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03

吹水的藝術

「吹水」一詞,不知其出處和年份,依稀是十多廿年前在船民中心工作時,同事們便已常常掛在嘴邊,有時解作聊天,有時解作胡扯。

吹水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

有些天生愛吹水之人,不論對手,不理好醜,不辨善惡,反正就是那種「吹水唔抹嘴」的胡扯德性;有些講究一點的嗜吹水之人,生疏可以不論,話郤不可不投機,所謂嘴型不對,無謂多說;還有一類是注定一生不愁寂寞的吹水人,愛以吹水娛人娛己,男女老幼,只要找到個大家能互動的話題,一吹兩三小時甚是等閒,還得大家都讓對方覺得自己言中有物,兼且甚少因相方無話而產生的 dead air。

幸得我們夫妻二人,論到吹水,同是當仁不讓。

盧先生上星期開始退休前假期,個多星期以來,我們一連數天共赴多個舊雨新知的約會,席間短話長說,也過了幾個愉快的下午。如上星期五,約了外籍退休警官朋友在聯和墟著名的豬手麵店午餐,十一時半吃到四時多,四個人邊吹邊喝,共開了十來支大生力,因同桌的朋友英語稍遜,我們主要用廣東話聊天,行內行外、黑白兩道、港九新界及邊境禁區、六七暴動九七回歸......拉拉雜雜,反正酒過三巡,越吹越豪邁;又如今午,到鯉魚門把東西交還老友,老友送我們出村口,經過茶餐廳,大家原打算吃過下午茶便分手,坐下不久,老友隔遠看到他的老友,招呼他過來坐下,雖是頭一回見面,話題一吹到國家貪腐,三男一女便由清未民初講到現今胡溫,由北京數到珠海......慶幸此時此地,吹水可以不顧聲量和內容,否則來個汝曾被警告:只談風月勿談國事,便大大掃興了。到臨近分手,我們才知道新相識的這位朋友,是個七十年代偷渡來港的退休扎鐵工人。

吹水的技巧,易學難精;吹水的藝術,博大精深;吹水的高手,不可貌相。

2010/03/02

全家褔

大年初一,老友上載團年飯全家福到 Facebook。伯母是個福氣之人,十個仔女開枝散葉,一張全家福廿多人,個個笑容可掬,場面溫馨動人。

記得當年爸爸在香港仔經營的影樓剛開業時,每個月都賠本,守了很多個月,終於捱到新歲,當時很多漁民愛一家老少,到影樓照幀全家福,雖然當時照相機已不是很昂貴的東西,但對很多漁民來說,仍是高新科技,況且,新正頭上岸照全家褔,也算是個應節節目,尤其那年家裡添了新人口,便更要來個全家福更新版。爸爸就是靠這個月賺回些少現金週轉。那時候,一來便是十多二十人,排好輩份,又要照顧高矮,人多總要多拍幾張,以防當中有人眨眼或表情不佳。照完後,過幾天可以看相版,看完相版又得隔一兩星期才取相,幾幀黑白3吋乘5吋照片,加一張10吋乘12吋大相,便是過百元。過了一兩年,漸漸多人照彩色全家福,花費兩三百元,那時候也夠一家人吃很多餐飯,但捨得花這個錢的漁民家庭還是不少的。

又過了兩三年,彩色沖印漸漸普及,照相機也越來越容易操作,新年光顧照相館照全家福的人越來越少,爸爸乾脆歲晚收爐大吉。

也許是受爸爸老本行的薰陶,我們一家終年到晚,凡是過時過節和生日喜慶,常常都不忘來個全家福,由於我們家沒有培養第三梯隊,所以我們的全家福組合的更新版,平均年齡越來越大。而新版本,有時或因為三姊弟的另一半換了人、又或出缺,奇怪的是,廿多年來,我們的全家福,從來沒有超過七個人,我們三個竟然從未試過一起成雙照個全家福。

全家一起,開開心心來個大合照,然後放大裱入相框,擺放在廳中當眼處,過了些歲月,相或變黃變淡,相中各人衣著打扮變得老套,全家福,依然是家庭幸福的忠實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