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31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李怡告別在經濟日報寫了八年半的框框,抄了李白的《送友人》作結,這是初中時候的課文,因為曾經要背默,所以一看到第一句,便能接下去念,念畢,竟有心頭一湧的感覺。小時候縱使熟讀課文主旨、體裁、詞語解釋......,但那個年紀,原來一點都沒有讀懂,感受經典,原來要等到夠日子。

青山橫北郭,白水遶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斑馬鳴。

二、三十年來,累積了多少次酒歡人散後的悵惘。吧友每次聚會總有笑之不盡的話題,有時回家後還要電郵再續餘興,但一覺醒來,又各自各孤身企硬,年過四張的獨立女性,聽到團隊精神很易反胃。

忽然想起亂世佳人最後一幕,就只剩下坐在台階上的慧雲李和她的:

“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2007/07/29

自在

吧友日前留言:人生最快樂的事還不是找到安身立命之所......這個周末都在想這事,結果,像是想通了,不是最快樂,是最自在。“老者安之、少者懷之、朋友信之”未嘗不是孔夫子對自在的追求。

自在的人生,何來問題,不自在的時候,便容易出事了。

安身立命也有七情六慾,有多少道學之士,覺得偷情不自在?又有多少道學之士,覺得不偷情不自在?

2007/07/26

老者安之,少者懷之,朋友信之

昨日下午走進亞洲文化合作論壇,主題是「文化核心價值與中國的現代性」,終於趁了時髦,聽聽于丹老師的現場版。于老師提到張載的“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又提及近來開始領略孔子的“老者安之,少者懷之,朋友信之。”

牟宗三也曾同時論及二人的話:
我現在已無現實上的鄉國人類之具體的懷念。我只有這麽一個孤峭的,掛了空的生命,來從事一般的,抽象的,足以安定人生建立制度的思想系統之釐清。這只是抽象的懷念,對於“人之爲人”的本質之懷念。以前孔子說:“老者安之,少者懷之,朋友信之。”了了數語,真是王道之大端。現在不但是老者少者須要安懷,一切人都須要安懷。這就必須從新來一個文化的反省,思想系統的釐定。張橫渠說:“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這四句話,在這裏真有其切實的意義,並非是空洞的大話。我們往常不解。我現在才真正感到了。試想在這個拔了根,落了空的時代,人類真是沒有命了。這如何能不須要“爲生民立命”呢?天地以生物爲心。人類沒有命了,天地的心在那裏?所以“爲生民立命”,也就是一個仁心之不容己,也就是“爲天地立心”了。往聖千言萬語,所念念不忘者,總在此事,這不是科學所能擔負的。所以在科學以外,必須承認有道德宗教的聖賢學問。所以爲生民立命,爲天地立心的大業,也就是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了。我以前有詩雲:“上蒼有眼痛生民,留取丹心爭剝復。”我現在也只有這一點丹心,尚未泯滅。
四十二年二月(人生雜誌)

記得當年中六,第一堂中文課,老師張太問我們為甚麼繼續升學,同學一一回答了,她跟著便在黑板上寫了橫渠先生這四句話,我抄了下來,回家寫在日記的第一頁,便是這樣,以後一直能牢記。

“老者安之,少者懷之,朋友信之。”原也是讀過,但昨日聽老師提起,加上腦裡還剩著下崗書友剛剛的留言,倍有感受。

起承轉合,到了人生的中段,氣派如何磅礡,也要轉一轉,最終始能有完整結局收場。說到志向,孔夫子只是說“老者安之,少者懷之,朋友信之。”

安之、懷之、信之,是樂事,何苦之有?

儒家的人生,由始至終都是說樂不說苦,論語一開始便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讀書,不過是高高興興的一回事,做讀書人,自然也是快快樂樂的一回事。

2007/07/25

You blow, therefore you glow

去了三天書展,共逛了十多小時。今天又去了亞洲文化合作論壇,聽了兩節,其中一節主題是「流行文化」。

所見所聞,所思所得,一言以蔽之,你吹故你漲。

文化如是,學術如是,經濟如是,情慾如是......

