年修讀便能有這樣的境界,那幾萬塊果然用得好呀。哈哈哈。

電郵中又說:
其實我倒覺得自負是很high的,一點負面和貶義都沒有。
自古以來,屈原、太史公、李白、蘇東波、王安石、魯迅、胡適...那個不自負,哈哈哈

kitty姐送的ending remarks:
逍遙原來是見好就收。

2006/12/01

Best Time of My Life

學期的最後一天,來個謝師宴,同學老師相聚甚歡。席間有同學問我為何要選擇辭職,是不是工作環境很惡劣?答曰:金錢和尊嚴,看那一樣重要。自由意志不是人人生而有之,但卻像認股證,擁有後便要掌握行使機會。

前天Paul師兄傳來電郵,贈了句:
富貴讀書人不及有人疼愛的開心快樂的全職讀書人逍遙

對,此刻當真是Best Time of My Life,縱使還有兩份功課三科考試逼在眉睫,仍是逍遙。

譚家明歇了十七年才拍一部戲,還記得曾擁有過一盒VHS盜版最後勝利,搬了幾次家,掉了很多東西,還是留住,後來,好像跟錄影機先後消失了。影藝十八年,終於光榮落幕。當年一個人在那裡看星光伴我心,看了半場,便一直哭至散場,是空前大概也是絕後的一次對無奈的渲洩,記得看這戲的前幾天,施永遠問我,轉了這份工,將來有甚麼打算。張君寶一笑便笑了個武當派,我一哭,哭出個十六年磨劍。之後,一直沒有重看這齣戲,不是怕再哭一遍,是怕不再哭。

十六年磨劍。
十七年拍一部戲。
十八年謝幕。

就是這樣過了一生,也夠逍遙了。

2006/11/29

多采多姿的世界

這是一篇轉傳電郵,標題是多采多姿的世界:

在美國有位白人婦女帶著6歲大的兒子出遠門,找來了計程車,司機是位黑人。

這6歲的兒子從未見過黑人,心中非常的害怕,就問媽媽: 「這人是不是壞人,為什麼會長得黑嚕嚕?」

黑人司機聽了很難過。

此時白人婦女告訴兒子: 「這位司機叔叔,不是壞人,他是一個很好的人。」

兒子沈默半晌再問道:「既然他不是壞人,那他是不是做了什麼壞事,所以天母在懲罰他?」

黑人聽了淚水在眼眶中打轉,他很想知道這白人婦女怎樣回答。

媽媽說:「他是個很好的人,也沒有做壞事。咱們家花園裏的花,有紅、有白、 有黃...是不是?」

「是啊!是啊!」

「那花的種子是不是都黑色的?」

孩子想了一下,「對啊!都是黑的。」

「黑色的種子,開出色彩鮮美的花朵,讓這世界多采多姿,是不是?」


「是啊!」孩子恍然大悟地說:「那司機叔叔不是壞人嘍!感謝司機叔叔,您讓這世界多采多姿,我要為您祈禱。」

天真的孩子在一旁禱告著,黑人司機的淚水奪眶而下心裏想:「身為黑人被世人瞧不起,今日,這位白人婦女如此溫婉地教導孩子,解除孩子心中對我的恐懼,為我祈禱與祝福。真得好好的謝謝她。」

此時,目的地到了,黑人司機趕緊下車,為白人母子開車門,感激的說:「夫人,謝謝您,您的一席話,讓我的人生,充滿光明希望,不再晦暗。夫人,謝謝您!」

很美麗的女子,是不是?
這是發生在美國的真實故事。
第一次聽到時,深深憾醒沈睡的心,更溫暖了傷痕纍纍的心。


今天在銀行,前面有兩個持中國護照的女人,都是一頭金髮,一身自由行打扮,拿著幾個Sogo大膠袋,擾攘了很久,提了幾寸一千圓,放進手袋便離開。

幾天前,中午坐巴士,有個媽媽帶著穿幼稚園校服兒子在九龍塘上車,她坐在我身邊,很大聲對坐在對面的另一個小朋友說:我們下星期返上海啦...,當然是很不純正的廣東話。

黑人司機使我想起這些女人。她們不一定是甚麼甚麼,但就是那種裝扮,那種舉動,那種腔調,那種聲線,便被標籤了。


其實他們不是給我們很大的妨礙,但我們就是誇張了他們的討厭性。



2006/11/27

女人最信不得的謊話

今早,石老師在電台說,女人有一句話最信不得。
中午,與Tony通電,我叫他猜究竟是甚麼話...

T:你講真話,我唔會“男女男”
J:唔係,係當男人問女人點解唔開心,女人答無野
T:我領教唔少啦
J:......

男人不會說真話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攪不清女人的真話和謊話。

2006/11/24

三個自負女人的一頓維港自助午餐

又是一次沒有目的的聚會。

盧太、瑪姬和吉蒂久不久便要這樣聚一聚。

星期四中午,窗外是灰濛濛的維港,窗內是三個自負得很的女人,縱使表達方式不一樣,程度卻不相上下。

是日話題漫不經意講到石硤尾工廠大廈改建成藝術村,大概是美食當前,沒有提到肥局長。回家想起,原來指指點點文化政策的話題,沒有了肥局長,趣味大減,太嚴肅了便不過癮。

我告訴她們正用我們三人名字投資了一個文化基金,煞有介事似的。不打誑,每期供款兩大塊的六合彩是也。

我說六個號碼是我們生日的日子,所以叫詩萍萍基金。瑪姬真夠朋友,說有點像藝術家的名字,我本覺得像舞小姐的藝名。

回家後,意猶未盡,在答kitty姐的電郵時又補充了一些:
坐在維港畔的午餐很愜意,三個自負的女人歎lunch buffet,講香港文化政策,我真的在寄望有天詩萍萍基金早日收成,讓我們指指點點一班有看頭的靚(young or handsome in this context, up to you)仔去玩,不用proposal,不用discussion paper,不用minutes,不用progress report,只要有talent 和 passion...

既已過了落手落腳的階段,便要化,說幾句便讓有勁的人去玩個痛快。只可惜,我們不在建制內,當然,在建制內,便難維持這樣的潚灑胸襟了。



伸延閱讀
民政事務局長為創意藝術中心揭示建築設計
覆何局長的家書 問題是你覺得無問題

2006/11/20

如何能夠不役於電子產物

今日回家途上,忽然想起那只1G USB 手指仍插在學校圖書館的電腦裡,頓時焦慮起來,呆在路上打了好幾個電話,終於找到圖書館負責人,他們答應按我提供的地點替我找,並答應給我消息,鬆了半口氣,可是十多分鐘後,還是收到失望的答案。口在說謝,心在詛咒,那個同學這樣缺德,區區二、三百塊錢便賣出人格...失掉這些電子記憶體比失掉記憶更令人苦惱,這不關乎是否做了備份。

近年修煉猝然臨之而不驚之法本已甚有所得,唯是鬥不過高科技,多次在家裡幾乎動氣,都是因為無線網絡出了亂子,Tony甚麼水喉電線都懂修,就是不懂修理網上連線。心裡久未咒人,尤其無名無姓的人,今日又是拜電子科技之賜。

我真希望那寫病毒程式的人,編寫一種可讓失物主人追蹤失物並可搖控放毒,懲戒那些偷記憶體的缺德人。

2006/11/18

我的學長畢業了

麥錫邦成為浸大歷來年紀最高的碩士畢業生,這是報章用的標題,thumbs up to you, Paul.

Tony話亞Paul說得好:要進修,第一要健康,第二要有錢......

網上還可以找到一篇2004年的報導

先秦道家哲學上了五課便算完畢了,老師提到郭象以“性分自足”解逍遙時,似得了點啟發,“茍足于其性,則雖大鵬無以自貴于小鳥,小鳥無羨於天池,而榮願有餘矣。故小大雖殊,逍遙一也。”

非一也,富貴人逍遙,未若讀書人逍遙;讀書人逍遙,未若富貴讀書人逍遙。

2006/11/17

花徑不曾緣客掃

早幾天在別人的blog看到blogpatrol這個小玩意,一時興起,也學著做了點手腳,看看這個cyberbar的客量如何。當然開始的count no.是可以調較一下的,因當時剛看完4711的網站,便隨意打上4711,今夜,已是4744了。

看過有人的書序大意說,他出書,是因為想把好的東西,或者說,至少是他自己認為是好的東西給人家看。

花徑不曾緣客掃,雖是自戀成份居多,也要對得起人家到此一遊的時間...kitty 姐又要責我犬儒了。

想起有次在一個高官懷舊的場合,聽了其中一位說起當日初出茅廬,如何一個人在秉公辦理與網開一面間爭扎的故事,最後還是公事公辦,把同僚繩之於法,過中頗為動人。後來轉告小友,還加了注腳,說我們就是要承受無情之苦。再後來,與一個相熟的友人碰面,提起此故事,他說當時他也在場,並告訴了我一個去英雄化的普通版,聽後,我向友人投訴有被騙的感覺,友人說,情節太平淡便不吸引了,聽眾都愛聽感人版。

會說故事的人有很多辦法把平凡的故事說得動聽,尤其說自己的故事,但也總得尊重別人的智慧和自己的名聲。

2006/11/15

洗牙奇遇

一再拖延,已二年沒有去牙科檢查,今午終於不用再改期了。因為怕醫生又說我沒有好好照顧內裡的幾顆大牙,這兩星期每日都用牙線左拉右拉,耐心左擦右擦,好幾天都擦出血來,怎料一進門,發覺換了一位年輕女醫生,她很友善的告訴我原來的醫生今天去了開會,由她來代替。

她很客氣讓我放好東西,然後坐上椅上,每句最後都加了一個please,然後慢慢解釋要進行的程序,告訴我如果過程中有甚麼問題,可以隨時舉起帶表那隻手,然後便開始。

“會有一點痛,不要緊,我地一齊會做得好好的,很好,你做得非常好,prefect,我地今日合作得非常好,你很勇敢...請你靠近這一面,please,對,好好,真係好好,多謝你,你忍多一陣就得了,你真係好叻...”我想不過是洗牙吧了,卻更似在產房分娩。“好,我地仲有大概30秒,你做得非常好,仲有5秒...”終於完成了上半部份,嗽口時間,除了叫我不用怕吐出來那些血,還不斷的“please...very good...”,我從未試過洗牙流出這樣多血。

下半部份是聲帶重播,我開始想,這些近乎神經質的獨白,她是不是在說給自己聽的?莫非是她初替人洗牙?或者她給人投訴過?這份工對她很重要,她不能掉失?她心理沒問題吧?她的師傅是怎教她的?又或者,我想得複雜了,她不過是個充滿愛心的醫生吧了?

在我來說,問題只有一個,為甚麼到了晚上,我的牙還是痛得沒法進食?

2006/11/11

真理越辯越不明

又一次無心認插柳,學習轉入一個新的階段。

上了兩課先秦道家研究,除了課題的學習,最大得著,是老師說研究生課程基本上不用抄甚麼筆記,老師所講的,不過是引起學生的研究興趣,也不一定是對的,對,廿年來都不抄筆記,就是想不到這樣一個堂皇的理由。

老師說到老子的辯證法,課堂上有兩位精於此道的同學,起了一番激烈辯證,他們由蘇格拉底辯到黑格爾,又肥又瘦,又非肥又非瘦,老師也忍不著說幾句緩和一下氣氛。人到中年,還是這樣火,看來還要修煉修煉。忽然想起太對不起已病故的陳特老師了,當年修讀老師的西方哲學史,整整一個學年,至今還是弄不清楚在西方哲學思維裡,甚麼是真實,甚麼是存在,但至今仍印象猶新的,是他在講康德時說,康德的一生從未走過從中大到紅磡火車站那麼遠的路,時至今天,每每沒法遠遊,我都會想起老師這樣介紹康德。

回家後看到kitty姐的咸魚論,不由得按照所學辯證一下,那隻貓不愛吃魚,咸魚是魚,貓也愛吃咸魚,男人像貓,男人也愛咸魚......

最後,在google搜查陳特老師,沒法想到神會有這樣的意旨。
疾病奪走了陳特老師的生命.海嘯捲走了他女婿一家三口及二十萬的生命,信仰是真實的嗎?那晚,盧牧師說:「在災難中人與人的相助和無私救援中,我們從陌生人的臉上認出了天父,祂從來也不曾離開過我們。」

耶穌說: 「我就是道路、 真理、 生命; 若不藉著我, 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 」 ( 約翰福音十四6 )。

真理越辯越不明,不過是信不信由你的遊戲。

2006/11/07

女人真的那麼脆弱?

清早姐來電,說完正事,自然又說到身邊朋友。

我說一個朋友忽然發覺她的初戀情人兼老公,一起恩愛了三十年,竟會出了亂子,她發現他學懂了發短訊,本想勸她不要多疑,說大抵他不會把手機帶進洗手間吧,怎料一語中的,唯有升格為危機處理。

姐說一個朋友的雙親好好的在加國養老,自從一次爸爸獨自回港認識了一個師奶後,便諸多理由不返加了。

我說一個三十多年從未有過第二個男人的女人真的很脆弱。

姐說一個三十多年來有過很多男人的女人一樣很脆弱。

2006/11/01

美食文化半天遊

閉關完畢,又回復飲食男女生活。

Tony 放假兩周,今天始得清閒。中午用了張一送一的餐券,雙雙嘆了二個鐘自助餐,順步到藝術館看龐比度藏畫展。他提議租導賞耳筒,我說聽我說行了,結果,發覺原來不行。剛好這時,導賞團時間開始,我們便隨著大隊聽講解。

導賞員竟是十多年未見面的大學同學,她也很認到了我。整個過程近兩小時,她說得很有個性,全程沒有流失聽眾,真的不容易。完結後寒喧一番,她本來念教育,教了幾年書也不教了,現在也是回到學堂。我說很能感受到她是多麼享受導賞的過程,她說正是,在學校裡很難有這麼多專心聽講的聽眾,所以,即使是那麼點點車馬費,這些年來,她都一直樂此不疲。我們新亞藝術系不弱吧!

看完龐比度,還有齊白石和谷文達。和Tony把臂同遊,欣賞水平也相去不遠,是日子有功耶?是此消彼長耶?

