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前,家鄉何、鄭兩公祠重建工程完畢,大事慶祝,本打算和爸爸一起回鄉赴會,臨時卻又因有別的事情,不能成行,待爸爸回來後,說起當日場面,便有點後悔,尤其聽他提到當日一位老同鄉說起抗日時,我們的祠堂曾經是游擊隊的駐紮地,便更覺錯失。很快想了個補救辦法,就是專誠和這位老人做一次訪問。爸爸當然極之樂意替我聯絡兼引見,終於,昨日用了一個下午,拾回錯過了的精彩。
老人家先由小時在鄭公祠的學校上課說起,他從年輕老師處知道國難當前的境況,到了十三歲,曾祖母、祖母和母親在亂世中相繼過世,他因而發狂,父親把他綁在祠堂裡,他掙脫後,便開始一段又一段的傳奇。解放後,先是當上鎮長,後來文革捱過批,不如意事一如同輩人,八十年代初離休,九十年代初到美國與家人團聚,卻始終放不下重建破落的祠堂這樁事。
他們姓鄭的,只剩兩家人留在村裡,但他卻把僑居四海的鄉親都找了,錢便有了,這不是容易的事,更難得的是,他還把一班老革命請來,在慶典中齊齊緬懷當年在兩家祠堂的往事,這才是動人。
訪問完後,他播放開幕當天的片段,爸爸雖然當時也在現場,但兩位老人家卻同樣看得津津有味,爭相介紹屏幕上出現的誰是誰。
誰是誰、誰是誰的誰、誰當年如何如何、誰現在如何如何、誰還在、誰已不在......兩老像在玩問答比賽,這個下午,很是精彩。
2007/10/17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