2007/07/22

張嫂語錄

昨日夫家家庭聚會,小姨甥說月底到入境處面試,請我幫忙準備一些面試的應對,說來說去,到最後,他說理想的生活是安安定定,多點家庭生活的時間,也不期望晉升,我說,那麼你要考慮清楚這份工作是否適合你。好一個港大法律系畢業高材生,不愛錢,不愛權,只愛幸福家庭,真的祝福他可以夢想成真,終身無悔。

回家收到書友電郵,說起近況,最後結語是:Now I realize money is good. Too late, right? :)

聽完一個小伙子和一個大男人的話,忽然想到要把上月回鄉所拍的影帶中,找出幾句張嫂語錄作個比照。鄉下人,快樂就是如此簡單。

2007/07/19

本事與德性

昨日早上上瑜伽課,兩個三十來歲的女子入了課室,仍然放聲閒話家常,輕輕示意她們靜下來,她們竟毫無反應,想要進一步行動,老師便進來了,心想,一間好的瑜伽學校,不應有這樣的學生,滿以為這兩人是初學,怎料很多難度中高的動作她們都做—到了,而且是很認真的練。這樣有本事的學生,竟不懂最基本的瑜伽德性。

以前打高球,一班自學成功的球友,發球推球一身本事,就是沒有學好果嶺禮儀,草根出身本也可以不亢不卑地玩紳士的遊戲,但先要有顧人的德性。

Tony放工滿肚子氣說,今早有個下屬上法庭作供,穿的是T恤、休閒褲和波鞋,還要辯駁行政長官說夏日可穿便服上班,好歹也是個高級公務員,這樣的德性,工作能有多大的本事?

小時常聽到爸爸媽媽用“好本事”來稱讚別人,往往都包涵了良好品德的隱意。今天,“好本事”的講法好像不大流行了,就算有這樣說,卻不見得再是和德性掛勾了。

2007/07/17

終人之事

多月前隨老師訪問一位年過九旬的老畫家,替他錄了一些片段,月初,畫家女兒來電,告知老人家不在了,希望我把訪問和他生前拍過的其他片段前輯一起,在靈堂播出,並在設靈和舉殯當日,幫忙攝錄的工作。雖與老人家只見過兩次面,先後短短幾小時的訪問,但過程中甚佩服老人家的修養,終人之事,給老人家最後的致意,也是我輩所當為,一口答應了。

結果,連日來,都在他們提供的近10小時跳跳彈彈拉近拉遠片段中找點可用的,最後還算順利完成18分鐘的懷念特輯。期間看了又改,改了又看,到最後定稿完成,畫家女兒說,畫面和配樂很有感染力,每次看到最後都哭了。我不知說甚麼好,實在是用心做了。



想來,還是要早一點動工把過往的錄影帶剪輯一下,把精彩的都剪三兩分鐘備用,然後久不久又加些新的東西,安放在大家知道的地方,我們沒有後人的一代,靠自己了。

姐廿年前婚禮的VHS,十年來弟弟前後兩次婚禮的DV,還有年多前自己婚禮的DV,都是拍完了便算,紅事,最終還不過是白事時的回憶。

2007/07/14

這麼近那麼遠

世事就是這麼多巧合交織成。

清早,一大伙人在火炭火車站集合,然後到體院實地開會考察。中午節目完畢,幾位朋友意猶未盡,到沙田找個地方再坐一會。又過了個多小時,才各自歸家。走了一半路,著各人先走一步,在久違了的新城市廣場溜達了一會才乘火車回家。到了旺角站,先買報紙再買西餅,沿路走到天橋口...就在這時,和他碰過正著。