2006/10/29

二次閉關辟谷

Tony出門一星期回來,我的八日辟谷周期也成功結束了。

這次跟去年最大不同,就是沒有找師傅發功,自己每天早上起來練四十五分。也因為是全靠自己,在減食的速度和持久方面都不敢太急進。

首三天減食,第四、五天斷食,然後第六至八天復食,一直很在狀態,過程就是這樣簡單,大概是因為生活簡單了,欲望簡單了。

不需意念,卻要點意志:堅持練功的意志和抗拒纔嘴的意志。

氣,很神,相信它存在,便感到它存在。

2006/10/28

不思八九,常想一二

日間收到老虎給吧友電郵,告訴我們剛祭完肥馬,一位猝然過世的朋友,是日,恰是伯母忌辰,篇末,她道:
可能是懷念故人
每回處身紅磡世界,
都覺得跟那個神秘的地方很近在那裏,
一切都已經不重要,在這邊,人生的戲還繼續吵吵鬧鬧的演

當日收到肥死訊,Tony問我肥馬是誰,我說是舊同事,還順口加了句,我們很friend。其實我們並不深交,且十多年沒見面,但肥馬就是那種你不和他很熟,卻會把他當成是好朋友的朋友。

看完老虎電郵,我回覆道:
有你這樣一個朋友很好,除了吵吵鬧鬧,我們還有嘻嘻哈哈。

晚來,收到壇主回覆老虎的電郵:
人生確是越來越無常,所有悲歡是非成敗轉眼成空,就讓隨風的隨風,也讓那點哀傷無奈飛遠。該珍惜的其實都在身邊,多少人錯活一生,失去後徒後悔哀痛。吵吵是一天,笑笑是一天,何事不能容呢?願壇友們健康無憂。

剛聽完港台李怡一分鐘閱讀,是日主題生正逢時,提及于右任客廳的一副對聯:不思八九,常想一二。他說:
「八九」是指「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一二」是「八九」之外的如意之事。人生確有不如意,但應常常念著那如意的一二,以積極態度來施展抱負,也算不會白白地來人間走一遭。

一天裡,出自三個人的手筆,主旨都是多想好的事。

師父常說,多想好事,自然會好。我信故我試,越試越信。

2006/10/27

除了看書,還要看戲

黃山谷: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言語乏味。
何仲詩:三月不看戲,便覺思維可恨,腦筋便秘。

用工資換讀書和看戲的時間,雖則奢侈,卻是物有所值。多年的不通暢,開始暢快了。

天天看幾齣戲的日子,已是十多年的事了。那時輪班工作,又沒拍拖,又有好友關照在周刊寫影碟介紹,不用付錢租碟,又有稿費,縱是失戀,生活還是浪漫。順道寄語年輕小友,莫要怨孤單,莫要怨輪班,孤單的輪班日子,也可以活得甚堪回味。

現在有Now的幾個電影台,不時看到以前錯過的好戲,喜出望外。又有互聯網,看完戲,還可上網找點電影的來龍去脈,好方便。

前夜看完的Before Sunset,跟著在網上找到Before Sunrise 和Before Sunset 的全份對白,真的有這樣愛戲的閒人。

昨夜深宵看大進軍—大戰寧滬杭,雖是免不了政治八股,但看到陳毅和鄧小平訓勉入城解放軍一幕,還是心頭激昂了一會。看完後,google一下八一制片廠,卻搜出一串惡搞之作,看完閃閃的紅星之潘冬子參賽記,再看,惡搞《夜宴》:爆笑《真相大揭秘》,過癮之餘,發覺這些惡搞之作,原來已流傳了有一段日子,自己落後大市甚遠。

睡前看季羨林的談讀書治學,第一篇開宗明義: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近日看書,都是為趕功課,能看隨手撿起的書,無所為而讀之,庶幾矣。

讀書和看戲,都是天下第一好事。

2006/10/26

路漫漫其修遠兮



早一陣子,小友來電郵說多謝我這位伯樂,我本以為自己是匹千里馬,原來在不知不覺間升了班,成了伯樂。

兩天前,又一小友來電郵告訴我今期收了一個很好的Appraisal,多謝我教她不要斤斤計較的工作態度,剛看她的xanga,有一篇專誠謝我,心頭的那種甜,是日子釀出來的,現成買不到。

2003年至今,錯過了買平樓,錯過了豐控,錯過了中移動,卻沒有錯過將自己認為是對的告訴一群年青小伙子,好為人師的投資,永遠不用費神止賠止賺,值搏率回報率無法用數字計算。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求索。

2006/10/22

結伴好遊濠江

早幾天的澳門一天遊,又次體驗愉快的吃喝玩樂的充份必要條件,就是必需有好伙伴,話說先前飯聚說起本龍一在澳門有一場免費露天音樂會,幾個電郵來回,一行五人,說了便在碼頭見。

先是見識見識永利,再到金沙享受自助餐,這頓午餐也有名堂,這是他們最後一天供應自助餐。跟著,走路過漁人碼頭,走到盡頭,有一間還未開業的Rocks Hotel,我們看了一會,有位職員走過來介紹,沒想過隨便問句可否進內參觀,便有專人陪我們走完整間酒店,大堂、酒吧、房間遂一介紹,一點也不行貨,教我們也感到自己不是在運吉。大家都說要在這裡慶祝我的一周年,太美了。

跟著是買手信時間。

跟著是主題,八時開始,為坐前一點,我們乖乖的依照指示,六時半便上大炮台排隊,結果我們排第二位。

大會安排很專業,八時過了一點便開始,氣氛很好,不過,雖然排第二,還是坐得很後,因為前面排了很多行地墊,給喜歡屈膝而坐的觀眾,我們已沒有這偏好了。一個小時後,除了Maggie,大家終於沒法再陶醉了,我們轉了到外面去看大銀幕,因為視覺上有多點變化。

節目完了後,我的觀後感是,不用付錢,這是一次很好的經驗,若果要付錢,可能是一次不太好的經驗。不過,大家還是覺得不枉結伴同行,親歷高檔次文化享受,一整天的歡笑和飽上一整天的美食,所費也不過五百大元。

回來看到一篇寫是夜表演的專欄,作者我也認識,當時就坐在我們前面不遠。我想,藝評人需要的創造力,比起藝術家,可能還要強。

2006/10/20

好歌獻給你—愛人同志2006

像我們這個年紀的人,走進Karaoke,還是唱二十年前的熱門歌。

一行十三人的工作,不是繁重便是煩嫌,距離上次唱K,已是經年,昨晚唱得份外使勁,整晚沒有停過歡笑聲。

深夜到清早,眾人回應踴躍,


主角Lina:

謝謝大家給了我們一個又熱鬧又開心又好玩又大吃又大喝又大唱又大叫又大跳又大笑又放縱又。。。。。。。。 真的無限精彩的晚上,感激流涕,特別是這邊廂的一對愛人同志,才坐下,愛人同志後就走。也許為了熱身而來,回去再愛人同志過。。。。。。。。。

我本來還擔心會不會悶倒大家,原來大家都是唱家班,只可惜時間太少,要唱的太多,還未熱身成功,便已Cinderella。。。。。。。。。

開始盼望下次的聚會。誰是十一月之星?

Bessy:

蝦弟注意,昨晚全埸無酒精飲品,蝦妹都可以咁高,愛人同志的魔力真大啊!


Janet :

The formance last night can just be classified as normal when we were in karaoke's. Most of them (to my misfortune, I joined them late) behaved like this when they were "teenagers" . So since I joinded them, I stick close to the theory of enjoying every moment we are together, and we had a happy Macau trip on Wed. As for the video, I'm sorry that I blocked the camera most of the time. Next time Joyce must do it again and we can have a good MTV.

Lina 又:

蝦弟有所不知,蝦妹第一段愛人同志沒錄到,那一段才是勁高,舞臺一樣,羅大佑上身,令人目不暇給,樂不暇唱,只有天喜最鎮定,能牙牙伴唱,蝦公更是笑到意飲飲,興合合,所以唱完愛人同志不久,一對愛人便要首先Sayonara。。。。。。

Kitty:

依稀記得蝦妹第一次唱給我聽是1988年在舊同事Peggy沙田家下面的平台,她跳到差 d 「咬」柴,我笑到差 d 要 call 白車。18年就這樣有聲有色的過了。

虧得Kitty姐在水深火熱中開小差,沒有錯過一曲聲色藝俱全的夢醒時份。

那個年代,唱羅大佑、陳淑樺、李宗盛便覺很有品味,今天唱我的驕傲、唱無賴,便感到還年青。

唱了廿年,一首好歌,仍是給的我唱成好難聽的歌,但卻沒有糟蹋大家的雅興,這便是我過人之處吧。

2006/10/15

這是我新亞精神




早幾天,有位新亞學長說是期明周登了一輯回憶新亞的特刊,買了一本原開本,又買了一本小開本,是多情吧。

最早知道新亞書院,是在中二那年,在校刊看到嚴以誠老師是從新亞書院畢業,當時覺得很特別,其他老師不是中大、港大,便是師範學院畢業,弄不清楚新亞書院是甚麼學校,但我感覺一定是間很好的學校,因為嚴老師的人品學問書法,都是我很尊敬的。在我功課日漸退步的時候,他語重深長的一句:「不進則退啊!」銘記至今,大學期間,常把大一國文的作文投稿明報校園版,其中一篇,就是寫我對老師的感激。只可惜,早年他退休後不久便過世了,畢業後一直沒有探望過他,向他親口說句多謝,誠一憾事。

當年進了藝術系,自然成了新亞人。每次新亞雙周會,起立唱校歌,自然就學會了艱險我奮進,因乏我多情。

畢業後,最能表現新亞精神長在我心,就是很多次「天高明」出賽,我都買了。唯是爆冷那次沒有留意,錯過了。

不知道明周老編可是新亞人,看完有點激動。

昨日,收到校友會轉來電郵,是院長發的信,


各位同事、各位同學、各位校友,以及關懷本院發展的社會人士:

市區重建局拆卸桂林街新亞書院舊址

市區重建局 (下簡稱「市建局」)計劃於明年清拆位於荔枝角道/桂林街及醫局街十七幢建於五十年代的舊式樓宇,其中包括新亞書院桂林街校舍舊址(即桂林街六十一、六十三及六十五號三樓至四樓共六個單位)。有校友及關心新亞人士曾就此撰文討論,發表看法和感想。本院非常感謝各界關心,也甚重視各方意見。其中有建議書院集腋成裘,籌集款項收購及更新桂林街新亞舊址,紀念創辦本院的諸位先賢,惟以客觀條件所限,此舉恐怕甚難實行!首先,該區已被政府刊憲,交由市建局重新發展,在規劃上未必容許單一保留新亞桂林街舊址;再者,收購及更新舊校,呈現其原有面貌,須投入大量資源,粗略估計也需數億元資金,往後的維修及常規保養也所費不菲。新亞財政素不寬裕,近年積極籌募捐款始有所改善;若書院有幸能籌集以億元計的資助,衡量各發展項目的急切性後,將優先考慮支持學生發展、通識教育、學術及德育教化活動或興建新學生宿舍,配合書院的長遠發展目標。基於以上種種考慮,本院恐未能修復舊校。雖然如此,本院仍十分關注重建安排,因桂林街時代(一九五零至一九五六年)乃新亞書院歷史上極其重要的一頁,本院創辦人錢穆先生與多位先賢在資源緊絀� 瑰藿狺U創校,遇險阻而不屈,真正體現了「艱險我奮進」的新亞精神。

本院得悉市建局計劃後,已積極接觸有關部門或人士,期望趕及於重建工程進行前盡量蒐集當年校舍舊物,如課室大門、門牌、桌椅等,以為珍藏及供日後展覽。(本院已蒙該處業主同意,俟清拆前取回該等物品。) 為表達本院對重建計劃的關注,本院管理層於九月十一日曾偕同本院校董會副主席梁英偉先生、校友會會長湯惠泉先生及資深校友香樹輝先生與市建局兩位代表會面,探討重建後於校舍舊址樹立地標或紀念牌的可行性。本院已正式致函市建局,希望該局考慮是項建議,並與本院進一步磋商具體安排。

為讓公眾人士瞭解桂林街舊校舍資料,本院早前協助有線電線新聞台攝製以該校舍為主題的專輯,內容包括訪問錢穆夫人及兩位舊校友,憶述當年學習情況及其他校園點滴。該特輯已於九月二十一日播出,本院已蒙有線電線同意,准予在新亞網頁上轉播有關片段,請關心本院的師生、校友及社會人士到本院網頁觀看。

與此同時,本院已通過本院前任輔導長、現任大學輔導長何培斌教授,委託建築系同學拍攝桂林街校舍舊址及附近照片,以為珍存,日後也將在本院網頁上發放。

本人與校董會、校友會將繼續循各種可行途徑,以相片、文物珍藏及紀念牌匾等銘記本院先賢於桂林街辦學的日子,讓校友及社會人士緬懷前人教範!本院員生、校友或關懷新亞的熱心人士倘對保留桂林街舊址文物有任何卓見,或願意慨捐個人藏品(如相片、當年校舍用品)供書院留存,歡迎與本人或本院院務主任文直良博士聯絡。 桂林街舊校風貌雖不復再,本人深信它代表的教育理想將與新亞恆久永存!

新亞書院院長 黃乃正 謹啟

二零零六年十月四日



珍重,珍重,這是我新亞精神。

2006/10/09

新亞女兒答客問

多虧kitty姐的鞭策,一句「新亞女兒,怎得這麼多困惑?」我便得帶著問題一起上中華航空,直飛曼谷,過一個四日三夜高球假期。

除了Tony,還有另一個更重要的男人,梁漱溟。

在途上看畢梁培寬談他爸爸的訪問稿,我相信早年看梁漱溟的書,雖然不能說出具體領悟了些甚麼,卻肯定,當年的影響,是不知不覺間的。

四日三夜,想得最多的,是將來如何繼續在吃喝玩樂中實踐人文關懷,並將所得推而廣之。

這個旅程,安靜滿足。

2006/10/01

終於放假了

放假至今四星期,今天才像閒了下來。

訂了HBO多月,下午正式選看,而且,一口氣看了兩套電影,先看娃娃唱大戲,接著看2004年版本的 Manchurian Candidate,看畢倒想找1962年的版本看看。

晚上與姊和她的真光好友來個甜品自助餐,women talk除了LV和SF,也談到程翔、胡溫、董曾,姊介紹大家看一行禪師的生生基督世世佛。我告訴大家,今天上八字課,問老師如何看知識改變命運,老師是讀書人,卻又常道命運不可改變,這可把他難為了,下課後,我忽然有不想再學命理的感覺。回來google,程翔事件論壇的blog layout 竟和我所用的相同。

命理,不過是一個統計數據庫,再精密的計算,都有可能出現偏差。

2006/09/26

知識改變命運,進修改變官運

小友來電郵告知有高就了,也是紀律部隊,恭喜一番之餘,還是不免老氣橫秋,勸勉幾句:

恭喜你踏入新的里程,你是個有很好個性的女孩,由你進學堂開始,我就很看好,希望你一切順利。 有一點我必須長氣再說,一定要讀書,好好進修,早日升做幫辦。知識改變命運,進修改變官運,切記切記!

