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31

我的家在新界東北一角

1984年進中大,因家在港島南區,有足夠分數入住宿舍,從那時起,便做了十多年新界人。大一、大二住在學思樓,一個住廉租屋睡碌架床的小女孩,一天高中,進住水秀山明的大學校園,雙人房有三尺單人床,窗前有書檯書架,是成長過程中,第一次感受到努力讀書真的可以改變生活環境。

大二下半年,由初戀發展到熱戀,便搬到當時男友進住的大埔尾村九號,房東太太是個客家亞婆,一個人住樓下,樓上有三間房和一個板間雜物房,住了兩個男生,我租了剩下那間是最小的,不到一百尺,且在通上天台的樓梯低,但卻是一生人中第一次擁有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房間。後來另一間房的學長搬走了,我換到他的房間。直至畢業,與初戀男友因了解而分開,都是住在那裡。

一條長長的斜路,走上大埔道,再走二十分鐘便回到學校大門,走上新亞書院,又是十分鐘,冬日回學校一趟,也會全身冒汗,久而久之,便養成了走堂的習慣,回想起來,總覺後悔。

畢業後不久,碰巧姊要從大埔南華莆的村屋遷走,我便續租了那間金字頂青磚屋,屋內木構複式間格,上下層共八百多尺,屋內書檯、書架、茶几、床袈有的是姊留下的,有的自己造的,但全都是用木板釘砌出來的,初出茅廬,生活便是如此簡約。屋子門前可泊車可燒烤,間中招呼新知舊雨,幾番明戀暗戀都在這裡誕生和消失。那時候,數千元工資,卻買了一套近萬元的音響組合,一回家便放音樂;雖只有一部14吋單制式電視,租回來的NTSC制式影碟會變成黑白畫面,但即使在孑然一身的日子,一樣過得很浪漫,因為有一個自己一手一腳經營出來的家。

這間屋,一住便住了好幾年,由千多元月租加至三千多元。那個時候,媽媽勸我買樓,我卻一直捨不得這間充滿快樂和悲傷的破爛小屋,一個完完全全由自己建立和擁有的家。直到1996年底要進學堂受訓半年,業主又要收回維修,這才退了租,暫別大埔。

同年,媽媽抽居屋抽了十多年,終於抽中了,一家由華富邨搬到將軍澳。未幾,我遇上了今天的夫君,共賦同居去了,十年後,居屋也賣了。對我們一家來說,十年來,大家在那裡來來往往,長住短居,居者有其屋,卻不是家。

進住盧先生的家,從佔用盧先生騰出的兩個抽櫃和半格衣櫃開始,十二年來,縱使我倆感情日增,但我郤從不未愛戀過屋內的一檯一椅、一磚一瓦,總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有一個由我們一起建構的空間。

終於,機緣巧合,兩月前在粉嶺遇上這個小單位,在頂層30樓,建築面積696呎,實用面積501呎,窗外盡是綠悠悠田園和遠山。比鄰聯和墟,食店商店都是小本經營者多,店員和顧客用客家話對答十分常見,走在街上,感到很親切。

整個十一、二月,忙買傢私、收拾、搬運、清潔和佈置,全屋沒有裝飾,上手鬆的米白色乳膠漆仍很新淨,收樓後,夫婦二人抹了兩個半天,全屋光潔如新,累得腰也酸了,但終於可以感受到兩個人合作創造一個家的滿足。家裡添了幾件新傢私,其餘都是用過的,然而,新與舊放在一起,調和舒服,簡約經濟,省錢又環保。

昨日, 坐在廳中,看著收拾得七七八八的家,心血來潮,從封塵的CD堆中,撿了羅大佑的之乎者也,鹿港小鎮、戀曲1980、童年......一首跟著一首,感覺一如當年,終於,又在新界東北一角建一個真正的家。



窗外一景

2009/12/05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一位識於微時的朋友,去年四川地震後接了一個項目的記錄片攝製工作,項目完成,但她捨不下一群孩子,隨後又自費繼續訪尋他們未完的故事,故事剪輯成短片,在亞洲獨立電影節放映。她是我們當年一班黃毛丫頭中,第一個有自己的作品上大銀幕,當然為她興奮,當然要捧她的場。

當夜看畢,在高漲情緒中匆匆話別。翌日,熱情仍未卻,大家用Facebook、電郵、短訊繼續祝賀和道謝。過了幾天,三個女生來個迷你慶功宴,赴宴前逛了一陣百貨公司,看到一款朱古力,鐵罐子六吋丁方,約一吋高,罐面圖案有點像電影片頭的bartone,又挑了一盒印了帆船圖案的給另一位朋友,她當了年多自由人。到了酒樓,拿出兩盒朱古力分送二人,大概挺應景,二人甚樂。席間談到近日黃金價好,大家笑曰要用這個朱古力罐來儲滿金條,老來傍身。散席路上,大家又重提此事,三人在路上笑彎了腰。

過了兩天收到電郵這樣寫:
Forrest Gump 話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u never know what u are gonna get.
And I know it now, to fill it fully with 金條.
Thx for the chocolate, its really tasteful.
我地望住盒朱古力覺得人生充滿機會,都話要努力填滿佢。

我覆:
兩盒朱古力令兩個老友得到人生重要的啟示,抵!

過了兩天,又剛巧路過那百貨公司,進去挑了一盒給自己,盒面是三塊葉,簡簡單單。

Forrest Gump戲中有這句對白,早已忘了,老友提起,又有點依稀。最深刻是他坐在長椅上的劇照,很多時旅行見到這樣的長椅,都愛學他那個姿勢照一張。

You never know what you are gonna get.

真對!

二十多歲時,很多日子都在想找個像樣一點的男人,結果是連不太像樣的也甚少碰著,但三十出頭二年後便遇到了;三十多歲時,天天都想交辭職信,問相命先生到四十歲還要不要打工,相命先生說到時可以做,也可以不做。四十出頭,還是要做,怎生料到,四十一歲半便忽然要結婚,有了名份後,不想做的工作,終於可以不做了。此刻四十幾歲的日子已過了快一半,人生也大概過了一半,想有的都不缺了,四十不惑卻難矣,最不明白的就是為甚麼有些人擁有了很多,還想要更多,有些人,卻連自己應得的,從來聽也沒有聽過。時常想,如果每個人都樂意從家人和朋友入手,平衡一下 have 和 have not 的差距,是不是大家都好過一點?因為這個想法,開始計劃做一些家人和朋友都覺得只是夢想的事情,且看年過半百的時候,是否有點意外收獲,you never know what you are gonna get。

此刻,想到老友的話,看著那盒朱古力,覺得人生充滿機會,要努力把它填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