已記不起上次見面是何時何地,倒是記得對上一次通話,約是三年前,他在電話裡告訴我還有些畫在他那兒,有空可以去取回。

今回難得碰面,烈日當空,談了幾句,大家都覺得何不坐下再談。折回車站快餐店,幾十分鐘,倒大家近年生活。面對面相隔呎來,話題盡是熟悉,大家卻像是從來陌生。

但說到畫畫,這回算有個招架了,他問用那種方法校正螢幕的色彩與打印出來的色彩,答曰:不用費事,這是數碼時代的文人畫,隨機之作,不講究這個,跟著又問,可有對著螢幕創作之餘,開個視窗,看看大市,提起這個,便要故作潚灑,答曰:不為也,此種玩意,太分神了,反正夠用便算了,如果能夠多點錢,也不過是希望需要江湖救急的時候,不會太肉痛吧了。

心裡卻又被剌了一下,真的有這麼豁達?淡友動心不動手,結果是光看著別人在賺容易賺的錢,自己卻在省難省的錢。

臨別前,他又再提我,我的畫仍在他那兒保留著,不取的話,當心他朝有價...吧了,就算真有價,也是炒作出來。

2007/07/13

看民間傳奇長大的孩子

昨晚在電影台播色情男女,一齣11年前的電影,一直沒有看過,雖然主角已不在人間,電影留在人間,卻是歲月不留痕。

開場不久,便嗅到八部半的味道,電影人對八部半的情意結是解不了的,終有一天,我來也。

在日間,好像忽然想通了,為甚麼這麼想唸博士,這實是年少時太愛看民間傳奇的後遺症。那時候,過時過節或是颱風襲港,便會在深霄重播,說完十年寒窗又來個才子佳人,時值高小初中階段,電視看到的都照單全收,大概便是在那時潛伏了這個長期病症,把讀書求取功名視為一種本份。

可會有天,終於有這一部電影:開場不久,大家便嗅出八部半混著民間傳奇的怪味。

2007/07/10

江湖再見

連日來,看到和聽到的,還是大姐寫的最好看。

致 港 台 同 事
連 日 來 我 們 驚 訝 、 痛 心 , 為 朱 培 慶 擔 心 , 也 擔 心 港 台 形 象 受 損 , 擔 心 士 氣 受 打 擊 、 擔 心 失 去 市 民 支 持 。
但 今 天 朱 培 慶 作 出 了 決 定 , 以 他 一 貫 的 紳 士 風 度 , 衣 袖 一 揮 , 不 再 糾 纏 下 去 。
我 們 不 說 「 退 一 步 海 闊 天 空 」 這 種 空 話 , 人 誰 無 過 ? 朱 培 慶 用 漂 亮 的 英 文 說 “ Alcohol is not very conducive to good behaviour. ” 我 笑 了 , 寬 慰 地 笑 了 。 我 們 的 處 長 還 是 見 得 人 的 。 他 向 記 者 說 “ Drink less ( 少 喝 烈 酒 ) . ” , 咀 角 帶 一 絲 微 笑 , 正 是 天 涼 好 個 秋 。
下 一 步 , 向 前 看 。 再 說 一 次 : 做 好 節 目 才 是 我 們 的 本 份 。 有 一 支 筆 、 一 個 咪 、 一 部 攝 影 機 , 還 有 一 個 心 、 一 個 腦 , 做 好 本 份 , 一 定 繼 續 得 到 支 持 。
香 港 電 台 已 經 是 一 個 機 制 , 一 個 信 念 , 也 是 一 國 兩 制 的 象 徵 。 曾 經 參 與 , 繼 續 參 與 , 都 值 得 珍 惜 。 大 家 不 會 忘 記 朱 培 慶 的 貢 獻 , 一 定 有 機 會 江 湖 再 見 。
Good night, and good luck!
張 敏 儀
2007 年 7 月 9 日

(轉載7月10日蘋果日報)

一位港台之友的blog上這樣說:
我與移居紐西蘭的 [港台之友] 互通此事, 前輩喟嘆 [香港電台] 風雨飄搖, 錯在堅持立場,不識時務. 可說一語中的. 而我也回覆强調, 雖然在 [港台] 任職不及两載, 只参予過 [鑪峰晚語] 和 [鏗鏘集] 的製作, 卻很有歸屬感, 與有榮焉, 也正在於她堅持立場,不識時務 .