星期天收拾舊物,又重看了何達老師給我的幾封信,原來他每次的鼓勵,在不知不覺間,不但影響了當年愛寫詩的我,更影響了今天愛訓人的我。

2006/09/25

李銀河與張競生

清早七時多,在網上看南方人物周刊,是期主題「風口浪尖的性研究者:與大眾常識相撞傷痕累累」,寫的是李銀河,內容提及中國性學研究第一人張競生,又google一番,個多小時,越click越興奮,這個學期的功課就寫這個。

開課至今三星期,答應了要替朋友做的事,一件都未有做完,應該要看的材料,買了打印了,便是如此了。

太多事情,太少時間,應該好好研究如何把division of labour 和 social network的理論合二為一地實踐。

2006/09/18

深霄重看龍鳳配

背著書包上學堂,轉眼兩星期,竟然沒有閒過下來。

周末晚,深霄眼悃才上床,開了房間電視,順著選台制逐一按,明珠台在播黑白片,場景似曾相識,過了幾個鏡頭,出現威廉荷頓和柯德利夏萍,原來是龍鳳配,雖然已看了數遍,還是選定了,然後按了睡眠程式,邊看邊睡。

明明已看過數遍,卻越看越有勁,久久未能入睡,邊看邊睡,變了邊看邊想,想起早兩天在課堂上重看老師播的羅生門,想起粵語長片版龍鳳配的吳楚帆,想到很多很多如今安在的悲涼,想到kitty說寫blog的人多少都有點自戀,很多很多......到了戲的尾段,看著堪富利保家與柯德利夏萍的真假糾纏,眼角竟濕了。

2006/09/09

一廂情願的羅生門




史學方法的第一課,老師準備了黑澤明的電影羅生門,過了兩天,在信報副刊看一段寫了范增和馬悅然的糾葛(見該給諾貝爾文學獎評委馬悅然先生發個獎致文學報),一廂情願的羅生門,紳士與流民,你信誰?

讀史人最愛甚麼門,答案是:
羅生門

2006/09/04

好瀟灑,也可以好漂亮



漂亮的場面,漂亮的來賓,漂亮的主角,漂亮的禮物,漂高的謝辭,漂高的過程,漂亮的完結,漂亮的新開始,真的真的很漂亮。

餞別宴上台致辭,就像奧斯卡得獎人一樣,一邊上台,一邊把擬好的致謝名單從口袋裡掏出來,接過咪,首先多謝在場每一位盛意光臨,多謝上司的包容和信任,多謝同事長期以來合作愉快,多謝小友們使我這幾年多了很多啟發,多謝爸爸媽媽盡心教導我做正直的人,最後,last, but no least,當然是多謝我的另一半,讓我的理想成為現實.....有稿在手,竟然會漏了沒有把兩位不在場的朋友讀出,一位是當年獨具慧眼錄取了我的鍾姑娘,一位是高風亮節身教重於言教的顏老師,真是美中不足。

散席時,遂位握手,一共五十多個握手,都是那般實在。

回家後再把這兩天回覆的四十多篇電郵看一篇,這十六年,不是枉過的。

I wish you all the best in your future endeavours. It's been a pleasant experience to work with you. Please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should I be of any assistance.
Cheers


Only a few people can have the chance and 'guts' to pursue life goal in the midst of career. I admire your courage, truly. As a friend, may I give you my fullest support and blessing.
Joyce, you may not know how much you've done to me during the years. Your warm regards and encouragement at times, your support and care during my days at Canada, your true heart to me and also to others ........ all these are kept deep in my heart and I'll always treasure you as my beloved friend.
I'm sure we'll still be in touch in the times ahead.
Take care !

Wishing you All the Very Best & Success in Life !!
p.s. You are a sweet and wonderful lady. Tony is a very lucky guy! (I'm sure he agrees to it , hehe !)
Best Regards,


Lucky you, I wish I can do the same thing as you. I want you to know that is my pleasure to have such a good friend like you. Although we were not working together a lot, we do have many good memories with our 128 classmates in STI.
I will miss you and you are always welcome to join our 128 annual gathering.
Take care and enjoy life.
Keep in touch

It's really glad to know that you can quit this tedious job and continue studying your favourite subject. This is also something I'm looking for but I still need more time to get close to my target.
Anyway, do enjoy life and all the best for whatever you want to achieve, of course with full support and loving care of Tony.
Best Regards,


Noted with thanks!
Thanks a lot for your email and proud of having been working with you.
Wish you all the best in the years ahead.
See you!


I really admire you. You can then enjoy your life, do whatever you want and do not need to bother about work. There is nothing better than that, anyway, have a wonderful time.
Cheers

Wish you all the best in the days ahead.... I enjoy working with you in the past 2 years in this department.

Good luck!!!
I am interested in the Chinese Culture Research too. Hope to chance to share with you in this aspect!!!

Goodbye and wish you all the best in your future endeavour. If in the days ahead I can be of assistance in any way, do let me know.

It is really a brain-drain. The Department loses an invaluable asset like you an experienced and nice Officer.
Anyhow, I appreciate that you can enjoy rest of your life by continuing with study which is also my dream.
I hope you enjoy early retirement!


My heartiest congratulations to you on your last day of duty. Wishing you all the best of luck, wealth, health, happiness and JOY in the years ahead! A bunch of roses is attached to celebrate your success throughout your service with the Department. Well done, Joyce.

Just learn that you are leaving us. This message recall my memory when we were working together in WHDC. I have a lot of special memory for what had happened in WHDC. Of course the most important were the people I worked with, and you are one of them. Do you still remember the time we went for drink together, remember the "格三星"? You are the girl who has the most tough and hard arms that I 've ever know. I wish all the best in your new leaf of life.
Keep in touch!


Thank you for your e-mail. I have to say congratulation to you. Since then, you are 'free' and will have ample time to make your plan a real. At the same time, it is not without sad to learn that one more nice and capable colleague like you will leave the service, which is indeed a loss to all the persons once and currently working with you, including me.
Anyway, take care and keep in touch.
Cheers!

Congratulations !!! Wish u all the best and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masterpiece, ok?
Cheers,

願妳在重返校園後能夠找著理想、新的啟發及另一種幸福!
亦想向妳說聲 "謝謝",感謝妳不時給我的勉勵與提點。
保持聯絡!


我都要多謝你一直o既幫忙同鼓勵
如果需要幫忙,請你隨時打俾我
祝你生活愉快、 事事順利同身體健康


我也必須向妳說聲多謝 ! 這些年來有妳的支持和鼓勵,令我可以不斷成長。
祝學業有成,婚姻愉快。


來自長官的美言和支持故然教人鼓舞,一位久未合作的同事提起當年格三星的往事,那種昔日情懷,很溫馨。

過了一夜,又發了一個電郵給小友們

昨日是我在部門的最後一個工作天,回首過去,到了此刻,一切放下,無怨無悔。

昨夜我在席間的致謝辭,其中多謝了你們390,391對我的啟發,教學相長,這幾年我真的成熟了很多。尤其面對不被了解和不被明白的時候,更懂得如何自處和找適當的 朋友傾訴,因此,我也更能體諒我過往覺得很老土很衰格的上司。我特別指出這一點,是希望你們日後多點思考,少點埋怨,這樣,可以有更大胸懷成就更大的事業。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不要忘記要有理想和夢想,多想好事,好事自然會出現。

最後多謝昨夜出席或未能出席的每一位,你們是我一生美好的回憶。

今早醒得比Tony還要早,給他準備早餐,送他下樓,到公園打了兩遍太極,繞著窩山跑了四個圈,回來開始一天的閱讀和寫作,下午回學校去了三節課,這都是早前設計好的每天例行程序,第一天順利啟動了,漂亮,可以是如斯簡單。

2006/08/30

可以做得好瀟灑

剛收到的九月份明月,載有陳太的專訪,竟有此情此境如斯湊巧的感覺。

回歸之日彼此所思所想,暫且不表。

談到當年去留,她說:

「要堅持自己的原則、理念和信念,尤其是我們公職人員,個人也要決定,選擇一個適當的時刻退下,可以做得好瀟灑。」

正巧今午擬好了一篇道別辭,準備明天以電郵發出:

「各位長官、各位同事:

明天是我在部門最後的一個工作天,在跟你們道別之餘,我要向你們說句謝謝,感激大家過去給我的關心、指導和鼓勵。

自1990年入職以來,在不同的崗位,我都遇上很好的上司和同事,這點是非常感恩的,十多年來,所見所聞所學,實在終身受益。

下月開始,我會繼續我的學業,完成在香港浸會大學的當代中國研究碩士學位課程。往後,我希望能夠在香港的監獄歷史研究方面下點功夫,把前輩同寅的努力,留傳青史,作為我對部門的回饋。這個小小的心願,誠賴大家在未來日子的指教和愛顧。

最後,我謹祝各位工作順心,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我覺得這是適當時候了。

陳太提及有段時期家境比較困難,她是自己供自己念大學的。我在大學一年級下學年,家庭的經濟出現突變,從那時起,也是自己供自己念大學的。大家都是甫畢業便在政府部門工作,雖然成就難與陳太並論,但走的時候,大家同樣瀟灑。像我這樣一個在廉租屋邨長大的孩子,到三十歲前仍是手停口停,自托了喬木後,吃喝玩樂有了照顧,也開始學懂理財,省下私己漸漸足以交學費買書簿。記得年初自娛謂John Tsang 每年少賺百幾萬還要天天上班,我少賺幾十萬卻甚麼也不用做了。不是很瀟灑嗎?

不同陳太的是,她六十多歲了,仍要見步行步,我剛過不惑之年,往後五年小計,十年大計都已心中有數了。

九七前,有位相士說我的成就可比陳方安生,當時當然一笑致之,沒想到,今夜竟忽然興起,和她來過比較比較。

2006/08/28

Free Knowledge =自由知識?免費知識?

internet上的訊息,無論是knowledge還是information,是免費的?是自由的?
作為訊息接收者、發放者、轉載者有沒有文責?
集體智慧的質素如何保證?
參與個體的誠信如何驗證?
個人的貢獻如何得到應有的尊重?

信報今天有半版紙寫Jimmy Wales,又用了八分一版報道這次中文維基年會,在資訊滿溢的年代,如何過慮和維護訊息的討論是很值得思考的。

我因為想在維基百科編輯colorbarfriends何仲詩的條目,所以也登記了成為維基人。

Jimmy Wales 在信報的訪問中說維基人的特質:
他們很熱心,也願意包容,寫的文章被別人修改也虛心接受;他們對維基百科的持續發展,更有極大貢獻。

在自由知識的年代,人人都可以參與輯輯百科全書,不是很inspiring 嗎?

2006/08/27

我參加了2006中文維基年會



很早便在網上登記出席一連兩天的2006中文維基年會,但只有今午才有空參加。Jimmy Wales也來了,本以為是很大型的會議,畢竟,這樣的民間活動,在香港還未是氣候。

聽了兩個有關維基的統計報告,跟著是一群維基人的lightning talk,最後一節是Free Knowledge論壇,整個下午也算充滿了問題和思考,大會完結後,大家在佈景布上簽名留念,記錄第一次中文維基年會的完結。

2006/08/23

blowing in the water

近日收到吧友題為blowing in the water 的電郵,相約出來吹水。 吹水兩字本已過癮,譯成blowing in the water,也實在妙。這麼多年來,連繫我們的,便是無數次不為任何目的吹水聚會。心中隨即哼起blowing in the wind...


覆郵後,順便加送幾句:

how many years must a friend become a idiot, before we call her a woman,

how many years must a idiot wait, before she got her money back,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ater,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ater...

一聚吧友都會明白這是有感而發。當日姊妹們抱著救急扶危之心,義無反顧,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借給這位友人的數目都是五位數字,消災解困,我輩當為。轉眼兩年,如今,這位朋友已能夠抱著心愛的小狗去美容了,相信是從難關走過了,但是...再沒有和我們吹水了。

曾經告誡小友,遇上朋友商借周轉,有閒錢便幫忙一點,但借了出去便預了沒有收回的一天。

讓一切吹水,讓一切隨風。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ater,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2006/08/13

半月游走滬、寧、港

自4月份聽畢張老師的講授,開始我們的電郵聯絡,跟著見過兩次面,隨她訪問了兩位八九十歲的老人家。第一次訪問完畢,她說暑假有一個交流團,主要是香港、上海、南京三地念歷史和教育的學生一起學習和討論抗日時期的歷史,上海和南京的負責老師都是研究抗戰歷史的專家,我即時把報名表填妥交回。


第一天 - 原來是個娃娃團
7月30日清早在機場集合,未出發先擔心,一行20人,除了張老師、我和一個中五生,都是準老師了,卻像是青少年暑期康樂團,回來我告訴同事,一定要去家長日,看看孩子的老師是否也是個孩子。

帶著疑惑與盼望,到了上海。是夜集齊三地學生,原來三地孩子的成熟進度相若,一宿無話...可說。

第二天 - 還要再說多少遍
早上請來一位慰安婦親身講述,她激動來得有點純熟,不是不尊重,正是因為尊重,才有合理懷疑,她說她一直不想再提起,是她兒子鼓勵她要向外界說。過程完畢後,內地的老師給了她一個信封...。

第三天 - 終於到了多倫路
四行倉庫和摩西會堂-猶太難民紀念館,相信若不隨團,再到上海10次,還是不一定會去。那裡有謝晉元八百壯士的激烈,也有何鳳山舒特拉式的義舉,看畢後帶著略為沉重的心情打的到多倫路。
自從見過多倫現代美術館的報導後,便很想看看這個館是甚麼回事,賣門票的說當日只得一層有展覽,說不值門票,不過,他讓我買學生票,RMB5元,見識見識,很值很值。在裡面書店看到劉國松老師的書冊,很親切。
隨後在多倫路由街頭走到街尾,每間公館都拍了照,又是文人情意結。

第四天 - 百年老店與上海老站
上午到外灘,上海市檔案館很不錯。
我沒有隨團到城隍廟,走到福州路,兩旁都有很多保留下來的建築,又很多不同的書店,其中一間買的外版英文書,只是美金價錢的兩倍,但收錢員說這些不是特價書,加兩元辦會員咭再打88折,太興奮了。
逛完書店到百年老店吃了一客排骨年糕,才8塊,午飯後開始頭痛。
帶著頭痛走了整條衡山路,到了徐家匯,雖然越走越頭痛,還是了到老師介紹的上海老站,一個人過上海最後一夜,吃了三個冷盤、一個炒菜和一兩個甜品。吃,畢竟是要和朋友一起做的事。
一回學校宿舍,嘔吐大作,面上出了些紅疹,太便宜的午餐,太豐富的晚餐,加在一起,變成輕度食物中毒。

第五天 - 南京大屠殺幸存者
從上海到南京4小時車程,路上在消化幾天來的活動,老師安排的項目都是意義深遠,但同學的參與卻像可有可無地到此一遊,老師的風範和學生的表現竟不是因果關係,教育兩字,談何容易。
多個女孩都不想住安排好的學生宿舍,老師問我房間怎樣,我說像我出來賺了這麼多年錢的人也能夠接受的,也可以吧,老師說我很flexible。
下午兩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的現身說法,老問題又來了,其實很怕用批判的心態聽別人的故事,這些悲情已重複了多少遍,還要重複多少...。

