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04

但見翡翠蘭苕上,未掣鯨魚碧海中

今午,老友來電說亞叔走了,一時聽不清,想不起那個亞福,那邊廂再說一遍:亞叔啊,梁儒盛啊!

登時呆了一呆。

好端端的,去年新亞春茗見他還是談笑風生,早幾星期在講東講西聽他還中氣十足。

回家搜尋「梁儒盛」,找到亞叔一篇近期寫的「頭條新聞」。

早兩晚廳上開了電視機,正播着港台「頭條新聞」一個周年大賽活動,也坐下來看。對其內容極感納罕,幾疑自己像某位古人那樣,經歷了「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的人間奇逢。
參賽者都作古怪打扮,表演嘻笑怒罵而似天馬行空,令人難於領略其所言何物、所諷何人何事,主題和訊息極為凌亂,祇好慨歎「不知其云乎哉」。
但是,作為一個老傳媒人,我的綜合、概括和歸納本能未失。客氣地去形容,它是一種「反建制主義者的濫作」;不客氣地講,祇是一派胡言,瘋言瘋語。
就傳播表像而言,他們或可達到語不驚人死不休、嘩眾取寵的效果;但以傳播意義而言,近乎無的放矢,即使其有感而發,則因理據既不清晰,供反思的引子模糊,亦難以令人信服。
形容此為「反建制主義者的濫作」,實因個人對「反建制主義」從沒有徹底的排斥。任何一個社會,必有一群反建制主義者,他們對當權者一言一行,皆抱有頗專一的懷疑態度,於是提出其質詢。但種種質詢的素質又須分為具理據和理性的,以及無理據且非理性的兩種。
當晚觀察「頭條新聞」各次表演,卻很不幸地祇能歸納為稚嫩、無聊一類。他們罵人的理由祇有一個,是為着達致「罵」的目的;而沒有能力用罵來提醒當政者改善施政方針。
我是「頭條新聞」的第一任監製,其今日表現與我原先構想離題萬丈,故有「山中七日」之歎。且曾為新聞及公共事務節目製作人多年,故可確定其本質已變,它祇可能是娛樂節目,無資訊價值。


http://hk.myblog.yahoo.com/yslwriting/article?mid=543

我們第一代 headliners 的歷史任務早就完了。亞叔,走好。不用勞氣了。

晚來,聽到亞叔的老友在講東講西追憶往事,說起亞叔性情作為,舊事前塵種種,哀而不傷。

但見翡翠蘭苕上,未掣鯨魚碧海中,摘自杜甫《戲為六絕句》。這是亞叔為自己新書封面選的題辭。

大概那個時候我們年紀輕,天天上班見面,卻不懂欣賞老前輩的胸懷氣度。



4 則留言:

匿名 說...

生命真是吊詭,年輕時反倒更接近真相。
之所以我愈來愈怕老了。

馬董

joyce ho 說...

對,歲月無情。

年輕時幾經辛苦才接近得到的真相,到了年紀有番咁上下,才發現真相還有另一面,咪話唔沮喪。

匿名 說...

哎唷,怎麼你聽不明我的反話。
我是贊成你文章最後一段,但又怕被人說不尊重先輩,惟有左繞右彎吧。

真相只得一面,另一面的只是觀點。
你唔慌唔攪到我沮喪。

馬董

joyce ho 說...

哎唷,怎麼我會聽不明你的反話。

多謝你贊成我文章最後一段,可惜我無法完全贊成你文章最後一段。

我傾向相信真相係立體,唔只得一面,從一個觀點睇,只會睇到一面;觀點移動,就會有另一種睇法。

莫沮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