上傳了大姐此文回應,並附加幾字:
我19年前進港台,做了一年多,現在維持經常聚會的老朋友,都是一班港台之友。

他回應:
大姐鴻文, 早已由其他 [港台之友] 轉擲拜讀, 大姐固然素有風範, 朱Sir亦謙謙君子. 但港台人皆服贋於其獨立自主的傳统, 為民喉舌的使命, 不論職級, 那管年資, 皆以 [港台人]為榮, 是故歸屬感強, 凝聚力勁 。

大概就是為甚麼有一群曾經一面做一面有意見,走遠了還是心繫港台的港台之友。

2007/07/09

從奧運冠軍說起

昨日電台皇者風範做了兩個人的專輯,一個是姬菲芙,一個是鄧亞萍,都是令人聽得出神的故事。

姬菲芙跑得太快,也太早了。鄧亞萍入1996年入清華時,26個英文字母寫也寫不全,現在是劍橋博士生。

夜半在網上搜到鄧亞萍:世界冠軍求學的“懸梁”歲月鄧亞萍:小腳女人到奧運冠軍 不屈服造就女強者,勵志之極。在連結中穿插,看了一個群體的失落:鄒春蘭事件背后的冠軍退役之惑,還有鄧文迪從普通廣州女孩到傳媒大王夫人的故事。

一個晚上,幾個不同的故事,交織幸與不幸。

2007/07/07

還有甚麼可以露?

昨日在中大參加一個午餐研討會,由一位從內地來的女研究生主持,大概天氣太熱了,這位小姐的大圓領小T恤,衣領落在乳上一寸多一點,一個轉身,大半乳房露了出來,左右兩旁都是年過半百的男老師,坐在老師對面的,是另一位內的來的女生,衣著同樣大方,老師眼睛稍一不慎,便出事了。

我本無意標籤學生的來源地,但據過往觀察,香港女生,前上相對確是比較保留,但後下卻大可匹敵,好幾次在課堂上見她們俯身拾物,真的半邊屁股一覽無遺。有次和一位年屆退休的老師談起這話題,見他帶點苦笑帶點害羞的表情,真的有點同情。

今日下午是老人班課程,講倫理學、宗教和生命意義,急急趕去,老師已說了半課,進課堂時,老師在說幸福的個人渴求和道德可靠性等問題,可能和這位老師有點緣份,剛坐下竟然便能接軌,難得地像聽懂了一點,只是,又是那位看了很多書的男同學,慣常地老師說完兩句,他便加三句,真的想告訴他,我大熱天時,老遠趕來,是聽老師講課,不是聽他個人高見,當然,還是以和為貴算了。這樣自大露骨的所為,著實比露械更叫人嘔心。

2007/07/05

回歸10周年那一年



淪陷那一年...
和平那一年...
解放那一年...
暴動那一年...
民運那一年...
回歸那一年...
回歸10周年那一年...七一當日,我站在國家領導人剛站過的講壇。

2007/07/04

後現代之後

今天和書友拜訪一位在NGO工作的博士研究生,大家談起研究方法,準博士說postmorden的研究方向很重要,問我可有接觸,回家google"後現代史學",有3,000條,共費0.65秒。快速閱讀了幾頁,還是關機上床看史記去了。

二十年前搞藝術,迷失於後現代藝術,二十年後搞史,又迷失於後現代史學?

還是飛一個站,跳過後現代,直達後現代之後省時一點。