第六天 - 槳聲燈影和六朝金粉
早上走了多個南京大屠殺遣址,下午到南京航空烈士墓。步上墓碑時,有點被觸動。
老機師烈日當空在講當年時跡,女孩都在打傘撥扇。
晚上遊夫子廟秦淮河,只見槳聲燈影KFC和六朝金粉麥當奴。幸好有孔門第73代子孫搖著紙扇在江南貢院跟我們說科舉,是晚還有點雅趣。

第七天 - 闊別中山陵20年
當年大二上中山陵確是有想哭的感覺,20年後,不知是人大了或是人多了,感覺也淡了。是日雙休日,不少爺爺奶奶萬般呵護小孩在陵園嬉戲遊玩,也罷了,偏給我看到一個四、五歲小孩,一手拉著奶奶,一手拿著玩具機關槍向著棺柩掃射,我一個箭步上前阻止,但還有千千萬萬只生一個好、三代單存的孩子...。

第八天 - 英雄還須出少年
早上是上海南京行程的總結檢討,多個學生發言都甚有水平,也談到要老人重複口述是否人道、用甚麼態度將抗戰歷史傳給下一代…,真奇怪娃娃怎麼一下成熟起來。我技癢要訓人了,禁不著搶咪說了幾句:將來大家都是老師了,請大家多點思考尊重兩個字,集合時尊重別人的時間,聽講時尊重講者的感受。不禁想起小友們,我們總算一起努力過。

第九天 - 回到學堂
回到學堂倒數回到學堂,20個工作天。

第十天 - 資料搜集
學生到港,我要上班,但不忘思考和搜集資料。

第十一天 - 繼續資料搜集
學生西貢實地考察,我要上班,唯有在網上考察。

第十二天 - 仍然繼續資料搜集
學生到參觀博物館,我要上班,唯有參觀網上博物館。

第十三天 - 遲來的高潮
下班後立刻趕住開會,是夜學生討論激烈,主持討論的孔先生整晚都在說:各位同學各位同學,可是各位同學整晚都沒有靜下,一位同學說,這討論會其實應該在開始時舉行,此言甚是。

第十四天 - 香港有多少人關心抗戰歷史的教育
是日公開講座,但入座的都是活動相關人士,下次要情商瑪姬義助公關策劃。

第十五天 - 香港抗戰歷史重溫
帶著Tony一起來個香港抗戰歷史半天遊,他說在香港活了50年,第一次這樣去了解香港抗戰歷史,我也是一樣。


三地行程完畢正是香港重光記念日前夕。

2006/07/29

鵲橋命理

等了近半年,終於等到上朱鵲橋老師的課了。

渴望是沿自老師的書。一個自幼得家傳,卻在六十歲前始終不信命學的讀書人,到七、八十歲還著書教學,就是為了讓後學少走灣路。個半小時的課,瞬間便完了,初階課程一直不明白的,都好像頓時領悟了,確是與老師有緣。

時也,命也。


《鵲橋命理1》簡介:
無論今日科學如何昌明,人類在預測自身命運,仍然處於一個探索的階段。在各種算命的手法中,八字命理應該是一套準確度其高,以及不須借助神秘力量而可以掌握的方法。所謂『八字』,就是以人出生年、月、日、時所屬的天干地支去推算命運之意。其中變化有著深刻的學理依據。只不過由於各家各派對命理推算法則與操作方法各有不同,所以在推算命運時,便出現有靈有不靈的現象。本書醍針對命理推算法則與操作而寫,旨在幫助初學者掌握預測命運的方法。本書作者朱鵲橋少年時由父親執手學命,惟六十歲前始於不信。直止十三年前,人事迭變,觸發苦心鑽研之志,並以現代哲學唯物辯證法為輔,終於參透命理變化之規律,屹然自成一家。


《鵲橋命理2》簡介:
是《鵲橋命理1》的續篇,根據朱鵲橋老師的寫作計畫,新書叫做《鵲橋命理2》。就內容而言,本書主要討論八字命格的區分、各種命格的性格特點和命格的吉凶要義。另外,本書還專文研究流年歲運對命局的影響,以及從命格看六親的基本概念。學算命最重要的是的批斷,靈與不靈,儒看習命者對命格的理解和分析是否精准,本書有獨到的批命見解,若要靈驗,唯勤習之。

《鵲橋命理3》簡介:
本書是朱鵲橋命理研究的結晶,集中分析命理最迷惑的課題,巳括女命婚姻、同性戀、婚外情、子女、個性、疾病與壽終、算外國人命等等。朱老師以今之世情,審古之經驗,不妥協、不抄襲約不盲目肯定一強調治學要實證。本書以大量真人命例,逐點推敲,旁徵博引,是學命最佳深造範本。本書與《鵲橋命理1》及《鵲橋命理2》三部共成一套,由淺入深,誠學習『鵲橋命理』之寶典。

《鵲橋命理4》簡介:
我年輕的時候不懂事,把八字命理視之為迷信,到六十歲後,我才發覺命理原是一種哲學。它告訴我們:萬物都是從無到有,然後又從有到無。有生必有死,有成必有敗,有升必有降,有聚必有離。總之物極必反,世界沒有永恆的東西,故天下無不散的筵席。八字命理就是據此以研究一個人的生老病死的過程。這是基本的哲理,我已接受了這個理論。但是,怎樣去運算,八字命理把世界事物分成金水木火土,所謂五行,其實不過是ABCDE,或者是XYZ。它的生克規律是順者生,金生水,水生木,即A生B,B生C。隔位克。金克木,木克土,即A克C,C克E。怎樣才能證明這種運算方法準確,需要一些統計數位。理論離不開實踐,經過實踐才有資料,甲說准,乙說不準,資料呢?本書就是想深入探討一些理論,和在實踐中提供一些資料。故本書分為兩大部分:第一、想深入一點鑽研五種變通星在交相生克制化中對日主的影響。比如說,行印ㄗ運會生甚麼影響,行劫比運,行傷食運呢?這些很多書本都已經談過了。但是,印星碰上殺星會產生甚麼效果,印殺傷三星碰頭怎麼樣?又在原局、大運、流年、流月、流日,印星碰上官殺星之後,又碰上傷才和劫比,即五星大混戰時,又怎樣判斷吉凶呢?這就是本書想在理論上鑽研得深一點的地方。第二、想為命理學提供一些資料。本書搜羅了十個日主在十二個月中,選旺、弱、特別格局各一例,即共三百六十個例子來證明命理的準確性。這三百六十個例子,只有少數錄自古書,大部分是我六十年親自批算過和證明基本上準確了的實例。有些例子是學生提供的,集腋成裘。特別那些在殯儀館工作和賣壽板的學生,他們為我提供了非常可靠的第一手資料,在這裏我要向他們道謝一聲。有了理論,可以增加我們對命理的認識。有了實例,可以增加我們對命理的信心。我希望這本經過集體努力寫成的小冊子,可以為八字命理學的研究增添一磚一瓦的作用。此外,也希望這本小冊子可以多起一個副作用,那就是給初學命理的朋友作為習作之用。不是麼,三百六十個例,再分男命女命,那就是七百二十個習作了。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偷。如果肯認認真真做完七百多個習作的話,他的命理水平也應該很可以了。

《鵲橋命理5》簡介:
客氣的話不說了,這裏有現代命例廿八則,都是上課時的實錄。因為我忙於搜集鵲橋命理第四冊《八字旺弱喜忌辨證》的資料,無暇整理上課實錄。本書《現代命理實例二十八則》能夠編入拙作鵲橋命理第五冊,提早與讀者見面,還得多謝我的弟子平心,是他廢寢忘餐,不避辛勞,多方協助,才能提早和讀者見面。我一向主張用現代人的命例,去研究現代命理。我也知道沒有古就沒有今。學習命理必須吸取古代先賢的命理精華,但也得把它消化變成現代的東西。帝王將相的命例夠多了,但不能只學它,現代社會的結構變了,人際關係變了,倫理觀念變了,生活模式變了,道德觀點變了,性關係,包括男與女,男與男,女與女的性關係也變了,要研究這些東西,不可能只在故紙堆中去找尋,也得在現實生活中去覓。本書搜集的二十八個命例,都是現代人,這本書面世的時候(二OO一年) ,主角大部分還活看。讀者曾發現我們談的,大多數是命主的往事,因為往事已經發生了,是吉是凶,一目了然。到底命理准不准,可以用實踐來檢驗,准就是准,不准就是不准,絕對不容狡辯,用真人真例來檢驗命理的準確性,那是最好的了。就讓我們平日學到的命理,在這二十八個真人真例面前,進行一次測試吧。此外,本書搜集的二十八個命例,包括各個階層各式人等,充滿看時代氣息,它記錄了抗日時代青年的奮發、今日香港商人北上包二奶的靡爛、文化大革命時期的劇變、香港金融風暴下泡沫富翁的遭遇、愛恨纏綿的深閨怨,以至菲律賓、印尼女傭的辛酸淚,琳琅滿目,它是香港的縮影,也是民間史料的實錄,希望能為讀者提供一點命理知識之外的社會實錄,看起來不會枯燥乏味。  
朱鵲橋 序於二OO三年 年八十一歲

2006/07/25

Long for Long Island

昨日晚餐,Tony又提議去歡樂火鍋,出嫁從夫,30多度高溫也一於奉倍。回家方知是日大暑,加上連日來已啃下不少難啃之事物,飯後頓覺混身不舒暢,折滕了一日一夜。幸好Kitty姐前日來電郵大呼快要吽死,約了今日黃昏happy hour,席間又電Bessy如果吽逗家中,不如出來一聚。結果三個近日吽氣急升的全新組合,也頗有娛樂性。我兩輪長島後,暑氣全消,卻有勞Kitty 及 Bessy 兩位亞姐清聽了,事關近年酒量日淺,飲少輒醉,而言又最多。

行於所當行,止於不得不止,實在久違了。

回家後e-mail kitty姐謂:
本來是夜是你講我聽,結果本末倒置,見諒。...請恕是夜酒淺失儀。

不消半句鐘,Kitty 姐回郵謂:
何須分誰聽誰講,探戈也是要 2個人才成一台戲吧。
一句勸勉︰順心而行,及時行樂。
活了40多年,要的其實這麼簡單。

是夜酒歡人散之時,清醒如吾姊Bessy 也必有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之感!

但少吽人如吾三人矣!

2006/07/15

也許我真的太累

真難明白,劈炮唔撈的人也要這樣忙。

這兩個月來為了一宗所謂盛事,朝野上下,惟恐不週的人多的是。身在其位,身不由己,無法置身道外!正如當日告訴小友,我的底線就是不會搏衰老細,當然,我也有我的上限,不要讓我有證有據理氣壯直。人之將走,其言也寸,對不起。當一個組織的不同單位無所不用其極地盡馬屁的能事時,還有前途嗎?口裡駡,心裡痛,畢竟,就是未能駡過痛快,要痛快,還看他朝。

最近,跟隨張博士訪問了兩位八、九十歲老人家,回來很想寫點感想,只是太累了。

上星期葉太論文撮要見報,很想寫點感想,又是太累了。

早兩天在信報看到游清源引活地亞倫語,壞人可能睡得不好,但醒時卻更妙。又想寫點感想,也是太累了。

曾幾何時,在班上跟小友們說過,要睡得安樂,便是看一天怎樣過。

壞人醒時過得妙,因為那是一個用金錢、勢力和馬屁造出來的虛擬空間。

晚上睡得好的人,是因為白天太累了。

2006/06/25

colorbarfriends 兩周年記念



小本經營兩周年,在此多謝各方友好支持。希望有朝一日colorbar開業,一樣多有心人光顧。

至於長期貴客kitty姐嘛,到時一定惠送無限期無限次添飲。

一眾吧友,擇日再戰江湖,試試Olympus E500在我的操作下,是否一如OM2N的浪漫。

2006/06/19

我的三份生日禮物






去年的生日願望一一落空,四十自述至四十一還未有動筆,倒是實實在在看了胡適的四十自述,唯有慢功出細貨,來個半百回首吧。

今年的生日卻是喜出望外!

雖說幾十歲人不用生日禮物了,Janet和Kitty還是給了我一個極合襯的小玩意,骰中骰,Kitty話正合我要搏一舖,Janet話從此以後由我打骰,我話一於大小通吃。

上幾星期,才知道Olympus E500連2支鏡頭才7千多元,便告訴Tony今年希望有這份生日禮物,他一口答應,昨夜飯後到旺角買機,原來6千多便可以了。更令人興奮的是,加上一個mount,便可以用OM的鏡頭,放下了近10年的3支OM鏡,可以再見天日了,以後不再讓小友jaja專美了。

還有一份是獎券基金送的,定期把新曆和舊曆的生日數字作幸運號碼,竟就是在生日那天四字全中,也真有這樣巧的事!

今天,兩個小拍檔約我午餐,帶我到小天使吃意大利菜,氣氛不俗,價錢相宜,他們堅持要做東替我慶祝,盛情難卻,也破例讓他們請了。這兩個小伙子天份氣質各有不同,就是和我份外合得來,走前還想做好一點的,便是多花心力在他們身上,也算是個緣份。

每天醒來,都覺得自己是個很有運氣的人,如果假以時日,有所小成的話,這種感覺,大抵便是源頭了。

2006/06/17

豈能為德不卒

雖說是輕,實在沉重。

原來這裡不設例行挽留,只有例行的問卷和承諾書。問卷是調查你為何要辭職,承諾書是提醒你,若未經批准,將從公事上所得的資料公開,會有被控之虞。

官方對我辭職的回應,就是這樣。當然,近日收到來自各方的道賀和祝願,也證明我在這個圈子著實人緣不錯。

當年在港台辭職,情況相若。那時候雖然算不上表現不凡,也總算年青務實有幹勁,但走的時候,就是沒有人來挽留,卻送我一張 “Thanks for the visit” 的送行咭,有廿多位同事簽名贈言,在他們眼中,我是個快樂的過客。

我注定沒法享受那種拒絕別人挽留的感覺。

走前的日子,竟一點也不輕鬆。這便是受了為德不卒四字之累,還是個顧慮聲名的人,難得潚洒。

這星期公事繁忙,偏偏又患了嚴重感冒,好好打造了十多年的招牌,豈能在末段有失。結果,這幾天,比很多取了病假的人病得更重,還是依時上班。就是怕無端要受為德不卒這一棒。只是,這些窮酸秀才的想法,也有點不合時宜了。目下朝野內外,大官小官,都不計較這些了,他們或許認為做過一點好事,已是揚了名聲,顯了父母,就不計較卒與不卒了。

公,小人也,為德不卒。出自《史記·淮陰侯傳》 ,中學時老師在課堂的講解,已沒有甚麼印象,就是特別記得這一句。

2006/06/03

輕輕的我要走了

十六年前的今天,是我開始現時工作的第一天。仍記得,下班後去維園記念六四一周年的心情。但那是至今最後一次參加六四的公開記念活動。自此,我便以工作的周年記念毋忘六四。

如是者,過了十六年。

前天下班前,終於遞交了辭職信,這回是生平第二次,上一次是十七年前的事了。

Sir,

It is with regret that I write to you to tender my resignation from my post as ......of ....... I have decided to realize my personal goals by pursuing full time study in college. My resignation is effective from 4 September 2006.


As per ......, I am providing you with three months notice. My last working day will be 3 September 2006.

I would like to sincerely thank you for the opportunity to work for you and other colleagues. My experience at the Department has been rewarding and productive which will let me look back with great fondness.

I wish you and everyone in the Department all the very best for the continued success.

Respectfully,


信是由範文改寫的,辭職信也有學問,如何Resigning with Class, 如何Making a graceful Exit都可以在網上找到。

這信等了十多年,終於可發出了。記得早年一位同袍兼摯友常取笑說,我的辭職信的開首永遠是 "I regret to inform you that I am resigning..." 終於,現在進行式可以改成來用說明事實的現在式了。只是,當年的友情,今天已成了過去式,這是十六年裡其中一點遺憾。

2006/05/26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今天在會展看佳士得2006年春季拍賣會展覽,一進場便有種莫名的興奮。

很多年沒有看蘇富比和佳士得了。想不到的是,仍有部份離遠便可看出是誰畫的,那種感覺,像是一種"Welcome back"的暗示。

塵網也不能算誤落,一去也不過十六年,但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的感慨卻是不假的。

剛覆了一個電郵給一位老師:
我初學畫時,就是跟老師學畫陳老師那一派的人物靜物寫生,老師也常提起陳老師,但內容已經很濛糊了。後來進了藝術系,便迷失了,因為沒有人把這些當是創作。將來再拾畫筆,我就是要再畫這些寫生。

文中陳老師即陳海鷹老師,我老師是黃育芬老師。他是我畫畫的啟蒙老師。也虧得媽媽早在我年少時覺得我有藝術天份,送我到黃老師處學畫,由中三至中六的大部份星期五晚上,我都在老師的畫室渡過。由素描到水彩到油畫,我們都是踏踏實實的畫,這些叫根底,現在已沒有許多人講究了。在課堂和歸家途上,我們都有說不盡的話題。人到中年喜愛與小友們拉拉雜雜,大概也是早年受了老師的感染潛伏至今發作。

上了大學後也探望過老師三兩回,後來進了塵網,也曾在街上碰過面,我答應過要回去畫室看看他,至今還未成行,總有點耿耿於懷。倒是當年的一位同門畫友,廿多年來,失散、重逢,又失散、又重逢,至今各有了自己的家庭,還能相聚,這便是緣。

寫著寫著,想起胡適的四十自述,他說好多位朋友本來都說要寫點自述之類,但忙事太多,終其一生未能成事。還是閒來便述一點好,老來當個老編,總比老作來得舒服。

2006/05/16

詩篇十三

因為很戲劇性的原因,寫了一首詩給一位好朋友,她說很喜歡。一時間再寫不出點甚麼,就打開封了厚塵的皮箱,把很舊的詩稿拿出來,用新科技複製了,電郵給她。過了一天,她覆電郵說:我真的很喜愛您的詩,亦很欣賞那些插圖,是否您繪的畫,若是,我真的要說一句您太有才華及藝術情操了!了不起,您應努力去寫詩集。

我很清楚,她沒有我這種修為,只要喜歡,手到拿來,隨便都可以把不成氣候的東西,說成是不可多得的傑作,讓別人好受一點。她稱許的,就是她心裡真的這樣想。這些詩,寫成至今近十五載,看過的大概也是十多人。以前也有朋友看完讚好,我一向以為他們是隨便說說,也許,我是錯了。

當年的失戀小扎一直未能印製成書,如今挑了剛好十三篇,失戀已成過去,無以名之,姑且暫稱詩篇十三!

詩集內除了那幅女裸體外,都是我的創作。

2006/05/08

咱們仨的信

這是近日姊弟三人的電郵往還

大姐:
i take the master cleanser yesterday had 6 cups of that drink in the morning and afternoon a bit hungryhad flower tea at night and a cup of honey and 2 tablets of senokot before sleep this morning, woke up at 7, 2lb less that yesterday drank a cup of salt watergo to bathroom at 7:30, dark green shiti think it is good for the body for taking it 1 or 2 days a month

二姐:
但係,我連續做2 sessions hot yoga都瘦2磅喎! 等我交完功課做多幾次hot yoga同你地bigeatbigdrink慶祝下!
又,拾起舊物,看到此信,除了說明我放棄同你們玩這遊戲外,還有什麼感想?我在blog寫:把很遠的事情想得太多,身邊的親人卻關心得太少。 除了一齊搵好野食,又一齊搵好方法把食完d野X番出黎,仲有物野好玩d? anyway, don't take it serious, 我只不過up下,我都係覺得吃喝玩樂開心d。

大姐:
感想,
1. 原來多年前我地已經有通訊安排, 但相信只有這2項,去到你度停左
2. 時代進步, 現在可以1日email幾次

三弟:
唔食野係可以清下腸胃.....偶爾忙到一日都冇時間食野, dX真係好似老大形容咁, 仲有好多胃氣添.... 時代進步既結果只係慳到郵費.....唔寫都係冇....(^o^)v 不過最少我地知道點解老二要買個倉放野.....呢封信已經接近廿年, 再放下添.....可以拎去拍賣.....如果個郵票仲係到就仲值錢......哈哈哈哈.....

信封和信都在。

我的感想:
1. 老三從未做政府工,何以有香港政府單行紙寫信?是否要通知審計處審計一下?
2. 好彩亞媽生我們三個都不笨,否則,其中一個唔識用電腦,老三又唔興打電話,大家兩岸三地,怕且會老死不相往來。
3. 現在,信件多了,照片多了,買個大一點的Hard Disk 就可以解決了,太好了。

2006/05/06

不亢不卑

今天同事說,找一個接替我工作的人不容易,縱使他一貫客氣,縱使我一貫謙虛,也不想說那裡那裡...

說時遲,那時快,忽然衝口而出說:
可以,找個勤力點的就是了。

想起一班小友,有勤力的,就是不愛乖巧;有乖巧的,就是不愛用功。
有誠懇的,就是不夠世故;有世故的,就是欠了點謙厚待人。

有次她們問起一些工作上的人事的問題,我說了一點看法,也不想多說,總覺得,做人處事,不是說出來的,便說:
你們再長大一點,自會明白。

不亢不卑,是藝術。

2006/05/02

長於春夢幾多時,散似秋雲無覓處

這是舅舅和外甥的電郵

舅舅寫: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覽窗外雲捲雪舒。'偶得佳句,與你共享。真的十分嚮往這個境界,但要達至這境界,先決條件是'閒'。成為有閒階級,才可寵辱不驚,漫不在乎老細怎樣看你。我就是喜歡這樣,干卿底事,真爽。恭喜你,你做到了。

外甥寫:
舅父大人,你太誇獎了,我的修煉還差很遠。 長於春夢幾多時,散似秋雲無覓處。 我不過喜歡做夢吧了。

近日難說得上是閒。
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處理不好,一些無關痛癢的話說錯了。
把很遠的事情想得太多,身邊的親人卻關心得太少。
有朋友的孩子不懂說話,有朋友的孩子忽然病了不能走路,我們家中懂得說話的孩子都走遠了,不懂說話狗兒也給原主帶回去了。
費了一番心血搜集的資料,竟是一本放在家裡封塵數年的書裡全都用過了。
有時間做沒意思的事,沒事間做有意思的事。

還是多得媽媽的沱茶。
下午花了近一個小時,終於把它拆碎,指頭也破了,總算有點意思了。
專心做一樣事,心便閒,茶便香。閒了,便好做夢,還是做夢比做事寫意。

2006/04/28

學術悟性

今天,偶然看到蕭功秦的一篇文章—〈人生經歷與學術洞察力〉,當中有這樣一段:

有學術悟性的人,能從某些歷史軼事中,發現出具有重要意義的資訊,能在腐朽的糞土中發現閃亮的珍珠。例如孫中山在辛亥革命發生後回到上海,曾對上海名士趙鳳昌等人說過,革命成功以後,應該把所有農民的田賦都從此免除了。這一資訊,一般人讀到也說算了,然而一個有悟性的學人能立即從中判斷出孫中山的強烈的浪漫主義心態,使他在許多問題上的政治智力是低於常人的,這有點像熱戀中的愛人智力會下降一樣。(正因為如此,人們也可以理解,為什麼孫中山的好朋友端納會在給友人私信中認為,孫中山的治國能力不如小學生。為此他為中國人民感到擔憂。有關內容詳見《莫里遜書信集》)至少這一資訊有助於我們認識到孫中山性格的複雜性與豐富性。歷史學家在閱讀史料時產生的這種聯想能力,與人的生活經驗有關。一個有悟性的學者,能從大量資訊中找到最有價值的資訊,能對被人們忽視的資訊起到點鐵成金的作用。進而言之,悟性是原創性的起點。

還有這樣一段:

一個人在歷史研究中感悟到的東西,可以作為理解現實生活中的困境與疑難矛盾的學理資源。也許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真正的歷史學家大多是大器晚成的。


看罷這兩段,好像忽然感悟了一點東西。

2006/04/14

開始愛訓人了,難道真的老了嗎?

前日,為奉承長官意願,學員放學後要做幾頁powerpoint,做完給我過目,本來,過眼雲煙的馬屁之作,也不多要求了。

偏偏他們愛弄花巧,照片全部不是橢圓便六角,只是,比例卻沒有弄好,相中人物,不是變了油條,就變了大餅,真的見不得人。

他們的理由,更可怕,是:沒有時間。

昨天,我有機會平心靜氣和這群未來棟樑把事情說一遍,最後,我說:

不要因為時間犧牲質量,不要因為花巧脫離真實。
這是我對大家的期望,希望你們明白我的意思。


開始愛訓人了,難道真的老了嗎?

2006/04/08

搶救歷史

昨午,在學校聽一位教育學系博士講述她研究的淪陷時期香港教育口述歷史,45分鐘,一下子就過去。她說得精彩,我也聽得著迷。我必須用著迷這兩個字,因為我真的著迷了。

博士說,他們在搶救歷史...這是他們的生命史...

黃昏本就約了幾位退休好一段時間的老人家,聽聽他們親口講述73年的一次騷亂事件,短短幾個小時,他們對講述以往的故事是多麼熱切,記憶的片段是多麼豐富,對過去是多麼眷戀...

這是收獲豐富的一天。


附:

從十一萬到三千: 淪陷時期香港教育口述歷史 (1941-45)
Narrating Hong Kong Education during the War Years:
An Oral History (1941-45)

教育學系 張慧真博士
Dr. CHEUNG Wai Chu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tudies

撮 要

本口述歷史項目以個人教育經歷為主線,訪談了27名三年零八個月期間在港任教或讀書的受訪者, 他們的口述歷史是戰時香港教育和社會實況的珍貴見証。此外, 有關的口述歷史更填補了戰時香港教育史的空白。

The oral history project interviewed 27 informants which helped to discover the hidden memories of the educational experience of Hong Kong people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from 1941-45. The interviewees recounted not only the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but also their daily life, working experience and other memories which helped to fill the missing parts of Hong Kong history during the war years.


口頭傳統究研

2006/03/28

與大家分享我和她的喜悅

昨夜,手機有個小友的miss call,她留了口訊:

「...我有個消息想告訴你,今天的最優秀職員選舉,我贏了冠軍,我想和你分享我的喜悅...」

隨後覆電給她,談了好一會,傳來的是謙虛、真誠和樂觀。

掛線後,心裡仍是喜悅。

2006/03/27

盧太覆小讀者

上回不厭其煩囑咐小友們「記得覆mail」,果真湊效。通知聚會的電郵發出後,陸續收到回覆,有來的,也有不能來的,有的更隨郵附上數段近況和心底話,已算是小豐收了。

這是給其中一個小友回覆的段落

(原來, 大家都曾經好有理想... 可惜, 宜家...)
...up & down is normal to promising young people, don't worry. The point is, when you are going down, you know the bottom line and review your value & goal, may be you set them too far and not easy to attain at the moment...守得雲開見月明...


(...大家都求求其, 豆幾皮,如果o係大家都唔著緊、唔認真o既時候你認真, 只會被single out出黎, 比人串...所以,大家都只有抱住事不關己己不勞心o既心態...好悲哀...真係...)

I share your feeling, but you should not be defected by this feeling. When I start my career here, I hated myself to stay in this job. I always think that it's 消耗知識份子的青春. I'm not an ambitious officer, but I never 求求其, I never let myself 搏衰my boss, this is my bottom line, hope you get what I meant.

(到底, 我幾時先搵返我o既方向...廿五歲都黎緊喇...唉)
Don't worry, you are much smarter than I was at your age:-) But, I must stress that knowledge is power, the power to be a remarkable person. Do polish your ability in languages, both English & Chinese, read more books...It help you gear up in 我走我的路with confident & faith.

...one bad news, regret to tell u that...got a sudden stroke & passed away last Saturday. 人生無常,don't spend too much time in the dark side and be good to the ones you love and if you still have extra effort, be good to those you think they don't worth you to do so. At least, one day no matter you leave or they leave, you don't have much regret...

不知不覺間,想起冰心寄小讀者。

2006/03/23

當PHD也可以how to的時候

How to get a PHD
-A handbook for students and their supervisors

上星期在深圳書城搜羅書本做文,順手撿了這本書。

看了兩章,覺得與看烹飪書差不多,就算看完後照辨煮碗,也未必是那味兒。

當PHD也可以how to的時候,40歲女人遇上好男人也是時候出how to了。

2006/03/22

友友防老

上周末,姊妹兩人加上三女友,聊了一個晚上,拉拉雜雜,又談到老和伴。

做護士的Angela說,醫院很多婆婆,臨終前常常來看她們的,都是情況比她們好不了多少的婆婆。帶少許酒意,豪氣地許諾積極為姊妹們找好男人,這將會是比拿博士學位更具挑戰的事業。

養兒防老,在我們這個圈子已永遠被列在議題之外;但是,友友防老,卻是大家的真誠共識。


今天,家翁又入院了。下班後與Tony到醫院看他。房內八張病床躺著的病人,包括老爺子,有七位都是形容枯槁,瘦得不能再瘦,乾得不能再乾,鼻孔套上呼吸喉管的伯伯。

老伴,是 for the better, for the worse。

姊妹們都是怕煩的人,或許,最終還是選擇好好維繫目前的姊妹團隊,直到最後高貴地離開。

2006/03/17

Best Lobbying Time

日前,拾起蔣廷黻的《中國近代史》,看到附錄一段寫他為何選擇專攻歷史:

......進哥大之初,他想做個能左右中園政壇的新聞界大亨﹒所以進了新聞學院。不久﹒覺得要左右政壇必須懂得政治,便進政治研究所改修政治學。最後,認為政治學科所講的政治只是理論而非實際的,"欲想獲得真正的政治知識,只有從歷史方面下手",於是又轉為專攻歷史,主修歷史學,師從著名的政治社會史教授卡爾頓.海斯 (Cariton J.H. Hayes)。......

趁著Tony洗澡的時間,念給他聽,似極做遊說,他照單全收。

終於發現了高效的Lobbying Time

2006/03/13

仿彿仍是個大細路













contact僅有的四位大學同學的電郵,近年都沒有見過面。上月發電郵告知三月十一日在老師家有聚會,三位回覆能隨行,沒料到,當日竟在兩小時內,再號召多兩人。回來把相片寄給他們,寫道:

各位同學,
多年未見,阿Bon肥了,賴子瘦了,梅菜靚了,Solan做了博士了......但大家圍在高生身邊,大學時的相處就如昨日,仿彿仍是個大細路,感覺真好!

阿Bon說
So damn right!
大抵不是指自己真的肥了吧!

2006/03/08

在晉董狐筆

小學習字常臨模正氣歌,只知其形,其義不甚了了。

「在齊太史簡 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 在漢蘇武節 為嚴將軍頭 為嵇侍中血 為張睢陽齒 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 清操厲冰雪 或為出師表 鬼神泣壯烈 或為渡江楫 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 逆豎頭破裂 」

到了中學,老師在課堂把上面的典故逐一解說,才明白多一點凜烈萬古存所指為何,當中董狐書趙盾弒其君的故事最是印象深刻。

大學練習書法,尤愛于右任的草書正氣歌

近日公務煩心,「在晉董狐筆」五字,常浮腦海,Kitty姐語我的知識份子情意結又發作了。

2006/03/06

獅子山下情

 《獅子山下》是歌星羅文的首本名曲,膾炙人口。《獅子山下》亦是香港電台代表作之一,它記錄了香港七八十年代的發展,亦是香港電視史上的里程碑。 當時,我在電視上看到《獅子山下》,我已立志要晉身香港電台,參與製作電視工作。所以一畢業後,立即投考香港電台,至今在港台已工作超過25年,相信讓我來談談和香港電台一起走過的日子,可說是最適合不過了。 多年來,若果有人問我你在哪裏辦公?我會輕描淡寫的說:我在香港電台工作。對方的臉上大多充滿欽佩的表情。年輕時反叛,與父親並不親近,直至有一次,聽到父親跟朋友閒話家常,朋友說他的兒子當醫生,父親說:「我的女兒在香港電台當編導。」結果雙方打個和,誰也佔不了上風。此後我和父親的距離拉近了許多!港台出品 誠信保證 或許在父親眼中,自己的女兒總是天下無敵,舉世無雙。但事實上,在香港電台工作20多年,我可以自由創作,發揮理想,不受外界商業、政治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員工可以憑�專業知識來製作節目,亦成就了許多經典,例如《獅子山下》、《鏗鏘集》、《小時候》、《頭條新聞》、《傑出華人系列》,以及開啟言論渠道的《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千禧年代》及《自由風》等等。香港電台出品,已經成為品牌,誠信的保證。根據港台去年10月進行的一項意見調查,顯示超過七成的受訪者對港台整體印象良好,而亦有近六成半受訪者認為港台的新聞或資訊有公信力。  只是,自回歸以來,香港電台備受一些不公允的批評,認為香港電台吃的是「皇糧」,不做「公差事」,反而與政府唱反調甚是諸多挖苦。去年夏天,更有政府高官出言指摘港台不應製作賽馬及十大中文金曲節目。港台編輯自主受打壓,再次成為社會關注議題。 至今年1月,政府成立檢討公共廣播服務委員會,委任七位成員組成委員會,就本港的公共廣播服務的角色、編輯方針及資源的投放進行檢討。儘管政府多方多次強調此檢討並非針對香港電台而進行,但由於香港電台是目前香港唯一提供公共廣播服務的機構,加上過去發生「名嘴封咪」事件,社會上普遍擔憂言論自由空間被收窄。而今次政府繼「停播賽馬節目」事件後成立檢討委員會,自然難免帶來政府是否要加強力度整肅港台的質疑。根據民主黨於2月3日至7日期間進行的一項意見調查顯示,有接近五成(46.4%)被訪者擔心當局是藉�今次檢討公共廣播服務,來收緊港台的編輯自主權。 編輯自主 有�可尋 身為港台員工一分子,去年面對「停播賽馬、十大中文金曲」事件時,我在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特別會議中,以「小人惶恐」來表達了員工對港台編輯自主受到威脅的擔憂。另一方面,我亦深感無奈,際此21世紀,經濟政治發展一日千里,全球進入一體化,香港邁向公民社會,為何仍有主子視公營廣播為私產,偶有不遂心意的地方就龍顏震怒,而對公營廣播作出訓令?甚麼是「公共廣播服務」?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中的定義,公共廣播服務是為公眾服務、由公眾資助及監管。「公眾資金」可包括牌照費、捐款、由政府直接撥款或間接經由稅項或其他途徑撥出。 不過,無論公眾以何種方式資助,公共廣播服務的存在價值在於為受眾提供高質素的資訊、教育及娛樂節目,從而促進社會進步。要達到此目標,最基本的條件是要保障公共廣播服務免於商業及政治干預。 一直以來,常有人會問,港台接受公帑,為甚麼毋須接受政府指令?為甚麼港台一遇指摘,就將「編輯自主」作尚方寶劍搬出來擋駕?撇開傳媒應扮演監察政府施政角色來說,港台擁有編輯獨立,實在是有法可依,亦是有�可尋。 早在1928年香港電台成立之初,港台的本地新聞是由政府新聞處提供。直至1973年,香港電台成立新聞部,自行負責新聞製作。運作10年後,至1983年6月,港台透過一非正式的約章(Government Secretariat General Circular No.31/83),正式被賦與提供資訊、教育及娛樂節目的功能;亦規範了廣播處長在製作公共事務及新聞節目時,有責任維持一套達到公正、平衡及客觀的編輯方針。 到1995年,政府更與港台簽訂「架構協議」,列明香港電台享有編輯自主。自此港台享有編輯自主權進一步獲得確立。由此觀之,政府亦深明編輯獨立自主對公營廣播機構的重要性。過去多年,縱使有不同的風浪,港台仍奮力維護編輯自主,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堅持在不受外界政治因素影響下,做好公共廣播服務。唯一出路 脫離政府 目前港台面對最大的困境,不是定位問題,而是解決資金來源問題。過去數年,面對政府大力削減撥款,港台發展已經舉步維艱,例如:每年投放於機器設備的資本帳只是整體開支的百分之二或三。加上外界認為港台「吃皇糧,不做公差」看法的大有人在,相信只有脫離政府架構,改由公共資金營運,是唯一出路。目前世界各地均有不同模式的公營廣播服務架構可供參考,哪種模式切合香港的獨特需要?相信只要各方持開放、公正的態度來研究,定必會找到合適的模式。 其實香港民智已開,香港亦邁向公民社會發展。開明管治乃是世界大勢所趨,亦是市民基本訴求。國家領導人溫家寶總理深信政府應將萬民憂樂放在第一位。以民為本,相信特區政府亦會深明此道。 近期有周刊為我起了「白髮魔女」綽號,本人愧不敢當。其實本人只是「獅子山下」一市民,本�謙卑的心,希望可以達成一個卑微的願望,就是希望港台能繼續發聲發力,更好扮演公共廣播服務角色,製作以公眾為依歸的節目。 目前政府正在進行「公共廣播服務檢討」,希望廣大市民積極參與發表意見。
港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主席 麥麗貞
這是Janet上月寫的,雖遲了點打氣,還要叫句,加油。

一個經營書畫文物的中港台人

這是這個學期Team Paper的題目,為此,昨日到鯉魚門專訪故事主角韋節方,在他小本經營的文物店,一坐便是半天。相交廿載,昨天才知道這個復旦才子,竟是在十九歲便已畢業。

半生穿梭中港台,又豈能半天道盡過中起落。

走時,他送我一本何香凝的特大晝冊,放在背包,也不覺沉重,只因,心頭更重。

2006/02/15

生涯規劃

昨天課堂,坐了二十多名初級前線人員,把用心製作多時的生涯規劃課題,用了一個多小時匆匆講畢,看著講臺下,起初只有一兩人留心聽講,漸漸大半數人都有反應,心裡真有點快慰。

他們是三十出頭的人,希望他們回去後,都能細味,無論現在的工作即使看似沒有前途,他們的自身都不可沒有前途。

Kwowledge is money. Knowledge is power.

這是我在完課前給他們的寄語。

2006/02/13

生命原來很簡單

一封以「生命原來很簡單」為主題轉傳電郵,收到多天,一直沒細看。
原來電郵要對方看很簡單,短一點就可以了。

今天又要做迎送貴賓的工作,當中竟碰到一位是大學同窗。上次見他是數年前,他剛轉行做會藉推銷員,那是,他用很生硬的技巧,向我和友人介紹一個不太有吸引力的會藉。那時我心想,一個寫得一手好書法的讀書人,怎會幹這活?今天,我仍在營役迎賓,他已是坐上客。寒喧了數句,他說,當年當推銷員,正是轉型之始,他要多點錢做喜歡的事。月底,系友會有他的書法作品參展。
原來做喜歡的事很簡單,賺多點錢可以了。


生命原來很簡單

有一個人去應徵工作,隨手將走廊上的紙屑撿起來,放進了垃圾桶,被路過的試官看到了,因此他得到了這份工作。
原來獲得賞識很簡單,養成好習慣就可以了。


有個小弟在腳踏車店當學徒,有人送來一部故障的腳踏車,小弟除了將車修好,還把車子整理的漂亮如新,其他學徒笑他多此一舉!後來雇主將腳踏車領回去的第二天,小弟被挖角到那位雇主的公司上班。
原來出人頭地很簡單,吃點虧就可以了。


有個小孩對母親說:「媽媽你今天好漂亮。」
母親回答:「為什麼?」
小孩說:「因為媽媽今天都沒有生氣。」
原來要擁有漂亮很簡單,只要不生氣就可以了。


有個牧場主人,叫他孩子每天在牧場上辛勤的工作。
朋友對他說:「你不需要讓孩子如此辛苦,農作物一樣會長得很好的。」
牧場主人回答說:「我不是在培養農作物,我是在培養我的孩子。」
原來培養孩子很簡單,讓他吃點苦頭就可以了。


有一個網球教練對學生說:「如果一個網球掉進草堆裏,應該如何找?」
有人答:「從草堆中心線開始找。」
有人答:「從草堆的最凹處開始找。」
有人答:「從草最長的地方開始找。」
教練宣布正確答案:「按部就班的從草地的一頭,搜尋到草地的另一頭。」
原來尋找成功的方法很簡單,從一數到十不要跳過就可以了。


有一家商店經常燈火通明,有人問:「你們店裡到底是用什麼牌子的燈管?那麼耐用。」
家回答說:「我們的燈管也常常壞,祇是我們壞了就換而已。」
原來保持明亮的方法很簡單,只要常常更換就可以了。


住在田邊的青蛙對住在路邊的青蛙說:「你這裡太危險,搬來跟我住吧!」
路邊的青蛙說:「我已經習慣了,懶得搬了。」
幾天後,田邊的青蛙去探望路邊的青蛙,卻發現他已被車子壓死,暴屍在馬路上。
原來掌握命運的方法很簡單,遠離懶惰就可以了。


有幾個小孩很想當天使,上帝給他們一人一個燭臺,叫他們要保持光亮,結果日子一天,兩天過去了,上帝都沒來,所有小孩都已不再擦拭那燭臺。
有一天,上帝突然造訪,每個人的燭臺都蒙上厚厚的灰塵,只有一個大家都叫他笨小孩的小孩,因為上帝沒來,他也每天都擦拭,結果這個笨小孩成了天使。
原來當天使很簡單,只要實實在在去做就可以了。


有一支淘金隊伍在沙漠中行走,大家都步伐沉重,痛苦不堪,只有一人快樂的走著?
別人問:「你為何如此愜意?」
他笑著:「因為我帶的東西最少。」
原來快樂很簡單,擁有少一點就可以了。


人生的光彩在哪裡?
早上醒來,光彩在臉上,充滿笑容的迎接未來。
到了中午,光彩在腰上,挺直腰桿的活在當下。
到了晚上,光彩在腳上,腳踏實地的做好自己。
原來人生也很簡單,只要能懂得「珍惜、知足、感恩」你就擁有了生命的光彩。

2006/02/05

我們聚故我們在

自上月初開始,先後發了三次電郵,相約小友們共聚,到最後召集,仍是疏疏落落收到十個八個回覆,今天卻前前後後來了近三十人,熱熱鬧鬧過了一個人日。

相聚,比電郵更有力證明聯繫的存在。

不過,席中卻不忙囑咐小友要“記得覆email”,email etiquette 將是成功基本功。

懂得這道理之前,著實也冷落過很多朋友的電郵,聯繫也在不知不覺間中斷了,確是有點可惜。


聚會留影

2006/01/26

to see and to be seen

今天課堂上,討論 strong tie and weak tie,老師問大家在工作上是否需要靠強連繫,到我發言時,我說若平淡過一生,沒有甚麼所謂,要出頭的話,強連繫是有作用的,所以 to see and to be seen 很重要。

to see and to be seen ,很多人不肖為,卻又不安於平淡,就是這樣過了一生。

2006/01/22

學習好好學

近日在看《這個世界會好嗎:梁漱溟晚年口述》

書封面有這樣一段話:
吃飯好好吃,睡覺好好睡,走路好好走,說話好好說,如此之謂“敬”。敬則不茍偷,不放肆。敬則心在腔子裏。敬則不逐物,亦不遺物。由敬而慎,以入於獨,此伍先生之學也。逐物則失心,遺物同一失心。只是即物見心,心卻不隨物轉。

這個「敬」字,解釋了近日耳聞目睹的幾個情景。

有位已為人師表的同學,不只一次,帶著放在膠袋的炸雞腿進班房吃,膠袋的聲音和炸雞腿的味道都影響了同學上課。

又有一位從事教育的同學,一進課室,便問教授:「亞Sir,有無開冷氣。」

校長在學堂給學員開學訓話,竟有學員的電話響起來。

在氣功班上每當大家都在靜心練習,總有幾位在練功時間聊天聯誼。

吃飯好好吃,睡覺好好睡,走路好好走,說話好好說,這是很難學懂的道理嗎?

若懂這個這理,學習好好學,大概不應發生這些事情。

2006/01/07

他要早一點兒走了



一直很喜歡這幀照片,因為這照片有個性。
也一直很喜歡這幀照片裡的朋友,也因為這些朋友有個性。

很記得當時我們在擺 post,他說要來個過鏡。這就是,不過是過鏡,也做足功夫,絕不欺場。

今回,真的又來個過鏡就走了,也許要趕下一回更精彩的演出。


阿太說:
Is that u on ATV news on Jan 1? the beautiful bride who married on the very first day this year?I think so!In fact he was listening to the news cast cos he was too weak and tired watching it. So I told Yeung Kong immediately that I saw Ha Mui get married! And I asked him if he heard what I said, he replied that he got it! Alas, a few hrs after that, he left... I don't know what to say... Pls take care too!

我也不知說甚麼,只能回答當時心中所想:
you two are always on my mind, may be, that's why my news come to Yeung Kong before he left.

2006/01/03

天賜良緣,低調不得






Maggie話: “咁遲結婚既人,咁早結婚架!”

不但早,更是最早。
就是因為最早,我們成了短暫的新聞人物。

Kitty 姐話: “出左 3 個 kiss shot 和 2 次 sound-bite(>新聞影片),盧太果然勁。”

蘋果記者話我們的故事特別,去了深圳渡蜜月,都要做長途電話訪問。

盧生盧太話:“無你地班friends,邊有咁勁!”

這兩天收了很多祝賀的電話、電郵和短訊,能擁這麼多的祝福,我們的日子,真的沒有白過。

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2005/12/24

2005/12/19

所以,我就是愛他

昨夜,電台把他在網上論壇的留言讀了出來,他雀躍了一會兒,他是這樣寫的:


香港最可愛的地方是每人可發表一已之見,但不是偏見。不知那些學者有否出席昨天的遊行,如有的話,是否目擊警察憑咭放人?若在現場,有否站在韓人與警察中間作調停?我並沒有在現場,都是從電視及報刋得知當時情況。不知學者們是否和我一樣?都是道聽途說。但電視劃面及報刋所報導的並不是憑空掐造,是確曾出現。我認為警察行動是應該的,我以他們的表現為榮。作為紀律部隊一員(不是警察),我亦有參與籌備MC6,早期我亦覺得是香港部分人士好大喜功,不應自找麻煩。但事實証明我錯了。在MC6期間,我得知並看見受影響國家國民的苦況,給我們在各方面上了寶貴的一課。作為東道主,政府做得很好,香港對國際的承擔是應該的。反而我覺得香港是最終的得益者,無論在籌備、保安及其他配套上都獲益良多。這些經驗不是用錢就可以買到。

在此,為香港未來,我很希望大家都採用正面、積極的態度來批評及監察政府運作,不要雞蛋裡挑骨頭。那就是香港之福。

(千禧論壇>討論題目:世貿風雲變, 有何感想? )



我們的生活,一向平淡簡單,飯間睡前談的多是公事新聞,少有刻意安排的浪漫,如是者便過了十年八載。

這樣超穩定的關係,終於,也要依法註冊了。

當我用"May I have your attention, please"為題,給吧友電郵通知當日詳情,

Kitty 指:
主旨這麼冷淡,文筆這麼抽離,教人不知如何應對呵。

老虎話:
半年前飲咗一餐, 今天收到官式通告一個行政需要的婚禮,然後再等待半年後將有個正式行禮,次次都話未曾真箇,不必送禮,摸不著頭腦,混沌混沌......

近日問他,是否已準備好,他說心理和生理都已作好了準備。

我卻不知是感染了輕微的婚前恐懼症,或是對媳婦的身份,有先天性敏感。

不過,相伴一起走餘下老病死的日子,早已無反顧了。

他常因公務在家不安。記得多年前,他因事未能處理好下屬的評核,多番怪責自己,最後在休假期間,也要親自把事情弄妥,不欲影響後輩前程。那時,不期然想起歐陽修瀧岡阡表寫母告之其父“施於外事,吾不能知。其居於家,無所矜飾,而所為如此,是真發於中者邪!嗚呼!其心厚於仁者邪!”

所以,我就是愛他。

2005/12/18

不發表,便發臭 - Publish or Perish

這話是引用別人的,但已記不起出處了。
此話目的,是鼓勵大家把爭取把論文發表的。

與其發臭,不如獻醜。

colorbar旁又設papersbar,如是而已。

2005/12/09

給表弟的信

表弟是個反叛少年,相貌當當,自少聰明,長大後獨欠忠孝仁愛。

過往十年疏於聯絡,年中偶爾見面一兩趟,沒有著意他的成長出了問題。近幾月與他父母攜手合力,本甚樂觀情況可好轉。身體力行三月,實慶幸膝下無兒。

近日多番留言給他,這是最近一封

表弟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你有不再捱苦,不再捱窮的志向是很好的。
但這個方向,不帶著忠信、孝道和仁義上路,註定會迷失的。
希望你有機會靜下來反省近日的行為,若你覺得自已心安理得的話,你便已經迷失了。
一個不忠不孝的人,就算一朝大富大貴,也不會舒適久享的。
一個執迷不悟的聰明人,走到盡頭方歎一生走錯了路,豈不是比不上一個走對了的平凡人。
你是聰明人,自會明白。
但你若執迷不悟的話,你這刻便開始輸了。
表姐接觸過的好人壞人不會比你少,甚麼人靠得住,甚麼人靠不住,心裡很清楚,你想做那種人呢?
表姐


老師教王陽明的教條示龍場諸生,一來先要背誦,老師功力不凡,把立志、改過及責善三條教授得通透,唯是勤學一條因時間關係,跳過了沒有教,立了志,自會勤。當年學這課書時比表弟現在的年紀還要小,已懂這是篇上好的課文。二十多年了,課文仍然深刻,老師的風采亦爍然在目,可惜的是,老師退休不久便過身了。

2005/12/03

說真話

在另一個小女孩的xanga,看到她把很多不忿氣的事情毫的無保留的說出來,真的喜驚參半。

給她寫了封電郵

敢言敢作敢為本是很高尚的情操,但今天的世情似乎給你太少空間了,如果在自已的天地也要畏首畏尾,太不平了。

但好多事白紙黑字寫了,沒法抹去,在網上就更是任人copy & paste.

......這些你再成熟一點時,定會體會,我總覺得給你們說太多負面的東西不是好事,但見著你們一班小女孩,走的是我自已跌過痛過的路,忍不住,還是要提醒。 我今天的生活悠然自得,一是因為一直都是說真話,二是因為很多真話沒有說出來。......

十一月號《明月》悼念巴金的特輯,就是以「彰顯講真話的精神」為題。

真話,有說出來的,有留在心裡的。

巴金老人在泉下,大概也會說句孺子可教也。

Go Ahead, Rate My Life...

在一個小朋友的xanga看到這個網址,雖然不惑已過,知命將來,網上遊戲,玩玩無妨。

http://www.monkeyquiz.com/life/rate_my_life.html

This Is My Life, Rated
Life:
7.9
Mind:
7.9
Body:
9.1
Spirit:
8.8
Friends/Family:
6.6
Love:
7.7
Finance:
8.4
Take the Rate My Life Quiz

2005/11/04

由草根走向知識份子型貴婦如何可能

人生第一份Review Essay 終於完成了。

雖然相當幼稚,文字也生硬,且別人的意見多,一己之言少,仍厚顏e-mail給Kitty姐討教,深夜2355送出,不到1小時在0043已收到回覆,能不感動乎。

Kitty姐評語:
寫公共知識分子,當然不能不說 Weber,但我在想公共二字是否要在西方的公共空間的框架下才有討論空間?中國人有公共這個概念嗎?還是將公共空間私有化?我沒有看過Weber 的書,也不知道這詞起於俄國。
但我看見中國人的互相踐踏就怕怕,好像文革從未了斷過。大家都在發聲,可是距離真理愈來愈遠。
文字有點乾呀,抄錄太多吧,聽不到你自己的聲音喎。


不敢怠慢,促覆之:
咁乏味都居然口肯得落,仲來過review of review,太令人感動了!
的確別人的東西比自已的多好多,此乃才疏之故。但我揀這題目入門,我想是走對的。
生吞活剝的過程中,認識了的很多人物,這些人本應早點認識的。

Kitty姐隨即又贈言:
我覺得你對「知識份子」這個詞有非常重的情意結,是個人的期許還是別的我不清楚,不過如果做學問能結合/伸展自己抱負,無論結果如何,你已經贏了,這樣說好像太功利吧,或者應該說在過程中你如此享受,確是人生一大快事,想想去到人生一半路程,快感,無論在那一方面,都愈來愈少了,姊妹,好好的享受吧...

Kitty姐順道約weekend飯局,我說更愛weekday茶聚,皆因High Tea好有貴婦 feel。戲言對貴婦與知識份子有同樣深的情意結,下篇功課或許要研究〈由草根走向知識份子型貴婦如何可能〉。

2005/10/25

誰在影響中國,誰在影響我

近日因看了2004年9月份南方人物周刊《影響中國公共知識分子五十人》,把名單內還未認識的人物,遂位在網上搜查,隨之定了第一份功課的題目:

公共知識分子論公共知識分子
-由南方人物周刊:《影響中國公共知識分子五十人》說起

名單上有位學者說,他影響不了中國。

影響不了中國,也要影響那些影響中國的人,也要影響那些希望影響中國的人。

大概,當代中國知識分子要有這樣的抱負。

多謝的藝術

Lina 的生日,眾友又急不及待大吃大喝大笑了一個晚上,從她的道謝電郵發出時間推算,大概是浦抵家便即打即發,全文如下:

多謝M記與我同期生日 ,加重份量 ………多謝蝦姊晨早祝我生日快樂 ,引發依個聚會 ……….. 多謝小秘書及老細一早預備加入聚圈 ……….. 多謝蝦妹舉腳加入 …….. 多謝麗儷人唔預備星洲之行 , 走黎大飲大食 ……… 多謝老虎及尾玉在我不敢騷擾之下自動叨擾……… 多謝蝦公無端端黎食小小比多多……… 多謝天喜飲支啤酒七十五………. 多謝各位!!!!!!!!!!!!!!!!!!!!!!! 善有善報!!!!!!!!!!!!!!!!!!! 多謝 多謝多謝 ………

壇主修煉還未及半世紀,已能在出世與入世間進出自如,佩服,佩服。

2005/10/21

優秀是教出來的

星期天早上聽香港電台訴心事家庭,節目中林浣心校長介紹了Ron Clark 的 The Essential 55,中文譯作「優秀是教出來的」。
在網上找到書裡說的55個基本要點送給一群小女孩,可惜她們都沒有好好地看。
第9點是:別人送你任何東西,都要說謝謝。
電郵發了很多天,卻沒有收到一封說謝謝的回郵......


55個基本要點是:

1. When responding to adults, you must answer "yes, ma'am" or "no, sir."
與大人應對,要有禮貌,有分寸。

遇到大人,要主動稱呼。大人問你話,你一定要清楚回答:「是 / 不是 / 好 / 不好 / 有 / 沒有」或說「我不知道」。不可以光是點點頭或搖搖頭,也不可以含糊答『哦』或『嗯』。

2. Make eye contact. When someone is speaking, keep your eyes on him or her at all times.
與人互動,眼睛要看著對方的眼睛。

看著別人的眼睛。當別人在講話時,你的眼睛要一直看著他。如果旁邊有人發言,你就轉頭去面對那個說話的人。

3. If someone in the class wins a game or does something well, we will congratulate that person.
別人有好表現,要替他高興。

如果班上有同學贏得比賽,或有什麼出色的表現,大家都應該鼓掌恭喜他。鼓掌應該持續至少三秒,手掌的角度要剛好,才能拍出響亮的掌聲。(我知道這樣說很蠢,可是孩子喜歡聽這一套。)

4. During discussions, respect other students' comments, opinions, and ideas.
尊重別人的發言與想法。

課堂上進行討論時,要尊重別的學生的看法和意見。盡可能這麼說:『我同意約翰的說法,而且且我還覺得…』或是『我不同意莎拉的看法。她的觀點很好,可是我認為…』或是『我認為維克多的看法很棒,他的話讓我想到…』

5. If you win or do well at something, do not brag. If you lose, do not show anger.
勝不驕、敗不餒。

贏得任何比賽,或有任何好表現,都不可以炫燿。如果輸了,也不要顯露生氣的模樣。你可以這樣說:『參加剛剛這場比賽真是愉快,希望將來還能和你較較高下。』要不然就什麼都別說。生或說話酸溜溜,說什麼:『我剛剛又沒盡全力,你真的沒那麼好』之類的,紙ˋ表示你很遜而已。

6. If you are asked a question in conversation, you should ask a question in return.
如果別人問你問題,你也要回問他問題。

如果有人問你一個問題,你應該也回問他一個問題。如果有人問:『你這個週末愉快嗎?』你不止應該回答愉不愉快,還要回問他。舉例來說:
我:『你這個週末愉快嗎?』
你:『很愉快,我和家人去逛街買東西。你呢?你這個週末愉快嗎?』
讓別人知道,你就跟他關心你一樣地關心他,這是基本的禮貌。

7. Cover your mouth when you sneeze, cough, or burp. Afterwards you should say "Excuse me.
"打噴嚏、打哈欠、打飽嗝的時候要將嘴巴遮住,並適時地說對不起。

咳嗽、打噴嚏、打嗝時,得體的做法是別過頭去,並用整個手掌掩口。不要手握拳。然後你應該說聲:『對不起。』

8. Do not smack your lips, tsk, roll your eyes, or show disrespect with gestures.
不可以做出不禮貌的小動作,如咬唇、目斜視、發出嘖嘖聲。

不要用咂嘴、翻白眼等類似動作表示輕蔑。

9. Always say thank you when you are given something.
別人送你任何東西,都要說謝謝。

每次我送你什麼獎品,你一定要說謝謝。如果你在收到獎品三秒之內沒有說謝謝,我會把送給你的東西收回來。因為不表示感謝是沒有藉口可以通融的。

10. When you receive something, do not insult the gift or the giver.
當你收到禮物時,不可以嫌棄禮物不好、埋怨送禮的人。

有人送你東西時,絕對不要嫌棄禮物,也不要暗示你不領情,侮辱送禮的人。

11. Surprise others by performing random acts of kindness.

用小小的貼心,為別人製造驚喜。

隨時為別人做一些小小的貼心服務,帶給別人一個小驚喜,至少一個月一次。

12. When grading other students' papers, give only the correct grade.
改別人考卷時,請謹慎。

偶爾我會讓學生互相改考卷。為同學打分數時,如果你打錯分數,不管是打太高或打太低,多給的或少給的分數將由你自己的分數扣除。在別人的考卷上只能打『X』,以及答錯題的題目。

13. Follow along when we read together in class.
當全班共讀時,請看著正在唸的一字一句。

我們在課堂上一起讀課文時,你眼睛一定要看著課文的一字一句。如果我叫你一人把課文讀下去,你一定要知道我們讀到哪裡,立刻就接著讀下去。

14. Answer all written questions with a complete sentence.
句子回答所有的問題。

用紙筆作答的所有問答題,都應該以完整的句子回答。舉例來說,如果題目是:『俄羅斯的首都要哪裡?』應該答:『俄羅斯的首都是莫斯科』此外,與別人對話時,以完整的句子回答問題也很重要,因為那是表現尊重。譬如,如果有人問:『你還好嗎?』你不應該只說『很好』,而應該說『我很好,謝謝。你呢?』

15. Do not ask for a reward.
別要求回報。

學年中我不時會發獎品,獎勵學生在操行或學要各方面的優良表現。可是,如果你開口主動要獎品,我就不會給。開口問表現良好有沒有獎,是很沒禮貌的。你努力做個好學生,應該是為了你自己好,而不是為了要有獎品。我通常會獎勵每一個在單元測驗考一個一百分的同學。如果你考一百分,並開口問你有沒有獎品,所有考一百分的同學就通通都沒有獎品。

16. You must complete your homework everyday.
每天都應完成作業。

每個學生每天都要交每一科目的家庭作業,沒有例外。

17. Subject transitions will be swift, quite, and orderly.
更換上課科目時,應安靜、迅速、有秩序。

課堂上,教完一科要換別科時,換的過程要迅速、安靜、有秩序。大家應該總是以最快的速度,從一本課本換到另一本,連帶所有家庭作業和必要的教材都準備好。轉換的時間應該不超過十秒鐘,我們則以七秒鐘為目標。

18. You will make every effort to be as organized as possible.
做什麼事都要有條理。

做什麼事都盡可能有條不紊。

19. When homework is assigned, do not moan or complain.
當老師指定作業時,請不要抱怨或發出呻吟聲。

當我指派家庭作業時,不要抱怨。抱怨將導致作業份量加倍。

20. When a substitute teacher is present, all class rules still apply.
有代課老師來,班級的規定一樣要遵守。

代課老師來代課時,你們要和我在的時候一樣遵守班規。(我知道執行起來有困難,但還是很重要。)

21. Follow the specific classroom protocols.
言或起身,應遵守規矩。

要遵守某些課堂禮儀。為了要專心、有條理、有效率,要遵守下列規矩:

A: 未經許可,不要離開你的座位。例外是身體不舒服的時候,不舒服的話,不用問老師,快去洗手間或醫護室。
B: 不要發言,除非:
1. 你有舉手,我也叫了你的名字。
2. 我問你問題,你回答。
3. 在下課或午餐時間。
4. 老師說你可以說話的時候(像分組討論)。

22. You may bring a bottle of water to class. You may not leave for a drink of water during class.
上課時請帶水壺或一杯水,課堂中請勿離開教室喝(裝)水。

你可以帶一瓶開水放在桌上。我在上課時不可以問是不是可以去倒水。你甚至可以放吃的東西在桌上,只要別人沒看到,我也聽不到你吃東西的聲音。

23. Know other teachers' names and greet them in the hall by name.
要認識其他老師,並在校園中禮貌問候。

快速記住學校其他老師的姓名,並這樣打招呼:『某某老師早』或『某某老師好。老師今天穿得好漂亮。』(如果是全班列隊前進,照規定是不准說話的,所以這時不可以和遇到的老師說話。但是在上下學、下課休息、幫老師跑腿、外出辦事或換教室上課時,你就應該和其他老師打招呼。)

24. Keep yourself and the bathrooms clean and germ-free.
請保持身體、座位、盥洗室乾淨,讓病菌遠離。

如廁後要沖水和洗手。使用公廁的話,洗手前要先拿一張紙巾。洗完手要拿著紙巾關水龍頭,再娶另一張紙巾擦乾雙手。絕對不要用乾淨的手去碰別人髒手碰過的地方。

25. Greet visitors and make them feel welcome.
與訪客親切問好,讓客人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學校會有訪客來參觀。如果來參觀我們班,我將派兩名學生去外面迎接。負責去迎接的學生會拿一個歡迎某某先生或某某女士光臨的牌子。來賓到達時,這兩名學生要和他握手,介紹自己的名字,並歡迎這位來賓光臨。兩位學生先帶來賓簡單參觀大樓的設施,再帶來賓到教室。

26. Do not save seats in the lunch room.
不要幫同學佔位子。

在校內的公用場所,不要幫要好的同學佔位子。如果有同學想要坐下,就讓他坐。不要排拒任何人。全校都是一家人,彼此之間要親切、要尊重。

27. Do not stare at a student who is being reprimanded.
當同學被罰時,請勿看著他。

不管是我還是其他老師在責罰某名學生時,都不可以盯著那個學生看。如果是你惹麻煩挨罵,你也不希望別人看著你,所以別的同學挨罵時,請不要看著他。如果是你正在被我罵,也請不要生那些看你的同學的氣。請告訴我,讓我來處理。

28. Call me if you have a question about homework, and leave a message--once.
對作業有問題,可以打電話給老師,電話留言只要留一次就夠了。

如果你有家庭作業的問題,你可以打電話給我。如果我不在家,可以這樣留言:『克拉克老師您好,我是某某某。我的什麼作業有問題要請教您。可能的話請您在幾點之前回電話給我。謝謝。』沒必要留言十四次。

29. The ABC's of etiquette.
用餐的基本禮儀。

用餐時有些禮儀一定要遵守,我稱之為『用餐禮節ABC』

30. After you eat, clean up after yourself.
用完餐,自己的垃圾自己處理。

用餐完畢要自行清理。要清潔桌面,確定沒有留下垃圾在地上或附近。不論你身在何處,都要為你自己製造的垃圾負責,確定沒有亂丟,這很重要。

31. When you stay in a hotel, leave a tip for the hotel workers who are responsible for cleaning the room.
接受別人的服務要惜福。

你在餐廳、旅館等場合所受到的服務,你要懂得惜福感恩。

32. On a bus, always sit facing forward.
在校車或公車上,請坐好、面向前。

撘公車或校車,總是面朝前方坐著。絕對不要轉頭和其他學生交談,不要把任何東西伸出窗外,不要離開座位走來走去。下車時,一定要和司機說謝謝。

33. When meeting new people, shake hands and repeat their names.
認識新朋友,應禮貌握手、並記住對方的姓名。

到校外進行戶外教學時,我們會遇見不同的人。當我介紹你們認識這些人時,你們要記住對方的名字。大家離去時,一定要握手道謝,記得要稱呼對方。
34. When offered food, take only your fair share.
用餐時,請適量(或少量多次)取用。

有機會讓你拿東西吃時,不論是『吃到飽』的自助餐還是班上有人請客,絕對不要貪多拼命多拿,不只是因為吃不完會浪費,也因為你如果沒有留下足夠別人吃的份量,是很失禮的行為。

35. If someone drops something, pick it up and hand it back to them.
別人掉東西,請彎身去幫他撿。

不論我們是在校內,還是出去坐校外教學,如果有人掉了東西,請幫忙撿起來,並物歸原主。即使物主比較靠近東西掉的位置,你還是要彎腰幫忙撿,這樣才顯得有教養。

36. If you approach a door and someone is following you, hold the door.
請為跟隨在你後面的人開門後、並扶助門。

如果你走進一扇門,有人在你後面,你要幫他扶住門。如果門是用拉的,你就拉開門,但自己先不進去,扶著門在旁,禮讓另一個人先行,你自己再進去。如果門是用推的,你自己就先進去,再幫後面的人扶住門。

37. If someone bumps into you, even if it was not your fault, say, "Excuse me."
當與別人對撞時,無論是不是你的錯,請說對不起。

如果有人撞到你,即使不是你的錯,也要說對不起。

38. When we are on a field trip, there will be no talking as we enter a building.
進行校外教學時,無論是到哪一個公共場所,請保持安靜。

當我門舉辦校外教學時,進去任何場所都不可以講話。大家就悄悄的進去,安靜到沒人注意到我們的存在。無論是電影院、教堂、劇院或任何人群聚集的場所,都適用這條班規。

39. On a field trip, compliment the place you are visiting.
去參觀時,要不吝於讚美。

進行校外參訪時,不妨讚美一下我們正在參觀的地方。


40. During and assembly, do not speak and do not look around and try to get the attention of your friends.
參加聽講、表演聚會,請勿交談或是與朋友打招呼。

全校集會時,不要說話,不要東張西望,也不要試圖吸引別班朋友的注意。我們所呈現出來的形象,就是自愛、自重。

41. At home, answer your phone in a polite and appropriate manner.
接聽電話時,言談要得體。

當你在家接聽電話時,一定要應答得體。

42. When returning from a trip, shake the hands of every chaperone and thank them.
一趟校外教學結束,要謝謝所有隨行的老師和家長。

校外參訪結束時,你們要握一握我的手以及每一位隨行老師或家長的手。要說謝謝我們花時間帶你們出來,要說你很高興有這次參訪機會。我關心的不是我自己是否被感謝,我是要教你在有人撥出時間精力為你付出時,你要適當地表示感恩。

43. On escalators, stand to the right, walk to the left. Let others exit an elevator before you enter.
搭乘電扶梯時,要站右邊,讓趕時間的人走左邊。

搭乘電扶梯時,大家要靠右邊站,讓趕時間的人從左邊通行。當我們要進入升降梯、地鐵、進出口時,都要先等裡面的人出來,我們再進入。

44. When walking in line, keep your arms at your sides and move quietly.
列隊行進時不要說話。

排隊時要排成一列,距離前面同學兩、三呎(七、八十公分),雙手垂兩側。臉朝前,絕對不要說話。

45. Never cut in line. If someone cuts in front of you, do not say or do anything, but let me know.
不可以插隊;但看到別人插隊不可以大呼小叫,讓老師知道就好。

絕對不要插隊。如果有人在你前面插隊,不要說什麼或做什麼。就讓那個人插隊,但要讓我知道這件事,我會處理。如果你打抱不平,可能會惹上麻煩,那不值得。只要讓我知道就好了。請以同樣的方式處理同學之間的所有紛爭,在你自己解決任何問題之前先來找我。

46. Do not talk in a movie theater during the movie.
看電影時不可以說話。

到電影院看電影時,無論如何都不要講話。我不管電影有多好看,也不管你要告訴旁邊的人什麼事,連悄悄話也不行!不可以把腳放在前面的椅子上。如果要吃東西,必須進可能不出聲。如果買了一包糖果想在看電影的時後吃,你要在開演前就打開包裝。看電影時開著行動電話或呼叫器,也很失禮。

47. Do not bring Doritos into the school building.
不可以帶多力多滋來學校

不要帶零嘴『多力多滋』到學校。

48. If any child in the school is bothering you, let me know.
有誰欺負你,讓老師知道。

如果有任何同學找你麻煩,讓我知道。我是你的老師,我本來就應該照顧你和保護你。我不會讓學校裡的任何人欺負你或讓你覺得不舒服。相對的,我要求你不要自己處理;讓我處置這個學生。

49. Stand up for what you believe in.
自己的理想自己要堅持。

捍衛你的信念。如果你全心全意相信自己的方向沒錯,就不要因為別人的否定而畏縮。

50. Be positive and enjoy life.
要樂觀,要享受人生。

要積極地去享受人生。有些煩惱是很不值得的。看事情要看清大小輕重,要專注生命中美好的那一面。

51. Live so that you will never have regrets.
別讓將來有遺憾。

生活要抱著『別讓將來有遺憾』的態度。如果你想做什麼,那就去做!絕對不要讓恐懼、疑慮或其他阻擋你。如果你想要追求什麼,就全力去追求。是你想做的,就要努力,沒真做到絕不放棄。如果你有什麼夢想,你就要竭盡所能去實現,直到夢想成真。

52. Accept that you are going to make mistakes. Learn from them and move on.
從錯誤中學習,繼續向前邁進。

你是會犯錯的,請接受這個事實。你要從錯誤中學習,並繼續前進。

53. No matter the circumstances, always be honest.
不管如何,一定要誠實。

無論什麼情況,一定要誠實。你做了錯事,最好對我坦白承認,因為我欣賞誠實的人,常會因為你誠實而選擇不給予任何懲罰。

54. Carpe Diem.
抓住今天。

把握今天。今天是不能重來的。所以不要浪費它。生命是由特別的時刻組成的,許多時刻之所以特別,就是因為我們把警戒心拋到腦後,先行動再說,抓住這一天。

55. Be the best person you can be.
在你的能力範圍內,做最好的人。

在你的能力範圍內,做一個最棒、最棒的人。

2005/10/11

好為人師

春去秋來,是夜,與一群陽光小女孩慶祝她們入職一周年,心裡真的來了個老懷安慰似的樣兒。

jaja竟在清晨便把席間照片,放上了她的相簿,其情可見。

不覺又哼起新亞校歌:「艱險我奮進,困乏我多情,千斤擔子兩肩挑,趁青春,結伴向前行......」

韓愈《師說》 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好為人師,傳道受業,教學相長,如是而已。

2005/10/02

媽媽的事

昨日傍晚,安頓好媽媽後,便往Lina家會bar友,藉詞相聚看煙花,拉拉雜雜又聊了一個夜晚,總有趣事打包帶走。但亦有把心裡悶氣吐出,乘機洩洩氣的時刻,席間,也說起媽媽的事。

自從把媽媽的事,由家裡帶到bar友電郵圈,很感激多位好友把自己的經歷體會道出。

......誰不愛父母,只是方式不同,各人都用自己認為最好的方法,各人都盡力盡孝不能以時間,金錢,去秤量,正因為大家都出於愛,就不能判個是非黑白與對錯。這也是老套的一句:清官難審,於是,最好拿出中國人不民主的一套依長幼序拿主意。蝦弟,你當然覺得不中聽,因為你最小,我敢提以上的意見,是因為我也有愛父母的兄弟姊妹,父母跟我住了七年,到了要決定送入醫院,入安老院,是否插喉的關節,我是採用長幼序的,由老爸開始。不要太催逼,你們三姊弟都是父母心頭一塊肉,你雖然做了許多游說工作,也要尊重父母心中的考慮,讓他們自己選吧。能為朋友分憂,很是光榮......
老虎剛歷新喪,電郵字裡行間,見盡孝心


......許諾獨攬照顧母親之重任,需要無比勇氣和堅忍,蝦弟內心當然是爭鬥不已,爭鬥源於一種驚懼,一種認為送母親到安養院就等同於棄守最後防線的驚懼,一種大逆不道的驚懼。在這種驚懼下,也許蝦姐蝦公蝦妹都要認真細心思索,你們真的還有信心嗎?這個安排無疑是讓大家可以透一口氣,但透氣之後又怎樣呢?伯母之情緒早已失陷於自己的乏力無能,她又怎樣解讀到安養院去的安排?這個安排最壞的情況會是何等光景? 守護年邁雙親,艱難比照顧稚子更大,箇中所需的耐性和包容難以斗量。少一分信念都不能持,但願蝦氏各人在信念動搖之際能以愛相守,以兩老的意願為考慮之本......
請勿放棄母親是可以醫好的這個信念。 恕我多事,搭嘴人家家事,只因我已錯過了為我的母親延醫治病的機會了......

Maggie 母親去世經年,說到媽媽的事,仍是哀傷


這些日子的不安得以轉化,還是多得朋友。

媽媽的事,早晚會發生在我們的身上,料理媽媽的事,像是長跑熱身鍛煉,是否認真全面,在起步的初段,是分別不大的,但跑下去...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